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731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包括轮速传感器、三位三通电磁阀、车身超声波传感器、电磁补气阀以及双向单通阀等,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辆车轮轮毂上;三位三通电磁阀串联在车辆原有的制动管路中;车身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车辆车身前端、车辆前、后轴上方车厢底板和车厢后端处;三位三通电磁阀电磁补气阀通过驾驶员脚制动阀连接在车辆储气罐的后方,并通过单通阀和车辆原有的制动管路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型车辆在转弯时驾驶员的盲区安全,同时减轻了大型车辆驾驶员在转弯时操纵难度,避免了车辆在高、低速转弯时对周边行人造成的伤害,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高,城市和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与日倶增,因此车辆的发展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发展。随着车辆的大型化发展,个别车辆出现了驾驶员设计盲区,如副驾驶前方车轮处;还有半挂车辆在转弯时形成的观察盲区,如半挂车后桥附近区域。这些盲区的形成,威胁到大型车辆行驶安全,尤其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可能因盲区观测不到酿成惨剧;或者行驶时由于盲区形成,加之车辆前后车轮转弯不在同一个圆周上转弯,车辆后部转弯半径更小的情况而形成肇事。因此对大型车辆盲区的检测和对车辆实行一定的控制,以提高车辆安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的发展方向。对车辆外部存在的障碍物是否影响行车安全,做出预测和一定的规避,欧盟和美国都作出了相应的法规,要求车辆改善自身安全特性,防范和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利于道路行人和其他物品的安全,国外将此系统称之为防撞装置。为确保车辆在行驶中因驾驶员盲区存在和转弯时形成的行驶盲区,不会发生意外事故,就需要对车辆的原有设计盲区进行实时扫描,确保驾驶员盲区中不存在障碍物或运动物体,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对于车辆在高速转弯形成的观测盲区,需要进行计算和扫描,尤其是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确保不能因为驾驶员观测不到,而车辆时后桥转弯半径较小导致的意外事故发生。我们设计开发出了电子防撞装置,即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时,系统对车辆周围的一定范围内进行实时扫描,确保车辆周围(0.5米内)不能有障碍物存在,尤其是运动物体的存在,如果检测到有物体存在,系统发出鸣叫以提醒,当检测到有运动物体可能导致相撞时,在车辆速度低于30公里每小时时采取主动刹车,以防止意外的发生。电子防撞装置的开发无疑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但是外部制动的介入是非常复杂的控制模式,系统必须进行准确的判定和控制,否则容易导致车辆在城市拥挤路段无法行驶和频繁报警的可能,更有可能由于外部制动的介入引发新的追尾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商用汽车新型电子防撞装置实施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体现了商用汽车现有科技的发展,体现了微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软件控制技术的优点,提供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其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控制更精确的嵌入式机电一体化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包括轮速传感器、三位三通电磁阀、电磁补气阀、双向单通阀、车身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补气阀和储气罐相连接,并通过双向单通阀和车辆原有制动管路并联;所述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车辆车轮轮毂上;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串联在车辆原制动管路中;所述车身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前端、侧面和车身后端;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轮速传感器、电磁补气阀、车身超声波传感器相连,并通过整车CAN网络获取车辆转弯和发动机转速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轮速传感器的个数为至少四个;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的个数至少为四个;所述电磁补气阀至少为一个,所述双向单通阀至少为两个,所述车身超声波传感器至少为6个,获取整车信息接口 CAN至少一个。本技术与其他防撞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结合了现有商用车辆的行车制动系统,实现车辆的防撞功能,当正常行驶时,系统仅对驾驶员设计盲区进行扫描,并判定盲区内有没有障碍物存在。