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撕开带式环体的载体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23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适于机械作业用于大小基本上相同的容器(如饮料罐等)的载体座,它具有由撕开带式环体所提供的可撕开性。该带式环体在相邻的容器之间伸展,并且被分成半环体,棒上还设有缝隙和易拉断的桥式连接体,在一个侧边。岔口处开始的撕裂能扩展穿过一个半环体。上述缝隙包括半环体所共有的缝隙和横向交错排列的缝隙。(*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美国专利申请系列NO.07/679320的连续部分,其申请日为1991年4月2日,其名称为“具有可撕开提手用突出物的载体座”,而美国专利申请NO.07/679320是申请日为1990年6月14日,名称为“具有可撕开提手用突出物的载体座”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NO.07/537674的连续部分。上述二专利申请下面一起介绍。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机械作业的用于大小基本上相同的容器的载体座,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拉断的,以形成独立的带有单个容器互相隔开的容纳孔载体的载体座。该载体座具有可撕开性,但不是撕开其提手环,而是撕开其带式环体的连接处。通常,适于机械作业而用于容器的大小基本上相同的具有单个容器容纳孔的载体座,是由一块单一的弹性聚合材料薄片,例如经模具冲切而成形的。已进行各种偿试,以提供具有撕开性的载体座,其中一个例子是由Olsen的美国专利406498.9所公开的,其中的载体座的外带式环体上具有撕开提手环。在前面介绍的各个申请中,改进的载体座是由具有改进特性的撕开提手环而提供了可撕性,这种可撕开的提手环比以前已公知的撕开性提手环具有显著的优点。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用户的偏爱,机器的运行特性,管理上的考虑,或其他因素,可能妨碍饮料罐或其他容器的包装使用带有可撕开提手环的载体座。故,需要一种载体座,它所具有的撕开性并不依赖于撕开提手环。本专利技术就为了解决此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机械作业的用于容器大小基本上相同的改进的载体座,该载体座具有可撕开特性,这种特性不是依赖于撕开提手环,而是依赖于撕开带式环体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座由一块单一的弹性聚合材料薄片形成,并且可以横向拉断而形成独立的载体。每个载体具有限定单个的容器的容纳孔的带式环体,所述的孔包括纵列和横排而呈矩形布置,所述的带式环体包括在所述载体座不受力情况下,一般在纵向伸展的外环体,一般在纵向伸展的内环体和一般在横向伸展的横向环体,每个独立的载体有二个相对的侧边。每一载体限定一个容器容纳孔的带式环体至少有一个整体连接到二个外环体上的横向环体,这样,它就限定一个有岔口而通常呈Y形的交叉点,该岔口通常向横向环体的横向中线收缩,该横向中线把横向环体分为二个半环体。如此连接的横向环体有一条基本上沿横向中断伸展的第一缝隙,该第一缝隙与上述岔口被一个薄片材料形成的易拉断的桥式连接体隔开,上述的横向环体至少有一条第二缝隙,第二缝隙可横向沿着一个半环体伸展。所述的第二缝隙与第一缝隙被另一薄片材料形成的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隔开,第二缝隙与容器容纳孔中的一个由至少一个薄片材料形成的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隔开。因此,在岔口处开始的拉裂,可从岔口处扩展到第一缝隙,再从第一缝隙扩展到第二缝隙,最后从第二缝隙扩展到容器的容纳孔上,于是拉断具有第二缝隙的半环体。当该半环体拉断时,可易于取出位于容器容纳孔内的容器。更为可取的是如此连接的横向环体,特别是有一系列的横向伸展的第二缝隙,该系列的第二缝隙有一条由薄片材料形成的易拉断的桥式连接体与第一缝隙隔开的第二缝隙,以及有一条由易拉断的桥式连接体与容器容纳孔隔开的各不相同的缝隙。这一系列的第二缝隙也可包括一条内缝隙和一条外缝隙,内缝隙与外缝隙由另一个薄片材料形成的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所隔开。而且,更为可取的是第一和第二缝隙是横向的交错排列。在一个最佳的结构中,该如此连接的横向环体将二个容器容纳孔隔开,并且,横向环体由横向中线分成在一个容纳孔一边的第一半环体和在另一个容纳孔一边的第二半环体,而且,每个第一和第二半环均有类似的缝隙和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每个第一和第二半环体,可有上述类似的一系列横向伸展的第二缝隙。如此,每个第一和第二半环均可有类似的内缝隙和外缝隙,以及相应的桥式连接体,这也可表现上述的内缝隙、外缝隙,及相应的桥式连接体的概念。本专利技术的这样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就清楚了。