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以解决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冷态角度的标定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具零基准定位器和角度指示器两大部分;其中,零基准定位器呈圆弧板状,其上开设有多个预定的安装孔,安装完成时,能够保证当同一级别的所述静子叶片的级间角度处于预定角度状态(或者叫“零角度”状态);角度指示器包括标准仪表、转接件、芯轴件、摇臂、以及表座等,角度指示器安装完成后,在上述预定角度状态下驱动零级联动环,通过角度指示器的标准仪表的指针读数能够更准确反应静子叶片开角和闭角实际情况,最终使得静子叶片角度的标定误差更小,更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压气机包括有多级静子叶片,为提高高压转子中低转速喘振裕度,压气机前几级静子叶片设计为可调机构,并且,可调机构还作为发动机的可变几何控制系统之一。而对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冷态角度的标定尤为重要,能够在发动机具体的硬件条件下实现预定的角度控制规律,从而降低叶片装配角度检测误差。如果叶片装配角度检测误差大,将会导致可调机构级间角度联动关系偏离设计要求,不利于准确获悉多级静子匹配关系,对发动机性能录取和调节规律优化均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甚至造成转子叶片断裂等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以解决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冷态角度的标定误差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包括标准仪表,所述标准仪表包括表盘和转轴,所述标准仪表的转轴与静子叶片的轴颈连接,所述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还包括零基准定位器和角度指示器;所述零基准定位器呈圆弧板状,其圆弧曲率与压气机的联动环外环面的曲率相等,所述零基准定位器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并且,当同一级别的所述静子叶片的级间角度处于预定角度时,其中一个所述静子叶片的轴心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心,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静子叶片的轴颈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联动环的圆周方向布置,并与所述联动环上至少两个定位孔的位置相匹配;所述角度指示器包括所述标准仪表以及:转接件,一端与所述标准仪表的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具有一个开口的筒状,筒的轴线与所述标准仪表的转轴轴线重合,且筒壁上开设有套齿;芯轴件,轴线与所述标准仪表的转轴轴线重合,一端具有与所述转接件的套齿相匹配的套齿,并与所述转接件通过套齿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静子叶片的轴颈连接,所述芯轴件的轴线还与所述静子叶片的轴线重合;摇臂,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活动套设在所述芯轴件的外壁上,绕所述芯轴件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接头与同一级别的另一个所述静子叶片的轴颈连接;表座,呈圆筒状,一端与所述标准仪表的表盘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所述摇臂的第一接头外壁上,绕所述芯轴件的轴线转动,且所述标准仪表的转轴、所述转接件以及所述芯轴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表座件内部;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表座与所述摇臂的第一接头。可选地,所述零基准定位器包括:第一固定部,呈板状,沿所述联动环的圆周方向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第二固定部,呈板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部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是圆柱孔,另一个是窄槽孔;另外,所述联动环具有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对应两个定位孔,且所述两个定位孔之间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定位销与所述联动环的定位孔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部设置有筒状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径,所述安装件的内孔与所述静子叶片的轴颈相匹配。可选地,所述标准仪表的转轴通过联轴节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滚花螺钉,所述表座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滚花螺钉相匹配的螺孔,贯穿至所述摇臂的第一接头的外壁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中,所述零基准定位器上的安装孔预先确定,安装完成时,能够保证当同一级别的所述静子叶片的级间角度处于预定角度状态(或者叫“零角度”状态);再在预定角度状态下驱动零级联动环,通过角度指示器的标准仪表的指针读数更准确反应静子叶片开角和闭角实际情况,最终静子叶片角度的标定误差更小,更精确。