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557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移位寄存器、多条信号线和多条传输线,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且所述信号线和传输线位于不同层中,所述传输线的一端与相应的信号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对于任意一条传输线而言,当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交叠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降低传输线与信号线之间的交叠面积,降低信号延迟,实现不同信号线延迟的一致化,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一种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显示 目.0
技术介绍
在显示装置中,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显示面板的多行栅线逐行提供栅极扫描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和用于向移位寄存器提供信号的多条信号线,如帧起始信号线、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等。移位寄存器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单元,每个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端为相应的栅线提供栅极扫描信号,每个移位寄存单元具有多个输入端,各输入端通过传输线与相应的信号线相连,以接收相应的信号。通常,传输线与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叉,当其中一条传输线与其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时,该传输线往往会与其他信号线形成交叠,从而形成耦合电容,交叠面积越大,耦合电容也越大,导致信号传输时出现延迟不一致或延迟过久,出现横纹或充电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一种包括该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以减小信号线和传输线之间的交叠面积,从而减少信号传输延迟的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的移位寄存器、多条信号线和多条传输线,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且所述信号线和所述传输线位于不同层中,所述传输线的一端与相应的信号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对于任意一条所述传输线而言,当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交叠的位置。优选地,对于任意一条所述传输线而言,当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与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与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的每条信号线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优选地,对于任意一条所述传输线而言,与所述传输线未形成交叠的每条信号线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传输线沿远离所述移位寄存器方向的延长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优选地,所述传输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信号线的连接部和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的传输部,所述信号线上对应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形成有缺口 ;所述传输线所在层位于所述信号线所在层的上方,所述传输线所在层和所述信号线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传输线所在层上方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对应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对应于所述信号线的位置设置有同时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二过孔;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将所述连接部和与其相应的信号线相连。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透明电极,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透明电极同层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为矩形,且宽度大于或等于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传输线的传输部的宽度。优选地,所述传输部包括与所述信号线中第一通孔沿传输部延伸方向的两侧部分相对应的交叠传输部和所述交叠传输部以外的非交叠传输部,所述交叠传输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非交叠传输部的宽度。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栅线和数据线,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所述传输线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优选地,至少在最远离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信号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信号线的透光孔。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阵列基板。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信号线提供信号的信号生成模块,所述信号生成模块具有多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均通过输出线与相应的信号线连接,不同输出线的长度不同,每条输出线上均串联有补偿电阻,以使得所述每条输出线与相应的补偿电阻的电阻之和均相同。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的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设置有封框胶,所述封框胶至少覆盖所述阵列基板上最远离所述移位寄存器的一条信号线,被所述封框胶覆盖的每条信号线上均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信号线的透光孔。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任意一条传输线,当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与移位寄存器之间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交叠的位置,从而减少所述传输线与信号线的交叠面积,减小信号线与传输线之间形成的耦合电容,进而改善信号延迟的现象,改善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信号线与移位寄存器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区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传输线与对应的信号线的位置关系图;图5设置有通光孔的信号线的示意图;图6是信号生成模块和阵列基板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补偿电阻的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移位寄存器;20、信号线;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缺口 ;24、透光孔;30、传输线;31、连接部;32、传输部;321、交叠传输部;322、非交叠传输部;41、第一过孔;42、第二过孔;50、连接件;51、第一绝缘层;52、第二绝缘层;60、信号生成模块;61、输出线;70、补偿电阻;80、彩膜基板;90、封框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该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的移位寄存器10、多条信号线20和多条传输线30,信号线20与传输线30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且信号线20和传输线30位于不同层中,每条传输线30均对应一条信号线20,传输线30的一端与相应的信号线20电连接,另一端与移位寄存器10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以将信号线20上的信号传输至移位寄存器10相应的输入端。其中,对于任意一条传输线30而言,当与该传输线30相连的信号线与移位寄存器10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该传输线30与移位寄存器10之间的至少一条信号线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位于信号线20与传输线30交叠的位置。多条信号线20可以包括帧起始信号线、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等。通常,移位寄存器10包括多个级联的多个移位寄存单元,每个移位寄存单元均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等多个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均通过传输线来接收信号线上的信号。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信号线20的数量小于传输线30的数量,一条信号线20可以连接多条传输线30,从而为多个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相应的信号。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任意一条传输线,当与该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与移位寄存器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该传输线30相连的信号线与移位寄存器之间的信号线与该传输线会形成交叠,从而形成耦合电容,耦合电容较大时导致信号传输明显延迟。本专利技术中,位于与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与移位寄存器之间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位于传输线和信号线交叠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CN105182646.html" title="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阵列基板、显示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的移位寄存器、多条信号线和多条传输线,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且所述信号线和所述传输线位于不同层中,所述传输线的一端与相应的信号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一条所述传输线而言,当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存在其他信号线时,位于与所述传输线相连的信号线和所述移位寄存器之间的至少一条信号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信号线与所述传输线交叠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纬华马小叶杨海鹏尹傛俊王章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