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3569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单元,即使在通过手工进行向壳体安装负荷施加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蜗杆的破损和变形,其中负荷施加机构是对齿轮组的旋转施加负荷的蜗轮蜗杆机构。对于具有蜗杆部、将该蜗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连接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二轴承的框架部、以及对该蜗杆部的旋转施加阻力的制动部的负荷施加机构,在比蜗杆部的支承位置靠上方的位置,由作为框架部上端部的上部框架连接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由此,作业者用手指拿住负荷施加机构时的负荷被上部框架支承,从而能够防止蜗杆部的破损和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马达单元,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切断以及连接向被驱动体传递马达动力的离合机构的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一中记载了一种马达致动器,其具有: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被驱动体的齿轮机构、即第一传递组;以及将第一传递组进行的马达动力的传递切换为“连接”状态(通过传递组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被驱动体的状态。下同。)或“切断”状态(不通过传递组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被驱动体(切断)的状态。下同。)的离合机构。专利文献一中的马达致动器I通过使从动侧齿轮43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来切换离合机构的“切断”状态与“连接”状态。从动侧齿轮43的作为斜齿部的第二齿部431与其它齿轮的作为斜齿部的第一齿部422啮合,作为蜗轮部的第三齿轮432与作为具有离心制动机构的蜗杆的第四齿部51啮合。从动侧齿轮43 —直被向使离合机构呈“切断”状态的方向施力,且从动侧齿轮43通过所述斜齿间的啮合以及由第四齿部51施加的负荷所产生的推力而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移动,从而使离合机构呈“连接”状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12-80757号公报图9是专利文献一的图11,是专利文献一的马达致动器所具有的负荷施加机构50’的立体图。图9所示的符号也是专利文献一的图11所赋予的符号。具有离心制动机构的蜗杆、即第四齿部51构成负荷施加机构50’的一部分。第四齿部51的轴向两端被轴承支承,这些轴承通过框架部连接。在第四齿部51的一端安装有负荷部52,在负荷部52侧的轴承上形成有圆筒83。通过第四齿部51、负荷部52以及圆筒83这些部件,实现了离心制动机构。在由手工向壳体组装这样的由蜗杆及蜗杆支承部件构成的单元的情况下,作业者用手指拿着这些轴承的与蜗杆支承面相反侧的面(以下,称作“背面”。)向壳体内压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作业者拿着轴承的力是不稳定的,也有可能意外地施加多余的力。因此,在蜗杆支承部件的刚性不足的情况下,若用过大的力拿着轴承,则该力被蜗杆支承,而存在引起蜗杆破损和变形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在由手工安装负荷施加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蜗杆部的破损和变形的马达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马达单元具有:马达,其向一方向旋转;第一传递组,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给被驱动体的动力传递部件;离合机构,其将所述第一传递组进行的动力传递切换为“连接”状态或“切断”状态;第二传递组,其是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离合机构的传递组,且所述第二传递组具有形成有第一斜齿部的第一齿轮以及形成有与该第一斜齿部啮合的第二斜齿部的第二齿轮;以及负荷施加机构,其对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施加负荷,所述第二齿轮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并一直被向使所述离合机构呈“切断”状态的所述轴向中的一侧的方向施力,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通过由所述负荷施加机构施加负荷所产生的推力克服所述施力,从而向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移动,并使所述离合机构呈“连接”状态,所述马达单元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齿轮形成有蜗轮部,所述负荷施加机构具有:啮合于所述蜗轮部的蜗杆部;将所述蜗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框架部;以及对所述蜗杆部的旋转施加阻力的制动部,将所述负荷施加机构的与壳半体接合的接合面侧作为下侧,所述框架部的上端部、即上部框架在比所述蜗杆部的支承位置靠近上方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在将负荷施加机构组装到壳半体上的时候,为了作业上的方便,设想用手指拿着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下,称作“轴承”。)的相对靠上部的位置。因此,将作为框架部的上端部的上部框架设置在比蜗杆部靠上方的位置,通过用所述上部框架连接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拿着轴承的力大部分被上部框架支承,从而能够降低施加于蜗杆部的负荷。