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OS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5446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OS管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N+衬底、N型外延层、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栅极多晶硅、体区P、源区N+、硼磷硅玻璃、P+区、钨塞、源极和漏极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双POLY结构(Source Poly和Gate Poly)利用不同厚度的氧化层,在满足MOS器件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减小极与极间的电容的目的,大幅减小Gate和Drain之间以及Gate和Source的电容,从而大幅减少Gate开关时的充电时间(栅极电荷密度Qg可以大幅降低),提高了MOS管的开关速度,并利用深槽类3D结构,降低外延厚度对内阻Ron的影响,实现Low R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0S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功率M0S管在反压较高时,由外延层承担反压,外延层的电阻率较大,厚度较厚,导致外延层电阻占整体导通电阻的比例最大,因此,改善外延层电阻的效果最明显。比较流行的方法是采用如图1所示类似超级结Super Junct1n的三维3D结构。类似Super Junct1n的3D结构从两个方面减小外延层电阻。一方面,空间电荷区从单一的垂直方向空乏改变为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空乏,缩小空乏的距离;另一方面,在保证M0S管截止时空间电荷区多数载流子能耗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外延层载流子浓度,则M0S管导通时外延层的电阻率就尽量小了。这样在耐压不变的情况下外延层电阻或整体导通电阻就变小了,功率M0S管工作时发热就少了。然而,目前Super Junct1n和3D结构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品牌厂家和国内少数代工企业手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0S管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在满足M0S器件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减小极与极间的电容的目的,从而提高了 M0S管的开关速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0S管,主要由N+衬底、N型外延层、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栅极多晶硅、体区P、源区N+、硼磷硅玻璃、P+区、钨塞、源极和漏极组成;其中N型外延层位于N+衬底的正上方;N型外延层的中部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深沟槽,厚氧化层覆于深沟槽的槽壁上;在覆有厚氧化层的深沟槽的槽中填充源极多晶硅;在源极多晶硅和N型外延层之间的厚氧化层内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栅极沟槽,该栅极沟槽在靠近源极多晶硅的一侧留存有一定厚度的厚氧化层,栅极沟槽在靠近N型外延层的一侧则挖到N型外延层处;栅极沟槽内填充有栅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位于栅极沟槽的外侧,并呈纵向延伸;体区P位于栅极氧化层的外侧;源区N+位于栅极氧化层的外侧,并处于体区P的正上方;源区N+的外侧设有钨塞;P+区位于钨塞的底部,并处于P+区的上部;硼磷硅玻璃覆盖在源区N+、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和栅极多晶硅的上方;源极位于钨塞和硼磷硅玻璃的正上方;漏极位于N+衬底的正下方。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0S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晶体的N+衬底的上方生长N型外延层;步骤2,在晶体的N型外延层内制作出深沟槽,并在深沟槽的槽壁上生长具有一定厚度的厚氧化层;步骤3,在晶体的深沟槽的槽中沉积金属或多晶硅作为良导体;即步骤3.1,在生长有厚氧化层的深沟槽的槽中填充源极多晶硅;步骤3.2,蚀刻晶体上表面,以形成源极多晶硅结构;步骤3.3,在源极多晶硅和N型外延层之间的厚氧化层内挖出栅极沟槽,该栅极沟槽在靠近源极多晶硅的一侧留存有一定厚度的厚氧化层,栅极沟槽在靠近N型外延层的一侧则挖到N型外延层处;步骤3.4,在栅极沟槽外侧的N型外延层内生长纵向延伸的栅极氧化层;步骤3.5,在栅极沟槽内填充栅极多晶硅;步骤4,从晶体的上表面向下扩散推结,并在栅极氧化层的外侧形成体区P ;步骤5,再次从晶体的上表面向下扩散推结,并在栅极氧化层的外侧、体区P的正上方形成源区N+ ;步骤6,在晶体的上表面沉积硼磷硅玻璃;步骤7,在硼磷硅玻璃和源区N+内光刻出接触孔;步骤8,在接触孔的底部注入硼离子,形成P+区;步骤9,在P+区的上方、源区N+的外侧填充钨塞;步骤10,对晶体的进行蒸铝操作,以在该晶体的上表面形成源极;步骤11,减薄晶体的N+衬底,并在减薄的N+衬底下表面背金形成漏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双P0LY结构(Source Poly和Gate Poly)利用不同厚度的氧化层,在满足M0S器件功能的前提下,达到减小极与极间的电容的目的,大幅减小Gate和Drain之间以及Gate和Source的电容,从而大幅减少Gate开关时的充电时间(栅极电荷密度Qg可以大幅降低),提高了 M0S管的开关速度,并利用深槽类3D结构,降低外延厚度对内阻Ron的影响,实现Low Ron。