当车辆转弯时,由于车辆左右轮速出现差异,系统根据轮速的差异,判定车辆的转弯方向,并计算出转弯最小半径,以及车辆后桥前驾驶员盲区的大小和盲区内部是否存在障碍物,当车辆行驶速度较高,而车辆驾驶员盲区内存在静止的障碍物时,系统只采取警告的方式提醒驾驶员,当车速较低(30公里每小时以下时),或者有移动物体进入驾驶员盲区,系统采取紧急采取降低发动机转速,点亮车辆制动灯和应急双闪灯,当障碍物和车身小于设定距离时,采取紧急制动,以防止意外的发生。本装置其最显著地特点就是:车辆在起步时,驾驶员设计盲区开始扫描,当车辆转弯时,系统自动设定驾驶员观测盲区,仅对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盲区内隐患发出警告或采取控制,能够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对大型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或者转弯的盲区检测更精确的特点,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子控制单元,2-三位三通电磁阀,3-制动踏板,4-制动气室,5-轮速传感器,6-电磁补气阀,7-双向单通阀,8-继动阀,9-三通,10-ABS齿圈,11_手自一体驻车制动阀,12-储气罐,13-空气干燥过滤系统,14-总气栗,15-车身超声波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电子防撞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1在接到驾驶员启动车辆的信息后,系统打开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对车辆所有方位进行探测,尤其关注设计盲区的扫描,如果发现盲区内存在障碍物,将发出警示,提醒驾驶员注意避让。当车辆行驶后,电子防撞装置仅关注车辆前方、侧向有无运动物体进入盲区;当车辆转弯时,系统将驱动驾驶员内侧的车身传感器信号,通过计算车辆转弯半径,确定驾驶员转弯盲区的方位,和扫描转弯盲区内是否具有障碍物。一旦确定存在障碍物,立即判断障碍物是否运动,确定和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当盲区内存在静止的障碍物时,系统依据障碍物和车身距离发出鸣叫,提醒驾驶员注意,并采取降低发动机转速的方式,控制车速;当障碍物处于运动状态,系统在鸣叫提醒、降低车速的同时,会打开刹车灯、应急双闪灯,同时车辆速度小于30公里每小时时采取主动制动的方式,对车辆进行制动。车辆主动制动时通过车辆储气罐12和电磁补气阀6构建的并联管路,经过双向单通阀7,进入车辆原有的制动管路中,驱动车辆行车制动系统实施对车辆的制动控制,确保车辆停车,当车辆确定安全时,控制单元将打开车辆三位三通电磁阀2的排气口,将制动气室4中的气体排出,解除车辆的行车制动,确保车辆跟随驾驶员意图起步行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包括有轮速传感器(5)、三位三通电磁阀(2)、电磁补气阀(6)、双向单通阀(7)、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以及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补气阀(6)和储气罐相连接,并通过双向单通阀(7)和车辆原有制动管路并联;所述轮速传感器(5)安装在车辆车轮轮毂上;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2)串联在车辆原制动管路中;所述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安装在车辆的前端、侧面和车身后端;所述电子控制单元⑴分别与轮速传感器(5)、电磁补气阀(6)、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相连,并通过整车CAN网络获取车辆转弯和发动机转速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速传感器(5)的个数为至少四个;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2)的个数至少为四个;所述电磁补气阀(6)至少为一个,所述双向单通阀(7)至少为两个,所述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至少为6个,获取整车信息接口 CAN至少一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包括轮速传感器、三位三通电磁阀、车身超声波传感器、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商用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包括有轮速传感器(5)、三位三通电磁阀(2)、电磁补气阀(6)、双向单通阀(7)、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以及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补气阀(6)和储气罐相连接,并通过双向单通阀(7)和车辆原有制动管路并联;所述轮速传感器(5)安装在车辆车轮轮毂上;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2)串联在车辆原制动管路中;所述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安装在车辆的前端、侧面和车身后端;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分别与轮速传感器(5)、电磁补气阀(6)、车身超声波传感器(15)相连,并通过整车CAN网络获取车辆转弯和发动机转速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琳周雄彭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正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