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有6个基本上相同的容器和一个载体的包装的立体图,该载体有一个提手,该载体是从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座上分离出来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座的平面图。图3详细表示一个载体其半环体在拉断前,限定了一个载体的容器容纳孔的一个带式环体的放大比例图。图4详细表示在半环体拉断后的这种带式环体的类似放大比例图。图5表示各个半环体拉断后的相同的载体的平面图。如图所示,用于机械操作的大小基本上相同容器12的载体座10,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这种载体座10可沿横线≦拉断,以形成的大小基本上相同的一些单个载体20。如图2所示,该横线≦可以是穿孔的线,这样,易于把载体座10拉断为一些载体20。如图1所示,这些容器12通常用于盛装啤酒,软饮料和其它饮料的饮料罐。每个容器12在其一端有一个凹边16,并在该容器上设有一拉手18。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应用在这种罐头上,它可应用于罐头、瓶子、以及各种类型的其他的容器上。图1所示的一个包装中,有6个上述的容器12和一个由载体座10分隔的载体20。图2详细表示了上述的载体20,同时也表示在载体20的端侧相邻一载体20的不完整的部分。载体座10由一单一的弹性聚合材料薄片,例如经模具冲裁以不确定的长度而成形,最佳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如使用低密度聚乙烯,在载体座10不受力情况下,该薄片材料最佳厚度约为14密耳(mil)。由用于每一个独立载体20而限定6个隔开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容器容纳孔14的整个连接的带式环体,此外还有二个小孔22,由此而构成一个载体座10。如图2所示,这些容器容纳孔14以纵列和横排的矩形排列,即每个载体20有二个纵列和三个横排。每个小孔22位于四个容器容纳孔14之间。如图1所示,载体座10最好离开每个容器12的凹边16而与各个容器12上下端之间的侧壁面接触。这样,当利用容器的上端作支点时(该支点靠近凹边16),用手工分开容器下端(如图1的弯曲箭头所示),便可控制相邻二个容器12,如此,使载体20在相邻容器12之间的带式环体处于受力状态。如图2所示,每个载体20的带式环体有3个载体20的提手一侧的外环体30,3个载体20的对面侧边的外环体32,3个在外环体30和外环体32之间的内环体34,2个载体20两端中每一端上的横向环体36,和2个在横向环体端部之间的二个横向区域中的一个的横向环体38。当载体座10不受力情况下,在载体上相应边上的外环体30,32和在它们二者之间的内环体34,通常都沿纵向伸展。当载体座10不受力情况下,位于载体20两端的横向环体36和在它们之间的横向环体38,通常都沿横向伸展。在载体二端的横向环体36,通过横线≦沿横向对开,于是,载体座10可沿横线≦拉断。每个内环体34有一条缝隙46,当载体座10不受力情况下,缝隙46通常在水平方向伸展,当载体座10与容器12接触时,缝隙46使内环体34易于折弯。如图3所示,每个横向环体38在其外端整体与二个外环体30相连,从而构成一个普通呈Y形的具有岔口42的交叉点40,岔口42基本上向横向环体38的横向中线收缩。每个横向环体的横向中线将横向环体38分为二个半环体,即在这些容器容纳孔14中的一个上的第一半环体38a和在另一个容器容纳孔14上的第二半环体38b。在其内端,每个横向环体38与二个外环体30连成一整体,在这些小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适于机械作业的用于大小基本上相同的容器的载体座,该载体座由一个单一的弹性聚合材料薄片形成,并且可横向拉断而形成一些单个的载体,每个载体具有限定独立的孔的带式环体,所述的孔具有纵列和横排而呈矩形的布置,用以容纳单个容器,所述的环体在所述的载体座不受力情况下,一般来说,包括在纵向伸展的外环体,在所述的载体座不受力情况下,一般来说,有在纵向伸展的内环体,和在所述的载体座不受力情况下,一般来说有在横向伸展的横向环体,每个独立的载体有两个相对的侧边,其特征是,每个载体限定每个容器容纳孔的带式环体至少有一个整体的连接到两个外环体上的横向环体,以限定一个具有岔口的普通Y形的交叉点,所述岔口向横向环体的横向中线收缩,横向中线将上述横向环体分成两个连接的半环,如此连接的横向环体有一个基本上沿横向中线伸展的第一缝隙,该第一缝隙由薄片材料形成第一的,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与上述岔口隔开,如此连接的横向环体至少有一个第二缝隙,该第二缝隙由薄片材料形成的,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与第一缝隙隔开,该第二缝隙至少一个由薄片材料形成的,易于拉断的桥式连接体与上述的容器容纳孔隔开,在此,于岔口处开始的撕裂,可由岔口扩展到第一缝隙,由第一缝隙扩展到第二缝隙,再由第二缝隙扩展到容器的容纳孔,从而将带有第二缝隙的半环体拉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道加斯J克利吉斯莱斯里S马可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