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770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和轴杆芯;轴杆上设置有轴杆套,轴杆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沿轴杆套的中心线开设有轴孔,轴杆套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轴杆套的外壁径向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槽上设置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轴孔相通,轴杆上套设有止挡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易更换,方便维修,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引擎燃烧过程主要包括进气、压缩、动力和排气,其中,进气为活塞自上死点下行至下死点,进气阀门51打开,排气阀门52关闭,此时,气缸5内产生部分真空负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5内;压缩行程,活塞自下死点上行至上死点,此时气阀门关闭,排气阀打开,气缸5中燃烧的废气,经排气阀门52排至大气中;控制引擎其进气阀门51及排气阀门52之间开关的主要元件为凸轮轴,现有凸轮轴主要在轴杆上一体成型有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以分别与进气阀门51及排气阀门52的摇臂511相接触,使进气凸轮及排气凸轮形成一定的交错角度设立,已达到控制进气、排气阀门52的开启和关闭,由于现有凸轮轴上的进气凸轮极其排气凸轮是与轴杆一体成型,故二者间错开的角度呈固定状,当进行引擎开发时,必须制作不同各种不同错开角度规格的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成本较高;另外,现有凸轮轴结构,其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一体成型在轴杆上,当凸轮轴、进气凸轮、排气凸轮或轴杆任意一个发生损坏时,凸轮轴便要整个进行更换,降低了整个凸轮轴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降低成本的凸轮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降低成本的凸轮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和轴杆芯;轴杆上设置有轴杆套,轴杆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沿轴杆套的中心线开设有轴孔,轴杆套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轴杆套的外壁径向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槽上设置有第一油孔,第一油孔与轴孔相通,轴杆上套设有止挡圈;轴杆套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凸轮、间隔环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油孔,第一凸轮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销,第一凸轮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阻尼孔,第一阻尼孔与第二油孔相通;第二凸轮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孔和第三油孔,第二阻尼孔与第三油孔相通,第二凸轮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销;轴杆芯包括杆身,杆身顶端设置有端头,端头上设置有承槽;沿杆身的中心线开设有油道,油道与承槽贯通;杆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油槽,第二油槽上设置有第四油孔,第四油孔与所述油道贯通;杆身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杆身依次穿过第二凸轮、间隔环和第一凸轮,且位于轴孔中,杆身与轴杆套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沿间隔环的中心线开设有穿孔,隔环通过穿孔套设在轴杆套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易更换,方便维修,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凸轮轴结构,包括轴杆1和轴杆芯11;轴杆1上设置有轴杆套12,轴杆套12上设置有内螺纹122;沿轴杆套12的中心线开设有轴孔121,轴杆套12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23,轴杆套12的外壁径向开设有第一油槽124,第一油槽124上设置有第一油孔125,第一油孔125与轴孔121相通,轴杆1上套设有止挡圈126;该止挡圈126用于对第一凸轮21进行限位。轴杆套12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凸轮21、间隔环3和第二凸轮22;第一凸轮21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油孔213,第一凸轮2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212,第一定位槽123与第二定位槽212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第一凸轮21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阻尼孔211,第一阻尼孔211与第二油孔213相通;第二凸轮22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孔221和第三油孔223,第二阻尼孔221与第三油孔223相通,第二凸轮22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定位槽222;第三定位槽222与第一定位槽123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1。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定位槽212和第三定位槽222与第一定位槽123对应设置。