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256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件,将夹持件相对于安装孔安装成向插入加深的方向消除松动的状态。向安装孔(21)插入而安装的夹持件(10A)具有:卡合爪(13),通过被插入到安装孔(21)中而紧贴于安装孔(21)的被插入部位的里侧面(20B),从而以防脱的状态卡合;限制部(12),通过卡合爪(13)被插入至与安装孔(21)卡合的位置而紧贴于安装孔(21)的表侧面(20A);及干扰部(16),在限制部(12)与安装部(20)的表侧面(20A)抵接的阶段被插入到安装孔(21)中而成为被弹性地按压于安装孔(21)的里侧面(20B(角部))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持件。详细而言,涉及向安装孔插入并安装的夹持件。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用的座椅中,已知有采用将树脂制的夹持件向安装孔插入并安装的构造的情况(专利文献1)。上述夹持件具备卡合爪,该卡合爪在向安装孔插入而被弹性地压窄之后在孔的深处复原成扩展的形状且以防脱的状态与孔的里侧面卡合。而且,上述夹持件具备稳定器,该稳定器通过上述卡合爪向安装孔插入而以被弹性地按压的状态紧贴于安装孔的表侧面。通过上述稳定器,夹持件相对于安装孔安装成插入方向的松动被弹性地阻止的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125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夹持件是通过稳定器的弹力而保持为向从安装孔脱离的方向被压回的状态的结构,因此成为相对于安装的对象物浮起的状态。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本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将夹持件相对于安装孔安装成向插入加深的方向消除松动的状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夹持件采用如下的方案。第一技术涉及一种夹持件,被插入到设于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而安装于安装部,该夹持件具有:卡合爪,通过被插入到安装孔中而
紧贴于安装孔的被插入部位的里侧面,从而以防脱的状态卡合;限制部,通过卡合爪被插入至与安装孔卡合的位置而紧贴于安装孔的表侧面;及干扰部,在限制部与安装孔的表侧面抵接的阶段被插入到安装孔中而成为被弹性地按压于安装孔的里侧面的状态。根据该第一技术,夹持件向安装孔插入至限制部与安装孔的表侧面接触的位置,由此成为卡合爪插入至与安装孔卡合的位置且干扰部被弹性地按压于安装孔的里侧面的状态。由此,夹持件通过干扰部的弹力而成为向相对于安装孔的插入加深的方向被压紧的状态。因此,能够将夹持件相对于安装孔安装成向插入加深的方向消除松动的状态。第二技术以上述的第一技术为基础,设为如下的结构。卡合爪具有紧贴于安装孔的里侧面的里侧的面部,干扰部形成于卡合爪的里侧的面部,形成为以朝向安装孔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部,成为被安装孔的里侧面的周缘部以倾斜的角度按压的状态。根据该第二技术,仅利用夹持件的插入,不使用干扰部就能够形成为以适当的方式按压于安装孔的里侧面的状态。而且,通过干扰部,也能进行夹持件相对于安装孔的半径方向的松动消除。第三技术以上述的第二技术为基础,设为如下的结构。干扰部在卡合爪的里侧的面部中的半径方向的内侧的端部区域,形成为比卡合爪的里侧的面部更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倾斜被局部地紧固的形状。根据该第三技术,能够使从干扰部脱离的卡合爪的里侧的面部以倾斜少的发挥较强的防脱力的角度紧贴于安装孔的里侧面。因此,能够设置不降低卡合爪的防脱力而进行夹持件的插入方向的松动消除
的干扰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例1的夹持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对支撑台的前屏蔽件与侧屏蔽件进行组装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对支撑台的前屏蔽件与侧屏蔽件进行组装的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前屏蔽件和侧屏蔽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夹持件和安装孔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从外侧观察图5的立体图。图7是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将图7的VIII部放大表示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将夹持件向安装孔插入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将夹持件向安装孔插入的中途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进一步进行夹持件的插入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将另一实施例的夹持件以与图7对应的方式表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用于实施本技术的方式,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1首先,关于实施例1的夹持件10A的结构,使用图1~图1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件10A应用于在汽车的座椅1的左右两侧部设置的支撑台5的构成部件间的组装构造。在此,上述座椅1构成为具备3排座椅的所谓小型货车类型的汽车中的第二排座椅,详细而言是驾驶席的后侧的第二排座椅。上述座椅1具备:成为就座者的背靠的座椅靠背2;成为就座部的座椅座垫3;成为头靠的头枕4;