并且,优选所述框架部通过所述上部框架以及与所述上部框架相反侧的端部、SP下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上部框架能够以在比所述蜗杆部靠上方的位置与所述蜗杆部平行的方式形成,来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下部框架能够以在比所述蜗杆部靠下方的位置与所述蜗杆部平行的方式形成,来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通过在框架部的上下两端部支承轴承,来降低用手指拿着轴承时的不稳定,因此框架部能够稳定地支承轴承,并且,能够提高安装作业的效率性。并且,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框架部分体形成,在所述上部框架以及所述下部框架与所述分体形成的轴承接合的接合面,形成有向所述分体形成的轴承侧突出的凸部,通过所述凸部与形成于所述分体形成的轴承的凹部嵌合,来连接所述框架部与所述分体形成的轴承,由此,能够降低轴承的不稳定,并能够容易地向轴承安装蜗杆部。具体而言,所述框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一体成型,且在所述第一轴承形成有容纳所述制动部的圆筒,在所述上部框架以及所述下部框架的与所述第一轴承接合的接合面,分别形成有向所述第一轴承侧突出的凸部,通过使所述凸部分别嵌合于在所述第一轴承侧形成的凹部,来连接所述框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并且,所述框架部在所述上部框架与所述下部框架之间具有加强部,且在所述加强部形成有凹部或贯通孔,由此,能够提高框架部的刚性,且能够防止缩痕的产生,并能够不歪斜地直线地形成框架部。具体而言,所述加强部以交叉状加强所述上部框架和所述下部框架的方式设置所述贯通孔。并且,在所述框架部、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蜗杆部侧的面形成有肋部,所述肋部阻止所述第一轴承或所述第二轴承向所述蜗杆部侧倾倒,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于拿着轴承而施加于蜗杆部的负荷。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所述蜗杆部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形成有由平面构成的把持部,由此,容易用手指把持轴承,能够用较轻的力高效地进行安装作业,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蜗杆部的力。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中的至少一方的与所述壳半体接合的接合面形成有向所述壳半体侧突出的一个或多个作为凸部的嵌入部,在所述嵌入部中的至少一个末端部形成直径比根部直径小的导入部,所述导入部为与轴向呈直角地使直径变小的凸部,或所述导入部为轴向长度比所述根部长且朝向所述壳半体侧直径变小的锥形的凸部,由此,向壳半体进行定位变得容易,并能够用较小的按压力压入,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施加于蜗杆部的力。具体而言,能够在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各自的与所述壳半体接合的接合面,形成有向所述壳半体侧突出的多个作为凸部的嵌入部,且能够在多个所述嵌入部的各自的末端部形成有所述导入部,在这种情况下,若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多个所述嵌入部与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多个所述嵌入部配置在与所述蜗杆部的轴线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则向壳半体进行安装也变得稳定。通过本技术所涉及的马达单元,即使在通过手工安装负荷施加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蜗杆部的破损和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整体(拆卸了壳体的状态)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单元的动力系统的系统图。图3是将马达动力传递给被驱动体的齿轮机构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两个转子齿轮之间的卡合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作为离合机构的差动齿轮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其向一方向旋转;第一传递组,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给被驱动体的动力传递部件;离合机构,其将所述第一传递组进行的动力传递切换为“连接”状态或“切断”状态;第二传递组,其是将所述马达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离合机构的传递组,且所述第二传递组具有形成有第一斜齿部的第一齿轮以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斜齿部啮合的第二斜齿部的第二齿轮;以及负荷施加机构,其对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施加负荷,所述第二齿轮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并一直被向使所述离合机构呈“切断”状态的所述轴向中的一侧的方向施力,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并通过由所述负荷施加机构施加负荷所产生的推力克服所述施力,从而向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移动,并使所述离合机构呈“连接”状态,所述马达单元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齿轮形成有蜗轮部,所述负荷施加机构具有:啮合于所述蜗轮部的蜗杆部;将所述蜗杆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的框架部;以及对所述蜗杆部的旋转施加阻力的制动部,将所述负荷施加机构的与壳半体的接合面侧作为下侧,所述框架部的上端部、即上部框架在比所述蜗杆部的支承位置靠上方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