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镉-IgM螯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技术介绍
血清中IgM是由5个单体通过一个J链和二硫键连接成五聚体,分子量最大,为 970kD,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在分子结构上IgM无铰链区,C μ 2 可能替代了铰链区的功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IgM是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在个体发育 过程中,无论是B细胞膜表面Ig(SmIg),还是合成分泌到血清中的Ig,IgM都是最早出现的 Ig,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有能力产生IgM。在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一般 IgM也最先产生。IgM占血清总Ig的5%~10%。由于IgM在免疫应答早期产生,并在补体 参与下的溶血作用比IgM强500倍以上,而且活化补体后通过C3b、C4b等片段发挥调理作 用,因此IgM在机体的早期免疫防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为IgM, 血型不符的输血,易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IgM不能过胎盘,脐血中如出现针对某种病原微 生物的IgM,表示胚胎期有相应病原微生物如梅毒螺旋体、风疹或巨细胞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镉‑IgM螯合物,其特征在于,镉离子与IgM通过巯基或/和半胱氨酸残基螯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积仁,阳帆,董欣敏,吴婧,蔡睿,孙遥,赵乙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拜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