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73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筒,内、外筒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外筒筒壁上对应设有用于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吊装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如电渣锭的吊筒。
技术介绍
目前,电渣锭生产厂家在起吊电渣锭时,多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具,该吊具主要由吊筒1和吊板2组成,吊筒1为单层的圆柱形筒,在吊筒1中间部分沿圆周均匀设有三个吊板让位孔,于吊筒外壁让位孔两侧分设有竖向的吊耳3,吊板2通过轴4穿装在吊耳夹缝中,吊板的一端是偏心圆,该端从让位孔伸入吊筒内并指向吊筒中心。起吊电渣锭时,吊筒套住电渣锭外圆,吊车通过穿装在吊板另一端的轴5拉动吊板绕轴4向上运动,使三个吊板的端头挤住电渣锭,此时,吊筒承受弯、剪、拉三种应力,并且这三种应力会随着电渣锭直径和重量的增大而增大,这就要求吊筒的抗弯、抗拉和抗剪强度也应随之增大。其中,增大吊筒的抗弯强度可以通过单纯增加吊筒壁厚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吊筒上、下两部分增设水平的加强筋6(图2中虚线所示)来实现,这两种方案虽能提高吊筒的抗弯强度,但前者材料消耗量大,会导致吊筒的成本提高;而后者的抗弯强度与加强筋的宽度成正比,在吊装空间狭窄时,因加强筋受吊装空间限制不能任意加宽,而使吊筒抗弯强度的提高受到限制,从而限制了该结构吊筒起吊重物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该吊筒具有一定的抗弯强度,并且成本较低、径向轮廓尺寸较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包括内、外筒,内、外筒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外筒筒壁上对应设有用于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所述外筒为具有一定长度的两段,两段外筒分别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筒两端;所述外筒上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由两段外筒之间的轴向间隔形成,内筒上的让位空间为在内筒筒壁中间部分开设的通孔;所述加强筋为环形,分设于内筒的上部和下部,加强筋的环形面与内筒筒壁垂直。本技术所提供的吊筒由于采用内、外筒双层结构,并通过加强筋联接成一体,使该吊筒具有了较强的抗弯强度,同时,该结构的吊筒在一定抗弯模量下的材料消耗也小于单纯依靠增加吊筒壁厚的单层吊筒,其抗弯性能还优于单纯依靠增设加强筋的单层吊筒,所以,当抗弯模量相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吊筒的成本小于单纯依靠增加吊筒壁厚的单层吊筒,其径向轮廓尺寸又小于单纯依靠增设加强筋的单层吊筒,实现了在吊筒具有一定抗弯强度下成本低、径向轮廓尺寸小的目的,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吊筒的吊具较为经济地解决了在吊装空间狭窄时起吊较重型圆柱状重物的问题。本技术中,将外筒分设为上下两段,既满足了提高吊筒抗弯强度的目的,又节省了材料;同时,由两段外筒之间的轴向间隔形成吊板的让位空间,又免去了加工吊板运动让位空间的工序,工艺结构合理,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起吊圆柱状重物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所提供吊筒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所示的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具,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吊筒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将吊筒由单层筒改制成内、外双层筒7、8,内、外筒之间通过水平设置在上、下两头的环形加强筋6连接成一体,以达到增大吊筒抗弯强度的目的,适于起吊较大的电渣锭时使用。外筒8又被分成具有一定长度的两段,两段外筒分别通过两个环形加强筋6连接在内筒7两端,两段外筒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轴向间隔9,作为吊板绕轴4向上运动的让位空间,环形加强筋6的环形面与内筒筒壁垂直。在内筒筒壁中间部分一横截面上沿圆周均匀设有三个吊板让位孔,于内筒外壁让位孔两边分设有竖向的吊耳3。吊板2的偏心圆端从两段外筒之间的轴向间隔9中,穿过两个吊耳之间的夹缝和内筒上的吊板让位孔,伸入到内筒,指向内筒中心,并通过轴4与吊耳装联。内筒吊板让位孔数量以及与之配套的吊板、吊耳可根据需要设计。外筒8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可做成整体外筒,在整体外筒筒壁上对应内筒吊板让位孔的部位开设用于吊板绕轴4向上运动的让位空间,同样可实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筒,内、外筒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外筒筒壁上对应设有用于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具有一定长度的两段,两段外筒分别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筒两端;所述外筒上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由两段外筒之间的轴向间隔形成,内筒上的让位空间为在内筒筒壁中间部分开设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环形,分设于内筒的上部和下部,加强筋的环形面与内筒筒壁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起吊圆柱状重物的吊筒,包括内、外筒,内、外筒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外筒筒壁上对应设有用于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所述外筒为具有一定长度的两段,两段外筒分别通过加强筋连接在内筒两端,所述外筒上吊板运动的让位空间由两段外筒之间的轴向间隔形成,内筒上的让位空间为在内筒筒壁中间部分开设的通孔。上述结构的吊筒实现了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径向轮廓尺寸使吊筒具有足够抗弯强度的目的,采用该吊筒的吊具较为经济地解决了在吊装空间狭窄时起吊较重型圆柱状重物的问题,该吊筒工艺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文档编号B66C1/42GK2851219SQ20052014364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国宣, 熊长聚, 杨洪, 李晓华 申请人:河南中原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宣熊长聚杨洪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