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6189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排出口;设在壳体内的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具有压缩腔;设在壳体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内具有连通压缩腔与排出口的第一流体通道,电机组件与壳体之间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制冷剂为二氟甲烷,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在制冷剂流动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积分别为G1和G2,压缩机的排出容积为D,G1、G2与D满足关系式:f=D×ρd/G1,h=D×ρd/G2,其中,0.2g/cm2≤f≤3.8g/cm2,0.12g/cm2≤h≤1.3g/cm2,ρd=0.079g/cm3。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机,排气和回油更顺畅,功耗低且运行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R22制冷剂已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限期逐步淘汰的制冷剂。欧洲、日本早已 开始转向R410A制冷剂替代,美国也开始禁止R22在新的制冷产品中的使用。中国也加快 了 R22淘汰的步伐,2015年要达到削减基线水平的10%的要求。而国内一些主要品牌也开 始推出R410A作为制冷剂的环保空调。然而R410A的GWP值比R22还大,"京都议定书"已 将R410A列为受控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所有R410A绝不是长远的替代方案。 作为替代制冷剂之一的R32,即二氟甲烷,为业界关注。其GWP为675,仅为 R410A(GWP2100)的约三分之一。其安全等级为A2L,可燃性远远低于碳氢制冷剂R290。因 此,应用R32制冷剂的产品,在市场推广上以及市场接受程度上,要优于R290制冷剂产品。 然而,当空调中所使用的制冷剂发生改变时,空调的结构也应当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专利技术人对使用R32制冷剂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测试,发现在空调ASHRAE测试条件 下,压缩机无论是在吸气状态还是排气状态,采用R32制冷剂比R410A制冷剂的质量流量要 低得多,约为R410A制冷剂的65 %~75%,具体如表1所示: 表 1 至于汽化潜热方面,在40°C和10°C下,R32制冷剂比R410A制冷剂则高出约20%, 具体如表2所示。由于汽化潜热越高,单位质量制冷剂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因此,尽管 表1所示的R32制冷剂比R410A制冷剂的质量流量要低得多。但是,在空调ASHRAE测试条 件下,压缩机采用相同的排出容积时,采用R32制冷剂比R410A制冷剂的制冷量仍会要高出 约5 %~7 %,具体如表3所示。 表 2 因此,要得到相同的制冷量的话,采用R32制冷剂的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排出容积 会比采用R410A制冷剂时要小一点。 同时,专利技术人根据试验研究发现,实际空调系统在匹配时,要得到相当的制冷量的 话,采用1?32制冷剂时只需要以往1?41(^制冷剂的70%~85%的充灌量(质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专门针对采用R32制冷剂的空调系统进行了研究,其 中特别对压缩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的压缩机及其空调系统可以匹配R32制冷 剂,使用性能较好。 具体而言,压缩腔中的制冷剂会通过流体通道流入壳体上部的空腔,然后通过排 出口排出壳体。其中,部分在壳体上部的空腔中被分离处理的润滑油也会将经由该流体通 通道回落到压缩机的底部油池。 专利技术人发现,当该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过小时,会对制冷剂的排出产生过大的阻 力,使压缩机的功耗增加。特别是当定子铁芯与壳体内壁面之间的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过 小时,制冷剂向上流动的速度就会过大,使得在壳体上部的空腔中被分离处理的润滑油下 落困难,造成压缩机油池缺油,从而影响压缩腔的内部供油,致使压缩机的润滑性能恶化, 产生运动部件间的磨损。而当流体通道的横截面积过大时,电机的效率会恶化,也会使得压 缩机的功耗增加。 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采用R32的压缩机的流体通道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使采 用R32的压缩机的排气更加顺畅,同时润滑油也更易回到底部油池,压缩机的功耗降低,工 作效率可提升。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 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排气性能和润滑性能好,功耗低。 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排出口;气缸组件,所述气 缸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缸组件具有压缩腔;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壳体 内,所述电机组件内具有连通所述压缩腔与所述排出口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与 所述壳体之间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压缩机采用的制冷剂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一流体 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积分别为G1和G2,所 述压缩机的排出容积为D,所述G1、G2与D满足关系式:f = DX p d/Gl,h = DX p d/G2,其 中,0? 2g/cm2< f < 3. 8g/cm2,0. 12g/cm2< h < 1. 3g/cm2,p d = 0? 079g/cm3〇 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排气阻力小,排气和回油更顺畅,压缩机的功耗低,润 滑性更好,运行效率提高且不易磨损,压缩机使用更安全可靠。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电机组件的转速不变时,0. 4g/ cm2^; f 3. 8g/cm2,0. 14g/cm2^; h 0. 7g/cm2〇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电机组件的转速可变时,0.2g/ cm2^; f 2. 2g/cm2,0. 12g/cm2^; h 1. 3g/cm2〇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所述定子设在所述壳体 内,所述定子的外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间隔开形成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所述定子内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装配孔;转子,所述转子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装配孔内,所 述转子的外壁面与所述定子的内壁面间隔开形成所述第一流体通道。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分别沿所 述壳体的轴向延伸。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壳 体的轴向上的横截面积均不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子的外壁面上设有切边,所述第二流体通 道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切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限定出。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子的外壁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流体通 道的一部分由所述凹槽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限定出。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边与所述凹槽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凹 槽与多个所述切边沿所述定子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包括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第一流体通道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第二流体通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 100 ; 壳体 10;排出口 11; 气缸组件20 ;压缩腔21 ;气缸201 ;轴承202。 电机组件30 ;第一流体通道31 ;第二流体通道32 ;定子301 ;装配孔3011 ;切边 3012 ;凹槽 3013 ;转子 302。【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排出口;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气缸组件具有压缩腔;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组件内具有连通所述压缩腔与所述排出口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压缩机采用的制冷剂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的最小横截面积分别为G1和G2,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容积为D,所述G1、G2与D满足关系式:f=D×ρd/G1,h=D×ρd/G2,其中,0.2g/cm2≤f≤3.8g/cm2,0.12g/cm2≤h≤1.3g/cm2,ρd=0.079g/cm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