轴杆芯11包括杆身111,杆身111顶端设置有端头112,端头112上设置有承槽113;沿杆身111的中心线开设有油道114,油道114与承槽113贯通;杆身11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油槽115,第二油槽115上设置有第四油孔116,第四油孔116与油道114贯通;杆身111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117;杆身111依次穿过第二凸轮22、间隔环3和第一凸轮21,且位于轴孔121中,杆身111与轴杆套12通过内螺纹122与外螺纹117连接。通过内螺纹122与外螺纹117连接,能够方便对第二凸轮22、隔环3、第一凸轮21和轴杆1的更换和维修。沿间隔环3的中心线开设有穿孔31,隔环3通过穿孔31套设在轴杆套12上。该间隔环3位于第一凸轮21和第二凸轮22之间,并与第一凸轮21和第二凸轮22贴合。当引擎制造者为进行引擎进气阀门51及排气阀门52开启和关闭测试时,可先将第一凸轮21套接在轴杆套12上,将第一凸轮21调整至所需角度,当调整好过后,再将第一定位销4嵌入第二定位槽212与第一定位槽123之间,从而来固定第一凸轮21的角度。随后将间隔环3利用穿孔31套接在轴杆套12上,使第一凸轮2的下端与止挡圈126贴合,第一凸轮21的上端与间隔环3的下端贴合,随后再将第二凸轮22套设在轴杆套12上,此时第二凸轮22的下端与间隔环3的上端贴合,在将第二凸轮22调整至所需角度,调整好过后,再将第二定位销41嵌入第三定位槽222与第一定位槽123之间,从而固定第二凸轮22调整过后的角度,从而使第一凸轮21与第二凸轮22之间形成预定测试的角度。随后制造者便可将第一凸轮21与第二凸轮22预设后角度的凸轮轴安装在引擎气缸5中,并使第一凸轮21和第二凸轮22分别对应引擎的进气阀门51和排气阀门52,随后,启动与凸轮轴组装的马达,以带动凸轮轴旋转,此时,转动中的凸轮轴按照第一凸轮21和第二凸轮22的装配角度来接触进气阀门51与排气阀门52的摇臂511,以此来获得引擎的测试结果。同时,在凸轮轴进行运转的同时,将润滑油通承槽113注入到油道114,利用凸轮轴旋转时的离心力作用,即可将油道114中的润滑油经第四油孔116流入到第一油孔125中,经第二阻尼孔221和第一阻尼孔211,由第三油孔223和第二油孔213流出,从而利用润滑油对第一凸轮21和第二凸轮22的表面和摇臂511起到润滑作用,降低摩擦所产生的热能,以增加引擎的进气阀门51和排气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凸轮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轴杆(1)和轴杆芯(11);所述轴杆(1)上设置有轴杆套(12),所述轴杆套(12)上设置有内螺纹(122);沿所述轴杆套(12)的中心线开设有轴孔(121),所述轴杆套(12)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23),所述轴杆套(12)的外壁径向开设有第一油槽(124),所述第一油槽(124)上设置有第一油孔(125),所述第一油孔(125)与所述轴孔(121)相通,所述轴杆(1)上套设有止挡圈(126);所述轴杆套(12)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凸轮(21)、间隔环(3)和第二凸轮(22);所述第一凸轮(21)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油孔(213),所述第一凸轮(2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212),所述第一定位槽(123)与所述第二定位槽(212)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所述第一凸轮(21)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阻尼孔(211),所述第一阻尼孔(211)与所述第二油孔(213)相通;所述第二凸轮(22)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孔(221)和第三油孔(223),所述第二阻尼孔(221)与所述第三油孔(223)相通,所述第二凸轮(22)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定位槽(222);所述第三定位槽(222)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23)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销(41);所述轴杆芯(11)包括杆身(111),所述杆身(111)顶端设置有端头(112),所述端头(112)上设置有承槽(113);沿所述杆身(111)的中心线开设有油道(114),所述油道(114)与所述承槽(113)贯通;所述杆身(11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油槽(115),所述第二油槽(115)上设置有第四油孔(116),所述第四油孔(116)与所述油道(114)贯通;所述所述杆身(111)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117);所述杆身(11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凸轮(22)、间隔环(3)和所述第一凸轮(21),且位于所述轴孔(121)中,所述杆身(111)与所述轴杆套(12)通过所述内螺纹(122)与所述外螺纹(1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轴杆(1)和轴杆芯(11);所述轴杆
(1)上设置有轴杆套(12),所述轴杆套(12)上设置有内螺纹(122);沿所
述轴杆套(12)的中心线开设有轴孔(121),所述轴杆套(12)的外壁开设有
第一定位槽(123),所述轴杆套(12)的外壁径向开设有第一油槽(124),所
述第一油槽(124)上设置有第一油孔(125),所述第一油孔(125)与所述轴
孔(121)相通,所述轴杆(1)上套设有止挡圈(126);
所述轴杆套(12)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凸轮(21)、间隔环(3)和第
二凸轮(22);所述第一凸轮(21)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油孔(213),所述第一凸
轮(2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212),所述第一定位槽(123)与所
述第二定位槽(212)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销(4),所述第一凸轮(21)沿轴向
设置有第一阻尼孔(211),所述第一阻尼孔(211)与所述第二油孔(213)相
通;
所述第二凸轮(22)上设置有第二阻尼孔(221)和第三油孔(223),所述
第二阻尼孔(221)与所述第三油孔(223)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祥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