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93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驱动技术领域。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预充电模块、传递信号生成模块、稳定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当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传递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且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也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预充电模块通过其输出端对控制节点进行充电;当时钟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传递信号生成模块对控制节点进行自举上拉,使控制节点的电位升高;稳定模块用于当控制节点下拉至低电平时,对控制节点和输出端进行下拉和稳定;当控制节点为高电平时,时钟信号的低电平施加至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电路的输出能力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驱动
,特别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窄边框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开始逐步成为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尤其对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等中小尺寸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显示屏而言,窄边框显示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窄边框显示技术的核心是TFT集成的栅极驱动(Gate-driver In Array,简称GIA)电路设计。采用GIA电路之后,不仅可以显著地缩小显示屏的边框尺寸,使得整个显示屏更加紧凑、美观,而且还可以减少显示屏上行列驱动芯片的数量,以及相应的连接线数量。此外,显示屏的后道封装工艺也能够减少。于是,显示屏的制造成本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由于后道模组工艺发生的不良率降低,TFT显示屏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此外,由于引出连接线数量减少,引线间距不再严重地限制高分辨率显示屏的实现。但在采用传统的a_S1:H的TFT-LCD面板中,由于a_Si迀移率较低,且TFT特性随制程的变异浮动很大,同时由于非晶硅的阈值电压漂移特性,下拉稳定晶体管受到长时间的偏压后会发生特性的退化,开态电流下降导致电路稳定性变差,最终会导致电路的失效。因此,随着分辨率与面板负载的升高以及超窄边框的要求,如何减少栅极驱动电路的版图占用并提高稳定性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新型的高稳定性栅极驱动电路,提高电路的输出能力与稳定性,使电路在有限的版图空间内发挥稳定的输出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电路的输出能力与稳定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预充电模块、传递信号生成模块、稳定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端(111),用于接收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传递信号的第二信号接收端(112)和输出端(113),其输出端(113)连接到控制节点(Q),当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传递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且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也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所述预充电模块通过其输出端(113)对控制节点(Q)进行充电;所述传递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用于输出传递信号的传递信号输出端(143),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接收端(141),以及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的控制端(142),当所述时钟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所述传递信号生成模块对控制节点(Q)进行自举上拉,使控制节点(Q)的电位升高,当所述时钟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控制节点(Q)的电位降低;所述稳定模块,包括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的控制端(122)、输出端(123)、接收第n+4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端(121),其中输出端(123)连接至所述输出模块,所述稳定模块用于当控制节点(Q)下拉至低电平时,对控制节点(Q)和输出端(123)进行下拉和稳定;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栅极扫描信号的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133),以及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的控制端(132),所述输出模块响应控制节点(Q)的状态,当控制节点(Q)为高电平时,所述时钟信号的低电平施加至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133),使扫描信号输出端(133)被下拉至所述时钟信号的低电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Tl),所述第一晶体管(Tl)的栅极接收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传递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Tl)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所述第一晶体管(Tl)的第二端接收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递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T4),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传递信号输出端(143),用于输出传递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端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133),用于输出栅级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端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第九晶体管(T9)、第十晶体管(TlO)、第^^一晶体管(Tll)、第十二晶体管(T12)、第十三晶体管(T13)、第十四晶体管(T14),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接收第n+4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Pu),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133);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Pu),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节点(PBn);第八晶体管(T8)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三节点(Pn-1),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第九晶体管(T9)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三节点(Pn-1),第九晶体管(T9)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第九晶体管(T9)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第十晶体管(TlO)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压输出端(VGLl),第十晶体管(TlO)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四节点(PBn-1);第十一晶体管(Tll)的栅极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第十一晶体管(Tll)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三节点(Pn-1),第十一晶体管(Tll)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Pn);第十二晶体管(T12)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节点(PBn),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第十三晶体管(T13)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二节点(PBn),第十三晶体管(T13)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Pu),第十三晶体管(T13)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栅极电性连接至第二控制信号,第十四晶体管(T14)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Pn),第十四晶体管(T14)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单元电路中的第一级栅极单元驱动电路包括第十五至第十七晶体管,所述第十五晶体管(T15)的栅极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十五晶体管(T15)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级栅极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栅极驱动单元电路和时钟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路包括:预充电模块、传递信号生成模块、稳定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预充电模块与所述传递信号生成模块、所述稳定模块、以及所述输出模块电性相连,其中;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端(111),用于接收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传递信号的第二信号接收端(112)和输出端(113),其输出端(113)连接到控制节点(Q),当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传递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且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也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所述预充电模块通过其输出端(113)对控制节点(Q)进行充电;所述传递信号生成模块,包括用于输出传递信号的传递信号输出端(143),用于接收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接收端(141),以及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的控制端(142),当所述时钟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所述传递信号生成模块对控制节点(Q)进行自举上拉,使控制节点(Q)的电位升高,当所述时钟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控制节点(Q)的电位降低;所述稳定模块,包括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的控制端(122)、输出端(123)、接收第n+4级栅极驱动单元电路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的第一信号接收端(121),其中输出端(123)连接至所述输出模块,所述稳定模块用于当控制节点(Q)下拉至低电平时,对控制节点(Q)和输出端(123)进行下拉和稳定;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栅极扫描信号的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133),以及电性连接至控制节点(Q)的控制端(132),所述输出模块响应控制节点(Q)的状态,当控制节点(Q)为高电平时,所述时钟信号的低电平施加至栅极扫描信号输出端(133),使扫描信号输出端(133)被下拉至所述时钟信号的低电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子阳房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