及在座椅座垫3的左右两侧部竖立设置的立壁状的支撑台5。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记载为“车辆内侧”“车辆外侧”的情况分别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外侧”。上述的座椅靠背2以其下端部与座椅座垫3的后端部连结的方式设置。座椅座垫3将未图示的左右一对滑轨夹于座椅座垫3与车辆的地板F之间而以能够前后滑动的状态连结并设置在车辆的地板F上。头枕4装配并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上部。各支撑台5分别形成为纵长的箱型形状,它们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侧部以与座椅座垫3的左右两侧部分别一体地结合的方式设置。上述的各支撑台5的上表面部构成为扶手5A。而且,各支撑台5形成为如下形状:各支撑台5的外侧面部分别遍及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从外侧广泛地覆盖扶手5A的下部区域、座椅座垫3及其下部区域,向下方侧以大致圆柱的形状延伸至接地于车辆的地板F上的附近位置。其中,在车辆内侧的侧部设置的支撑台5成为其前面部和外侧面部分别由聚丙烯树脂制的前屏蔽件5B和侧屏蔽件5C覆盖的结构。上述的前屏蔽件5B和侧屏蔽件5C分别由相互注入成形的不同部件构成,如图2~图3所示,通过由在彼此之间形成的多个夹持件10A、10B和安装孔21、22形成的插入式的嵌合构造A而成为一体地安装的状态。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上述插入式的嵌合构造A由夹持件10A、10B和安装孔21、22构成,该夹持件10A、10B设置在沿着前屏蔽件5B的车辆内侧的缘部的高度方向的三个部位的位置,该安装孔21、22在沿着凸缘状的安装部20的对应的高度方向的三个部位的位置贯通形成且呈纵长的大致矩形形状,该安装部20从侧屏蔽件5C的前侧的缘部向车辆外侧折弯而形成。上述的各夹持件10A、10B分别通过从相对于对应的各安装孔21、22的前侧插入而成为相对于各安装孔21、22卡合成防脱的状态的结构。
详细而言,各夹持件10A、10B相对于各安装孔21、22分别安装成朝相对于各安装孔21、22的插入方向及其相反方向的松动被弹性地阻止的状态。更详细而言,各夹持件10A、10B成为如下的结构:相对于各安装孔21、22分别安装成沿着相对于各安装孔21、22的插入加深的方向被弹性地压紧且朝插入方向及其相反方向的松动被弹性地阻止的状态。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前屏蔽件5B的车辆内侧的缘部相对于侧屏蔽件5C的前侧的缘部安装成沿前后方向没有空出间隙地紧贴的、外观良好的状态。以下,关于形成在上述的前屏蔽件5B与侧屏蔽件5C之间的插入式的嵌合构造A,具体地详细说明。另外,上述的各夹持件10A、10B及它们相对于各安装孔21、22的安装构造成为基本结构彼此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以它们为代表,详细说明在前屏蔽件5B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设置的夹持件10A和与之对应的在侧屏蔽件5C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形成的安装孔21的安装构造。如图5~图6所示,夹持件10A一体地形成在前屏蔽件5B的从车辆内侧的缘部向后侧伸出的面部的内表面。上述夹持件10A具有:从前侧插入到在侧屏蔽件5C上形成的对应的安装孔21内的主体部11;在主体部11的插入方向的根部形成的限制部12;在主体部11的插入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的卡合爪13;对主体部11相对于安装孔21的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件,被插入到设于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而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夹持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卡合爪,通过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而紧贴于所述安装孔的被插入部位的里侧面,从而以防脱的状态卡合;限制部,通过所述卡合爪被插入至与所述安装孔卡合的位置而紧贴于所述安装孔的表侧面;及干扰部,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表侧面抵接的阶段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而成为被弹性地按压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里侧面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16 JP 2015-0064761.一种夹持件,被插入到设于安装部的安装孔中而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夹持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卡合爪,通过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而紧贴于所述安装孔的被插入部位的里侧面,从而以防脱的状态卡合;限制部,通过所述卡合爪被插入至与所述安装孔卡合的位置而紧贴于所述安装孔的表侧面;及干扰部,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表侧面抵接的阶段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而成为被弹性地按压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