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227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包含有逆变器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整体小型化,并且实现搭载于车辆时的优选的布局。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旋转电机、变速装置(TM)、差动齿轮装置(DF)、以及逆变器装置(3)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在搭载于车辆状态下,差动齿轮装置(DF)的旋转轴心(X3)相对于变速装置(TM)的旋转轴心(X1)配置于下方且车辆后方(R)。配置成在差动齿轮装置(DF)的上方,构成逆变器装置(3)的电容器(36)的至少一部分与转换单元(31)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L)相互重叠,并且它们与差动齿轮装置(DF)在车辆前后方向(L)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旋转电机、和控制该旋转电机的逆变器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优选预定组合来使用的单元一体化为一个壳体。根据这样的观点,日本特开2007-166803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旋转电机〔电动发电机MG1、MG2〕、以及控制该旋转电机的逆变器装置〔动力控制单元21〕收纳于一个壳体内的车辆用驱动装置。逆变器装置包含使直流电力平滑的电容器〔平滑用电容器C2〕、以及进行直流交流转换的转换单元〔逆变器14、22〕。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构成逆变器装置的电容器和转换单元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相互排列地配置。在这样的布局中,如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的那样,电容器向车辆前后方向突出,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对电容器以及转换单元的与旋转电机的关系中的布局进行了记载(参照第0081等段),但对于进一步考虑了与搭载于车辆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关系的布局,并未记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6803号公报鉴于此,期望使包含有逆变器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整体小型化,并且实现搭载于车辆时的优选的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旋转电机;变速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在轴向排列配置;差动齿轮装置,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呈平行状,并且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其它轴;以及逆变器装置,其包含将直流电力平滑的电容器和进行直流交流转换的转换单元,所述逆变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下方且车辆后方,配置成在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上方,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重叠,并且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重叠。在本申请中,“旋转电机”作为包含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的任意一方的概念来使用。另外,所谓的“车辆前后方向”表示与车辆的前进时的行进方向平行的方向。根据该特征结构,由于电容器和转换单元在车辆前后方向重叠,所以与将它们排列地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不同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车辆前后方向小型化。另外,由于能够将电容器以及转换单元靠近车辆后方配置,所以在车辆的前进行驶时,即使假设发生了碰撞,其冲击也不容易波及到作为高压部件的电容器。因此,能够提高碰撞安全性。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优选所述电容器被配置成在所述转换单元的下方,从上下方向观察与所述转换单元重叠。在本申请中,关于两个部件的配置,所谓的“从某一方向观察重叠”意味着,在使与该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向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该假想直线与两个部件双方相交的区域存在于至少一部分。根据该结构,由于电容器和转换单元从上下方向观察重叠,所以能够以较短的布线长度使两者间电连接。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优选所述电容器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方被配置成与所述变速装置在上下方向重叠。根据该结构,与电容器以及转换单元的整体以占据与变速装置不同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上下方向小型化。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优选还具备反转齿轮机构,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变速装置以及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呈平行状,并且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旋转轴心被配置于其它轴,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旋转轴心在上下方向比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靠上方,并且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旋转轴心在车辆前后方向被配置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之间,所述电容器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方被配置成与所述反转齿轮机构在上下方向重叠。根据该结构,与被配置成电容器以及转换单元的整体以占据与反转齿轮机构不同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上下方向小型化。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优选具备收纳所述变速装置的壳体,沿着所述壳体的外周壁形成收纳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逆变器收纳室。根据该结构,沿着收纳变速装置的壳体的外周壁在其外侧形成逆变器收纳室,从而能够抑制朝向该逆变器收纳室中的壳体内的油的浸入。另外,能够不经由专用的逆变器壳体,在逆变器收纳室中容易地将逆变器装置直接固定于壳体,减少部件个数并且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搭载于车辆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从轴向观察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图。图4是从上下方向观察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图。图5是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从轴向观察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从轴向观察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从轴向观察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是用于驱动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具备内燃机E以及旋转电机MG双方的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辆用驱动装置(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体而言,车辆用驱动装置1构成为单马达并联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与有关各部件的方向、位置等相关的用语是还包含具有由在制造上能够被允许的误差引起的差异的状态的概念。另外,有关各部件的方向表示将它们组装于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状态下的方向。如图1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具备与内燃机E驱动连结的输入轴I、与多个(在本例中是2个)车轮W的每一个驱动连结的多个(在本例中是2个)的输出轴O、旋转电机MG、变速装置TM、以及差动齿轮装置DF。此外,所谓的“驱动连结”意味着以能够传递驱动力(与扭矩同义)的方式连结两个旋转构件的状态。该概念中包含两个旋转构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以能够经由一个以上的传动部件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结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还具备卡合装置CL、以及反转齿轮机构C。卡合装置CL、旋转电机MG、变速装置TM、反转齿轮机构C、以及差动齿轮装置DF设置于连结输入轴I和输出轴O的动力传递路径。它们从输入轴I侧开始按照该记载的顺序设置。另外,它们被收纳在壳体(驱动装置壳体)2内。旋转电机MG与输入轴I同轴配置。变速装置TM在输入轴I以及旋转电机MG的旋转轴心的方向排列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装置TM与输入轴I以及旋转电机MG同轴配置。输入轴I、旋转电机MG、以及变速装置TM从内燃机E侧开始按照该记载的顺序配置。反转齿轮机构C以旋转轴心与输入轴I等呈平行状地配置于其它轴。并且,差动齿轮装置DF以旋转轴心与输入轴I等以及反转齿轮机构C呈平行状地配置于其它轴。此外,所谓的“平行状”意味着平行、或者实际上视为平行的状态(例如以5°以下的角度交叉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被输入轴I、旋转电机MG、以及变速装置TM共用的旋转轴心称为“第一轴心X1”。另外,将反转齿轮机构C的旋转轴心称为“第二轴心X2”,将差动齿轮装置DF的旋转轴心称为“第三轴心X3”。第一轴心X1、第二轴心X2、以及第三轴心X3从与它们平行的轴向A观察,以位于三角形(在本例中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电机;变速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在轴向排列配置;差动齿轮装置,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呈平行状,并且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其它轴;以及逆变器装置,其包含将直流电力平滑的电容器和进行直流交流转换的转换单元,所述逆变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下方且车辆后方,配置成在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上方,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重叠,并且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5.31 JP 2013-116027;2013.09.11 JP 2013-18888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电机;变速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在轴向排列配置;差动齿轮装置,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呈平行状,并且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其它轴;以及逆变器装置,其包含将直流电力平滑的电容器和进行直流交流转换的转换单元,所述逆变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下方且车辆后方,配置成在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上方,所述电容器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整体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相比位于车辆后方,并且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重叠,并且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重叠。2.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电机;变速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在轴向排列配置;差动齿轮装置,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呈平行状,并且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其它轴;以及逆变器装置,其包含将直流电力平滑的电容器和进行直流交流转换的转换单元,所述逆变器装置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相对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下方且车辆后方,配置成在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上方,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相互重叠,并且所述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转换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重叠,所述转换单元被配置成从上下方向观察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重叠。3.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电机;变速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在轴向排列配置;差动齿轮装置,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与所述变速装置的旋转轴心呈平行状,并且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旋转轴心配置于其它轴;以及逆变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持怜士宫泽学上地辰之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