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309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有角度调节手柄、T形销、锁紧螺母、滑动轴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U型支架、焊接支架、内齿形支架及外齿形板;内齿形支架固定于U型支架右侧外表面;外齿形板与内齿形孔啮合;T形销依次穿过外齿形板、内齿形支架、右滑槽孔、焊接支架右侧通孔、焊接支架左侧通孔、左滑槽孔、第二凸轮、滑动轴承、第一凸轮后由锁紧螺母锁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齿形支架与外齿形板配合结构,使转向管柱角度调节锁紧机构功能简单、可靠的实现,从根本上杜绝出现因转向管柱锁紧力不够造成行车中方向盘晃动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向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轿车用转向管柱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客户对于整车操作方便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转向管柱角度调节功能正是为了满足客户的操作方便性要求。其操作方便性主要体现在:在转向管柱角度调节功能的作用下,与其连接在一起的方向盘能够上下调节,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仪表视野和方向盘操作方便性的人机工程要求。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客户把方向盘调整到较为合适的位置之后,转向管柱角度调节锁紧机构无法将位置锁紧或者锁紧力不够,当进行转向动作时,尤其是紧急转向动作对方向盘作用力较大时,方向盘存在上下晃动风险,客户的行车安全存在隐患。如图1和图2所示,现技术的转向管柱结构中,U型支架I与安装支架焊接在一起、焊接支架4与上柱管焊接在一起,U型支架I和焊接支架4皆为U形结构,支架材质为3.2mm?4_冷乳钢板,两者U形侧面相贴,当向下扳动调节手柄7使凸轮上侧5与凸轮下侧6由啮合状态转变为分离状态时,轴向间隙增大,凸轮无压力作用在U型支架1,此时U型支架I两侧面张开,与焊接支架4由面接触转变为分离状态,此时扳动方向盘即可实现上下调节;该调节结构中还包括有压盘2和压紧螺母3 ;当方向盘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此时可向上扳动调节手柄7,凸轮上侧5和凸轮下侧6啮合,轴向间隙减小,凸轮有压力作用在U型支架I的两U形侧面,两U形面收缩变形,并与焊接支架两侧U形面接触,接触的U形面之间产生静摩擦力。由于该摩擦力存在,转向管柱处于锁紧状态,无法扳动方向盘。传统的转向管柱角度调节锁紧机构是通过使U型支架收缩变形与焊接支架侧面变形接触形成摩擦力实现的,但由于U型支架厚度一般在3.2mm?4_之间,变形难度较大,常存在变形程度不够,难以形成稳定的较大摩擦力,使方向盘无法锁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现转向管柱总成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解决传统管柱由于U型支架厚度较大,收缩变形困难,难以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使转向管柱位置牢固锁紧,影响客户使用,容易带来行车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有角度调节手柄、T形销、锁紧螺母、滑动轴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U型支架、焊接支架、内齿形支架及外齿形板;所述角度调节手柄与所述第一凸轮的侧面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U型支架的两侧边设置有相对应的左滑槽孔和右滑槽孔; 所述内齿形支架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右侧外表面;所述内齿形支架的内齿形孔与所述右滑槽孔相对应;所述外齿形板与所述内齿形孔啮合;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所述T形销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T形销依次穿过所述外齿形板、所述内齿形支架、所述右滑槽孔、焊接支架右侧通孔、焊接支架左侧通孔、所述左滑槽孔、所述第二凸轮、所述滑动轴承、所述第一凸轮后由所述锁紧螺母锁紧;所述滑动轴承穿入所述第一凸轮。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所述焊接支架之间;所述T形销依次穿过所述焊接支架右侧通孔、所述螺旋弹簧及所述焊接支架左侧通孔。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左侧限位套和右侧限位套;所述左侧限位套设置于所述焊接支架左侧通孔内;所述右侧限位套设置于所述焊接支架右侧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左滑槽孔和所述右滑槽孔均为矩形孔。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形孔为矩形;在所述矩形的两个长边上设置有内齿。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形支架与所述U形支架右侧外表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定位凸台;两个所述定位凸台分别设置于所述内齿形孔两个短边上;两个所述定位凸台均卡接于所述右滑槽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外齿形板与所述T形销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形支架与所述U形支架右侧通过铆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齿形支架与外齿形板配合结构,使转向管柱角度调节锁紧机构功能简单、可靠的实现,从根本上杜绝出现因转向管柱锁紧力不够造成行车中方向盘晃动的潜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现技术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松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现技术转向管柱角度调节机构锁紧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侧轴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右侧轴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外齿形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内齿形支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内齿形支架与U形支架固定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U型支架,2压盘,3压紧螺母,4焊接支架,5凸轮上侧,6凸轮下侧,7调节手柄,01角度调节手柄,02T形销,03锁紧螺母,04滑动轴承,05第一凸轮,06第二凸轮,07U型支架,08焊接支架,09外齿形板,010内齿形支架,011右侧限位套,012螺旋弹簧,013左侧限位套,051凸起结构,061凹槽,071左滑槽孔,072右滑槽孔,073铆钉,101内齿形孔,102内齿,103定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如图3至图9所示,包括有角度调节手柄01、T形销02、锁紧螺母03、滑动轴承04、第一凸轮05、第二凸轮06、U型支架07、焊接支架08、内齿形支架010及外齿形板09。所述角度调节手柄01与所述第一凸轮05的侧面连接为一体结构;通过扳动角度调节手柄实现第一凸轮的转动。所述U型支架07的两侧边设置有相对应的左滑槽孔071和右滑槽孔07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滑槽孔071和所述右滑槽孔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角度调节手柄、T形销、锁紧螺母、滑动轴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U型支架、焊接支架、内齿形支架及外齿形板;所述角度调节手柄与所述第一凸轮的侧面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U型支架的两侧边设置有相对应的左滑槽孔和右滑槽孔;所述内齿形支架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右侧外表面;所述内齿形支架的内齿形孔与所述右滑槽孔相对应;所述外齿形板与所述内齿形孔啮合;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对的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所述T形销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T形销依次穿过所述外齿形板、所述内齿形支架、所述右滑槽孔、焊接支架右侧通孔、焊接支架左侧通孔、所述左滑槽孔、所述第二凸轮、所述滑动轴承、所述第一凸轮后由所述锁紧螺母锁紧;所述滑动轴承穿入所述第一凸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王文建罗朗邵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