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191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三通导管及两个夹持臂,所述手柄插入三通导管的一个管口内,两个夹持臂分别插入三通导管另外对应的两个管口内,这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相向布置,且这两个端头的中心连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插入三通导管内的手柄和夹持臂之间的根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或者最小有效夹持位移,手柄和夹持臂的根部皆处于三通导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计量室中、不能够用手直接接触的、特别是两端带中心孔的轴类工件进行夹持提调,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件的夹持装置,具体是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计量室是负责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室,检测设备的验收、校对、移交、维修、降级、报废、流转、封存及台帐管理。检测对象材料是金属,会要求防腐蚀,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等,其中轴类工件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轴端都会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心孔,至此,在检测设备的验收中的各个环节中就不可或缺的用到工件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夹持的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三通导管及两个夹持臂,所述手柄插入三通导管的一个管口内,两个夹持臂分别插入三通导管另外对应的两个管口内,这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相向布置,且这两个端头的中心连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插入三通导管内的手柄和夹持臂之间的根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或者最小有效夹持位移,手柄和夹持臂的根部皆处于三通导管内。所述夹持臂根部段的直径小于夹持臂的直径,且该夹持臂的根部段套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一端抵挡于夹持臂根部段变径处,另一端抵挡于该夹持臂根部段所在端部对应三通导管的环形台阶上。所述手柄的把持端端头为帽子状。所述三通导管成“T”型。进一步,所述三通导管的三叉口处开有安装槽。所述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制成顶尖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现了对计量室中、不能够用手直接接触的、特别是两端带中心孔的轴类工件进行夹持提调,操作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 一手柄;2—三通导管;21—环形台阶;22—安装槽;3—夹持臂;31一夹持臂根部段;4一绳索;5—工件;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1、三通导管2及两个夹持臂3。上述手柄I插入三通导管2的一个管口内,手柄I的把持端(指手柄I外露在三通导管2外面的、远离该三通导管2的一端)端头为帽子状(或者倒钩状等其他便于固定的结构),便于提调时的固定。两个夹持臂3分别插入三通导管2另外对应的两个管口内,这两个夹持臂3所在夹持端(指两个夹持臂3互相作用于工件5上的一端为夹持端)的端头相向布置,且这两个端头的中心连线位于水平面内,这两个夹持臂3的臂膀成“U”字型。为了减少夹持臂3夹持端端头对提调工件的磨损,将夹持臂3夹持端端头制造成顶尖状,以减少其接触面积。对于夹持轴类工件,夹持臂3夹持端端头就制造成60°的顶尖。其中,三通导管2成“T”型,两个夹持臂3插入相互成相反方向开口的管口内(SP“T”型的头部两端套入夹持臂3),其剩余一个三通导管2的管口内套入手柄I (S卩“T”型的底端套入手柄I)。三通导管2的中间管(“T”型的底端),与两端的水平管(“T”型的头部两端)呈90度夹角,两端的水平管位于一条直线上。三通导管2内的交叉处有大幅度的倒圆角,以便减少其中绳索4的磨损。在插入三通导管2内的手柄I和夹持臂3之间的根部(指手柄I和夹持臂3插入三通导管2 —端的末端)通过绳索4固定连接,并且这两个夹持臂3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或者最小有效夹持位移,手柄I和夹持臂3的根部皆处于三通导管2内(即连接手柄I和夹持臂3之间的绳索4,同时保证手柄I和夹持臂3的根部各自有一段套在三通导管2内)。为了方便手柄I和夹持臂3之间的根部互相连接,在三通导管2的三叉口处开有安装槽22,通过安装槽将手柄I和夹持臂3之间的根部用绳索4连接起来,绳索4两端的连接处采用压接的方式固定(或者焊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上述夹持臂根部段31的直径小于夹持臂3的直径,且该夹持臂根部段31套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 —端抵挡于夹持臂根部段31变径处,另一端抵挡于该夹持臂根部段31所在端部对应的三通导管2环形台阶上。该复位弹簧6用于夹持工件后两夹持臂2恢复到初始位置(指两个夹持臂3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工作原理:夹持工件5时,松开手柄I,使该手柄插入三通导管2中,且处于插入的最大位移;此时的两个夹持臂3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夹持臂3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将工件5置于两个夹持臂3所在的夹持端之间位置,提升手柄1,由手柄I根部的绳索4拉动对应的两个夹持臂3进一步往三通导管2内插入,使相向的夹持端之间的有效夹持位移逐渐缩短,直至夹紧工件5 ;如果是轴类工件,两个夹持臂3的顶尖,就插入工件两端中心孔中,夹紧工件,然后提调工件至指定位置。松开工件5时,松开手柄1,由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两夹持臂2恢复到初始位置,手柄I被两个夹持臂2通过绳索4的拉动缩回三通导管2内,工件被松开,实现了对计量室中、不能够用手直接接触的工件、特别是两端带中心孔的轴类工件,进行夹持提调,操作简单。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三通导管的三个管口对应的各段导管在同一平面内互相间隔120°,减少绳索对三通导管内壁的磨损。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三通导管及两个夹持臂,所述手柄插入三通导管的一个管口内,两个夹持臂分别插入三通导管另外对应的两个管口内,这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相向布置,且这两个端头的中心连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插入三通导管内的手柄和夹持臂之间的根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或者最小有效夹持位移,手柄和夹持臂的根部皆处于三通导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根部段的直径小于夹持臂的直径,且该夹持臂的根部段套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一端抵挡于夹持臂根部段变径处,另一端抵挡于该夹持臂根部段所在端部对应三通导管的环形台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把持端端头为帽子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导管成“T”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导管的三叉口处开有安装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制成顶尖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三通导管及两个夹持臂,所述手柄插入三通导管的一个管口内,两个夹持臂分别插入三通导管另外对应的两个管口内,这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相向布置,且这两个端头的中心连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插入三通导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在精密检测和计量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手柄、三通导管及两个夹持臂,所述手柄插入三通导管的一个管口内,两个夹持臂分别插入三通导管另外对应的两个管口内,这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相向布置,且这两个端头的中心连线位于水平面内;所述插入三通导管内的手柄和夹持臂之间的根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持臂所在夹持端的端头处于最大有效夹持位移或者最小有效夹持位移,手柄和夹持臂的根部皆处于三通导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照海胡远江吴廷婷武小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