【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超级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双P0LY功率M0S管示意图。图3-图18为图2所示一种双P0LY功率M0S管的制造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0S管,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N+衬底、N型外延层、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栅极多晶硅、体区P、源区N+、硼磷硅玻璃、P+区、钨塞、源极和漏极组成。其中N型外延层位于N+衬底的正上方。N型外延层的中部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深沟槽,厚氧化层覆于深沟槽的槽壁上。在覆有厚氧化层的深沟槽的槽中填充源极多晶硅。在源极多晶硅和N型外延层之间的厚氧化层内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栅极沟槽,该栅极沟槽在靠近源极多晶硅的一侧留存有一定厚度的厚氧化层,栅极沟槽在靠近N型外延层的一侧则挖到N型外延层处。栅极沟槽内填充有栅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位于栅极沟槽的外侧,并呈纵向延伸。体区P位于栅极氧化层的外侧。源区N+位于栅极氧化层的外侧,并处于体区P的正上方。源区N+的外侧设有钨塞。P+区位于钨塞的底部,并处于P+区的上部。硼磷硅玻璃覆盖在源区N+、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和栅极多晶硅的上方。源极位于钨塞和硼磷娃玻璃的正上方。漏极位于N+衬底的正下方。上述双多晶硅(P0LY)功率M0S管的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晶体的N+衬底的上方生长N型外延层;参见图3。步骤2,在晶体的N型外延层内制作出深沟槽,并在深沟槽的槽壁上生长厚度较厚的厚氧化层。步骤2.1,在晶体的表面光刻沟槽图形;参见图4。步骤2.2,在晶体的中部蚀刻出深沟槽;参见图5。步骤2.3,在深沟槽的壁上生长厚度较厚的厚氧化层;参见图6。步骤3,在晶体的深沟槽的槽中沉积金属或多晶硅作为良导体。步骤3.1,在生长有厚氧化层的深沟槽的槽中填充源极多晶硅(Source Poly);参见图7。步骤3.2,蚀刻晶体上表面,以形成源极多晶硅结构;参见图8。步骤3.3,在源极多晶硅和N型外延层之间的厚氧化层内挖出栅极沟槽,该栅极沟槽在靠近源极多晶硅的一侧(即内侧)留存有一定厚度的厚氧化层,栅极沟槽在靠近N型外延层的一侧(即外侧)则挖到N型外延层处;参见图9。步骤3.4,在栅极沟槽外侧的N型外延层内生长纵向延伸的栅极氧化层;参见图10。步骤3.5,在栅极沟槽内填充栅极多晶娃(Gate Poly);参见图11。步骤4,从晶体的上表面向下扩散推结,并在栅极氧化层的外侧形成体区P ;参见图12。步骤5,再次从晶体的上表面向下扩散推结,并在栅极氧化层的外侧、体区P的正上方形成源区N+ ;参见图13。步骤6,在晶体的上表面沉积硼磷硅玻璃(BPSG)以保护栅极(Gate);参见图14。步骤7,在硼磷硅玻璃和源区N+内光刻出接触孔;参见图15。步骤8,在接触孔的底部低能量注入硼离子,形成P+区;参见图16。步骤9,在P+区的上方、源区N+的外侧填充金属钨塞;参见图17。步骤10,对晶体的进行蒸铝操作,以在该晶体的上表面形成源极;参见图18。步骤11,减薄晶体的N+衬底,并在减薄的N+衬底下表面背金形成漏极(Drain);参见图2。【主权项】1.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OS管,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多晶硅功率MOS管,其特征在于:主要由N+衬底、N型外延层、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栅极多晶硅、体区P、源区N+、硼磷硅玻璃、P+区、钨塞、源极和漏极组成;其中N型外延层位于N+衬底的正上方;N型外延层的中部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深沟槽,厚氧化层覆于深沟槽的槽壁上;在覆有厚氧化层的深沟槽的槽中填充源极多晶硅;在源极多晶硅和N型外延层之间的厚氧化层内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栅极沟槽,该栅极沟槽在靠近源极多晶硅的一侧留存有一定厚度的厚氧化层,栅极沟槽在靠近N型外延层的一侧则挖到N型外延层处;栅极沟槽内填充有栅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位于栅极沟槽的外侧,并呈纵向延伸;体区P位于栅极氧化层的外侧;源区N+位于栅极氧化层的外侧,并处于体区P的正上方;源区N+的外侧设有钨塞;P+区位于钨塞的底部,并处于P+区的上部;硼磷硅玻璃覆盖在源区N+、厚氧化层、源极多晶硅、栅极氧化层和栅极多晶硅的上方;源极位于钨塞和硼磷硅玻璃的正上方;漏极位于N+衬底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仕汉李勇昌彭顺刚王常毅邹锋梁毅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