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952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包括底盘主体、行走装置和防滑装置;行走装置包括齿轮箱,齿轮箱连接有行进轮和驱动电机;防滑装置包括按压板和弹力片,按压板的一端与齿轮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与按压板转动连接,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行进轮行进方向相平行,弹力片的一端与按压板相贴合,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设于底盘主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行进轮与地面可以保持较好的贴合状态,因此,在一些特殊路段,仍然可以正常行进,安全可靠性高,有效的解决由于地面光滑或机器人高速转弯时,因漂移产生的行进轮打滑或悬空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一种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通过人类指挥、预先编程或智能指定的原则纲领等方式执行动作,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协助或取代人类完成相应的工作。服务机器人属于一种特种机器人,根据其用途性能大致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两类,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其中,完成行进动作属于服务机器人的基本性能要求,而行进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则取决于机器人的底盘及底盘连接的行进轮。目前,常用的服务机器人的底盘在连接行进轮时,行进轮仅仅能够带动底盘移动,在一些工作环境较差的场合,则不能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行进状态。因此,服务机器人的底盘及行进轮往往会影响到其整体的性能,不利于服务机器人顺利的完成相应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器人的底盘安全性、稳定性较差,影响机器人整体性能的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行走装置和防滑装置,所述底盘主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行走装置,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底盘主体的两侧,每个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底盘主体之间通过所述防滑装置连接;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连接有行进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按压板和弹力片,所述按压板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按压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行进轮行进方向相平行,所述弹力片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相贴合,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底盘主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主体的前端、后端分别至少设有一个万向轮,所述底盘主体的边缘处设有多个检测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底盘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穿接于所述按压板。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主体上设有与所述行走装置和所述防滑装置相对设置的缺□ ο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横跨所述缺口,且半包围所述齿轮箱,所述限位框的两端与所述底盘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框与所述齿轮箱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内设有用于所述轴承沿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纵向缝隙;所述限位框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齿轮箱位置的机械预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高度高于所述按压板的高度,所述弹力片呈倾斜状。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对称设置,所述固定座设于两个所述行走装置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片与所述按压板相贴合的一端呈拱形,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机器人底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使用时,将行走装置设置在防滑装置上,其中,齿轮箱与按压板连接,按压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按压板的一端以其为支点,通过转动装置可带动行走轮上下移动,当底盘主体未与地面接触时,在弹力片的作用下,齿轮箱与底盘主体存在机械接触,当底盘主体放置在地面上,通过其自身的重量或其上的负载,此时,齿轮箱与底盘主体之间的机械接触消除,行进过程中,弹力片可以确保行进轮与地面的贴合状态。如,当行进轮过坑时,在弹力片的作用下,行进轮同样会相应的向下运动,此时,行进轮与地面仍然接触,避免行进轮出现空转打滑的现象。该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行进轮与地面可以保持较好的贴合状态,因此,在一些特殊路段,仍然可以正常行进,安全可靠性高,有效的解决由于地面光滑或机器人高速转弯时,因漂移产生的行进轮打滑或悬空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行走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底盘的主视图。图中:1、底盘主体;2、齿轮箱;3、行进轮;4、驱动电机;5、按压板;6、弹力片;7、转动轴;8、固定座;9、万向轮;10、检测传感器;11、轴承;12、轴承座;13、限位框;14、机械预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服务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1、行走装置和防滑装置,底盘主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行走装置,两个行走装置分别设于底盘主体1的两侧,每个行走装置与底盘主体1之间通过防滑装置连接;行走装置包括齿轮箱2,齿轮箱2连接有行进轮3和驱动电机4 ;防滑装置包括按压板5和弹力片6,按压板5的一端与齿轮箱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7,转动轴7与按压板5转动连接,转动轴7的轴线方向与行进轮3行进方向相平行,弹力片6的一端与按压板5相贴合,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8,固定座8设于底盘主体1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底盘,使用时,将行走装置设置在防滑装置上,其中,齿轮箱2与按压板5连接,按压板5的一端转动连接,按压板5的一端以其为支点,通过转动装置可带动行走轮上下移动,当底盘主体1未与地面接触时,在弹力片6的作用下,齿轮箱2与底盘主体1存在机械接触,当底盘主体1放置在地面上,通过其自身的重量或其上的负载,此时,齿轮箱2与底盘主体1之间的机械接触消除,行进过程中,弹力片6可以确保行进轮3与地面的贴合状态。如,当行进轮3过坑时,在弹力片6的作用下,行进轮3同样会相应的向下运动,此时,行进轮3与地面仍然接触,避免行进轮出现空转打滑的现象。该机器人底盘及服务机器人,行进轮3与地面可以保持较好的贴合状态,因此,在一些特殊路段,仍然可以正常行进,安全可靠性高,有效的解决由于地面光滑或机器人高速转弯时,因漂移产生的行进轮3打滑或悬空等现象。实施例2如图1-8所示,一种服务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1、行走装置和防滑装置,底盘主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行走装置,两个行走装置分别设于底盘主体1的两侧,每个行走装置与底盘主体1之间通过防滑装置连接;行走装置包括齿轮箱2,齿轮箱2连接有行进轮3和驱动电机4 ;防滑装置包括按压板5和弹力片6,按压板5的一端与齿轮箱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7,转动轴7与按压板5转动连接,转动轴7的轴线方向与行进轮3行进方向相平行,弹力片6的一端与按压板5相贴合,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8,固定座8设于底盘主体1上。底盘主体1的前端、后端分别至少设有一个万向轮9,底盘主体1的边缘处设有多个检测传感器10。其中,底盘主体1的避让能力也能够进一步的体现出机器人底盘安全、稳定性能,在机器人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以采用绕行的方式通过。检测传感器10对周边的障碍或地形进行检测,如,采用红外传感器,测量周边的突出障碍或地形的距离信息,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一步的控制系统调整行进轮3的行进方向,此时万向轮9从动转动,在行进轮3带动下转动行进,以实现对障碍,坡度等的避让。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主体(1)、行走装置和防滑装置,所述底盘主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行走装置,两个所述行走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底盘主体(1)的两侧,每个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底盘主体(1)之间通过所述防滑装置连接;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齿轮箱(2),所述齿轮箱(2)连接有行进轮(3)和驱动电机(4);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按压板(5)和弹力片(6),所述按压板(5)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箱(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与所述按压板(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7)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行进轮(3)行进方向相平行,所述弹力片(6)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板(5)相贴合,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设于所述底盘主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作伟蔡咸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能力风暴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