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稀土高分子复合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紫外光固化的铕键合型荧光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离子的发射光谱分布对称,宽度窄,不易被光漂白,焚光寿命长,与传统的焚光分子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为了提高稀土配合物的光、热稳定性,拓展稀土元素在制备光转换器件、有机发光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利用溶胶-凝胶或者水热等方法将稀土配合物固定到无机或者有机/无机杂化的基质上成为一个可选择的途径。利用热聚合方法制备键合型稀土荧光材料已有报道,但只局限于有机杂化材料,而将稀土元素单纯以物理形式分散或通过化学键合的有机聚合杂化材料,都不会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荧光微球结构稳定,发光效率良好,常作为标记物在生物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硅微球具有无毒性、比表面积大、高生物活性和易功能化等特点,成为制备荧光微球的理想基质材料。以二氧化硅为基质材料制备的稀土荧光微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等领域。荧光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通常是将荧光材料分散在微球表面或包覆于微球内部。稀土掺杂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反相微乳法,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固化制备铕键合型荧光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1)制备有机硅氧烷界面吸附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将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和有机硅氧烷加入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后置于恒温培养摇床中振荡2~4小时,离心分离,白色沉淀用乙醇洗涤后烘干,即得有机硅氧烷界面吸附的二氧化硅微球;上述的有机硅氧烷是3‑甲基丙烯酸丙酯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紫外光固化制备铕键合型荧光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将丙烯酸铕完全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加入光引发剂,超声分散均匀,再加入步骤(1)制备的有机硅氧烷界面吸附的二氧化硅微球,搅拌均匀,采用紫外光辐照,即得铕键合型荧光纳米二氧化硅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淑坤,卢亚幸,廖冰,杨璐,李雪菲,毛正楠,胡道道,陈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