【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零基准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安装件和定位销的零基准定位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安装件和定位销的零基准定位器的仰视图(部分剖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角度指示器的主视图(部分剖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角度指示器的左视图(部分剖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测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测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另一视角);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零基准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零基准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零基准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特别如图6和图7所示,是目前现有压气机的部分结构,其中包括多级结构(图7示中为四级),每一级中包括多个可调节的静子叶片13和一个联动环12,每个静子叶片13的轴颈处通过一个连接片连接至同级的联动环12的相应位置处,且连接片与联动环12连接处的联动环12上设置有定位孔14,该联动环12绕自身轴线转动时能够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多个静子叶片13的绕自身轴转动,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可以包括零基准定位器I和角度指示器。零基准定位器I可以为多种适合的形状,本实施例中,特别如图1至图3所示,零基准定位器I整体呈圆弧板状,其圆弧曲率与压气机的联动环12外环面的曲率相等。具体地,零基准定位器I包括第一固定部103和第二固定部104。进一步,零基准定位器I也可以如图8至图10所示的形状,不再赘述。第一固定部103呈板状,沿联动环12的圆周方向布置,第一固定部10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01,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01沿所述联动环12的圆周方向布置,并与联动环12上至少两个定位孔14的位置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01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是圆柱孔,另一个是窄槽孔。并且,联动环12上具有与两个第二安装孔101位置相对应两个定位孔14,且两个定位孔14之间间隔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4,定位孔14与第一安装孔102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第二安装孔101通过定位销10与联动环12的定位孔14连接,定位销10起到定位作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选择,此处不再赘述。第二固定部104呈板状,一端连接至第一固定部103侧面,第二固定部104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102。进一步,第一安装孔102内部设置有筒状的安装件9,安装件9的外径等于第一安装孔102内径,安装件102的内孔与静子叶片13的轴颈相匹配。并且,当同一级别的静子叶片13的级间角度处于预定角度时,其中一个静子叶片13的轴心过第一安装孔102的圆心,第一安装孔102与静子叶片13的轴颈连接。其中,预定角度又可以叫“零角度”,是人为规定的一个基准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合的选择,此时联动环12位置固定唯一,静子叶片13角度也唯一。角度指示器包括标准仪表2、转接件4、芯轴件5、摇臂6、以及表座7等。转接件4 一端与标准仪表2的转轴202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具有一个开口的筒状,筒的轴线与标准仪表2的转轴202轴线重合,且筒壁上开设有套齿。具体地,标准仪表2的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包括标准仪表(2),所述标准仪表(2)包括表盘(201)和转轴(202),所述标准仪表(2)的转轴(202)与静子叶片(13)的轴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标定的测具还包括零基准定位器(1)和角度指示器;所述零基准定位器(1)呈圆弧板状,其圆弧曲率与压气机的联动环(12)外环面的曲率相等,所述零基准定位器上开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102)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01),并且,当同一级别的所述静子叶片(13)的级间角度处于预定角度时,其中一个所述静子叶片(13)的轴心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02)的圆心,所述第一安装孔(102)与所述静子叶片(13)的轴颈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01)沿所述联动环(12)的圆周方向布置,并与所述联动环(12)上至少两个定位孔(14)的位置相匹配;所述角度指示器包括所述标准仪表(2)以及:转接件(4),一端与所述标准仪表(2)的转轴(202)固定连接,另一端呈具有一个开口的筒状,筒的轴线与所述标准仪表(2)的转轴(202)轴线重合,且筒壁上开设有套齿;芯轴件(5),轴线与所述标准仪表(2)的转轴轴线重合,一端具有与所述转接件(4)的套齿相匹配的套齿,并与所述转接件(4)通过套齿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静子叶片(13)的轴颈连接,所述芯轴件(5)的轴线还与所述静子叶片(13)的轴线重合;摇臂(6),包括第一接头(601)和第二接头(602),所述第一接头(601)活动套设在所述芯轴件(5)的外壁上,绕所述芯轴件(5)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接头(602)与同一级别的另一个所述静子叶片(13)的轴颈连接;表座(7),呈圆筒状,一端与所述标准仪表(2)的表盘(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所述摇臂(6)的第一接头(601)外壁上,绕所述芯轴件(5)的轴线转动,且所述标准仪表(2)的转轴(202)、所述转接件(4)以及所述芯轴件(5)与所述转接件(4)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表座(7)内部;固定件(8),用于固定所述表座(7)与所述摇臂(6)的第一接头(6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艳,王彤,卢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