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576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包括球轴承、安装所述球轴承的轴承座、固定所述轴承座的橡胶垫、放置所述橡胶垫的固定支架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车架的连接支架,所述橡胶垫的外侧壁上相对于所述橡胶垫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地设有两组端面为球面的转动部,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部一一对应、转动配合且底面为球面的凹槽;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对所述橡胶垫的最大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部。该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具备较高的通用性,改善了传动轴的工作环境,利于提高传动轴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
技术介绍
传动轴中间支承总成安装于车辆的底盘处,用于支持传动轴,防止传动轴的径向运动。现有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结构如图1所示,球轴承I’通过轴承安装座2’固定在蜂窝式胶垫3’中,并且所述蜂窝式胶垫3’安装在U形支架4’上,所述U形支架4’上设有用于车架横梁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5’。传动轴布置时,通常都要有一定的装配倾角,该装配角度主要依靠所述安装支架5’装配平面的设计角度来保证,但由于不同车辆传动轴装配倾角不同,因此,需要设计种类繁多的中间支承安装支架以适应不同车辆传动轴的倾角布置,增加了生产成本,使用不方便。另外,在整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窜动或车架变形导致传动轴工作过程中倾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现有的中间支撑安装后因角度不可调节,只能由蜂窝式胶垫3’变形进行补偿,但补偿度有限,导致传动轴承工况恶化,故障率升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改进传统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可适应不同车型的传动轴装配角度,并能够在行车过程中随时对传动轴倾角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提高了中间支撑的通用性和传动轴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包括球轴承、安装所述球轴承的轴承座、固定所述轴承座的橡胶垫、放置所述橡胶垫的固定支架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车架的连接支架,所述橡胶垫的外侧壁上相对于所述橡胶垫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地设有两组端面为球面的转动部,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部一一对应、转动配合且底面为球面的凹槽;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对所述橡胶垫的最大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优选地,所述橡胶垫为圆柱形,两组所述转动部分置于所述橡胶垫截面上的同一条直径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圆形的所述橡胶垫的容置空间。优选地,所述橡胶垫外圆周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弧形面贴合匹配的弧形槽。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为圆柱结构,且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圆柱长度的二分之一O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沿所述橡胶垫起始点的转动切线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橡胶垫上的限位凸起滑动卡接在所述条形通孔中。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两组,且两组所述限位部的连线方向垂直于两组所述转动部的连线方向。优选地,所述轴承座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入所述橡胶垫中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对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均包括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弧形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两组,分置于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并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弧形板与所述连接板圆弧过渡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为“几”字形支架,包括与车架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侧板,每组所述侧板的末端均设有翻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在橡胶垫的两侧分别设计了转动部,转动部的端面为球面,并与固定支架上球形底面的凹槽转动配合。在传动轴装配中或装配后的行车过程中,由于橡胶垫可带动固定传动轴的球轴承沿转动部的轴线转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部对转动进行限位,可防止橡胶垫与固定支架脱离。因此该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可以满足不同车型中传动轴装配角度及行车过程中传动轴角度变化的需求。传动轴装配角度不再依靠与车架连接的支架安装面的角度确定,因此,避免了设计不同支架结构的需求,提高了中间支撑总成的通用性。另外,由于在行车过程中,传动轴的角度可随时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改善了传动轴的工作环境,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 -球轴承,2’ -轴承安装座,3’ -蜂窝式胶垫,4’ -U形支架,5’ -安装支架;1-球轴承,2-轴承座,3-橡胶垫,4-固定支架,5-连接支架;21-限位块;31_转动部,32-限位凸起;41-凹槽,42-限位部,43-上支架,44-下支架;51-顶板,52-侧板,53-翻边;a-第一安装孔,b-第二安装孔,C-第三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参考图2?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包括球轴承1、安装所述球轴承I的轴承座2、固定所述轴承座2的橡胶垫3,放置所述橡胶垫3的固定支架4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支架4与车架的连接支架5,所述橡胶垫3优选为蜂窝式橡胶垫,所述橡胶垫3的外侧壁上沿所述橡胶垫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地设有两组端面为球面的转动部31,所述固定支架4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部31—一对应、转动配合且底面为球面的凹槽41;所述固定支架4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对所述橡胶垫3的最大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部42ο由于所述转动部31可在所述凹槽41中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橡胶垫3带动固定传动轴的球轴承I以所述转动部31的轴线为转轴转动,满足了传动轴装配角度和行车过程中传动轴角度变化的需求。通过这组转动副的设计,使得传动轴装配角度不再依靠与车架连接的连接支架5确定,因此不同车型均可使用这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结构,避免了对连接支架5的重复设计,提高了中间支撑总成的通用性。另外,在所述限位部42的限位范围内,所述橡胶垫3可在所述固定支架4内自由转动,灵活的适应传动轴在行车过程中角度变化的需求,确保传动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无论传动轴倾角如何改变,中间支撑总成工作平面始终与传动轴轴向垂直,避免了轴承承受额外的附加弯矩,改善了中间传动轴承及胶橡胶垫工况,延长了总成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品质O为了便于带动传动轴转动,所述橡胶垫3为圆柱形,所述固定支架4上设有圆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包括球轴承(1)、安装所述球轴承(1)的轴承座(2)、固定所述轴承座(2)的橡胶垫(3)、放置所述橡胶垫(3)的固定支架(4)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支架(4)与车架的连接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的外侧壁上相对于所述橡胶垫(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地设有两组端面为球面的转动部(31),所述固定支架(4)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转动部(31)一一对应、转动配合且底面为球面的凹槽(41);所述固定支架(4)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对所述橡胶垫(3)的最大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部(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何俊王登平张翔李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