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644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构件安装结构,是在利用后管(13)将侧框架(11L、11R)之间连结的坐垫框架(10)上安装弹簧构件(18)的结构。弹簧构件(18)具有与后管(13)卡合的后卡止部(18d1、18d4),在侧框架(11L、11R)与后管(13)的连结部的座椅中央侧设有罩构件(30L、30R),罩构件(30L、30R)具有朝向座椅中央侧延伸的延长部(34L2、34R2)。使后卡止部(18d1、18d4)与延长部(34L2、34R2)的座椅中央侧的端部抵接,进行弹簧构件(18)的宽度方向定位而安装于后管(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在2014年4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91102的包括说明书、附图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照而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上安装支承就座者的弹簧构件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上,为了支承就座者而具备S弹簧等弹簧构件,相对于座椅框架进行定位并安装。在日本特开2002-225600记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对于将左右一对侧框架之间连结的后管或前管的一部分通过液压成形加工进行扩径而设置大径部,使在S弹簧的终端设置的截面S字形的保持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抵接而卡止于座椅框架的大径部。在日本特开2002-225600记载的技术中,使保持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抵接而卡止于在后管或前管的一部分上设置成保持器的宽度间隔的大径部之间。然而,也可以仅使保持器的宽度方向一端部抵接于大径部而将S弹簧卡止于后管或前管。当错误地采用后者的卡止方法时,成为误组装,无法发挥本来的S弹簧的功能而存在无法牢固地支承就座者的可能性。而且,对后管或前管的一部分实施液压成形加工而形成大径部的情况会增加加工工序而导致成本上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于后管或前管等的连接杆不实施特别的加工而将S弹簧等的弹簧构件不产生误组装地安装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弹簧构件安装结构,是利用连接杆将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侧框架之间连结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簧构件对作为缓冲材料的垫体进行载置并支承,具有与所述连接杆卡合的卡合部,在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连接杆的连结部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设置罩构件,该罩构件的一部分具有朝向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延伸至与所述连接杆接触或接近的位置的延长部,在该延长部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的端部与所述卡合部抵接,进行所述弹簧构件的宽度方向定位而将所述弹簧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根据第一方案,弹簧构件通过罩构件的延长部的端部与连接杆抵接而进行定位。由此,弹簧构件与罩构件的延长部的端部抵接而抵接并卡合于连接杆的位置仅为1个,能够防止误组装。而且,无需实施在连接杆上设置扩径部等的特殊的加工,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上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中,可以的是,所述延长部包含所述端部而以规定的长度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接触或接近地延伸。根据第二方案,包含延长部的端部的规定的长度与连接杆的外周面接触或接近地延伸,因此即使从弹簧构件的卡合部承受宽度方向的力,延长部的变形也少,能够牢固地进行弹簧构件相对于连接杆的定位。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中,可以的是,所述弹簧构件具有对就座者的就座面的大致整个区域进行支承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弹簧构件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所述罩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两侧的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连接杆的连结部,将所述弹簧构件从左右两侧进行定位。根据第三方案,弹簧构件的卡合部设置在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抵接于在两侧的侧框架与连接杆的连结部设置的罩构件的延长部而定位。由此,弹簧构件相对于连接杆的定位更可靠,能够进一步减少误组装的可能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中,可以的是,所述延长部沿着载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上方的所述垫体未接触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延伸。根据第四方案,在垫体与连接杆之间未夹持存在有罩构件的延长部,因此不会出现使就座者感到异物感等而乘坐感恶化的情况。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工业意义通过参照附图而说明如下,其中,相同数字表示的相同的元素,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坐垫框架的从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坐垫框架的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坐垫框架的从后方观察的后视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的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坐垫框架的右侧的罩构件的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坐垫框架的左侧的罩构件的从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6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表示在汽车用坐垫框架(以下,称为坐垫框架)中适用本专利技术的例子。各图中,通过箭头来表示坐垫框架的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方向的记述以该方向为基准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坐垫框架10在坐垫框架的后方经由调角器(未图示)而安装靠背框架(未图示),从而构成座椅框架。关于靠背框架,由于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对坐垫框架10进行说明。坐垫框架10在其左右侧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架11L、11R。侧框架11L、11R是大致矩形形状的板状冲压部件,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其上端部和下端部设有向座椅外侧方向延伸的凸缘。在侧框架11L、11R的前侧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圆筒状的前管12,在侧框架11L、11R的后侧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圆筒状的后管13。在侧框架11L、11R的前端上部安装前板14,在后端侧部安装一对下臂(未图示)。在下臂上经由调角器(未图示)而安装靠背框架(未图示),通过上述调角器的操作而能够调整靠背框架相对于坐垫框架10的角度。在坐垫框架10设有升降机构以能够上下移动。在前管12固定的两个前连杆15经由托架17a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在地板F固定的滑轨20的上轨21。在后管13固定的两个后连杆16经由托架17b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在地板F固定的滑轨20的上轨21。滑轨20能够相对于地板F将坐垫框架10沿前后方向进行调整。后管13构成为通过对升降杆19沿上下方向进行操作而相对于侧框架11L、11R能够转动。当后管13转动时,后连杆16相对于在上轨21安装的托架17b而在上下方向上转动。此时,作为由侧框架11L、11R、前连杆15、上轨21、后连杆16构成的四节连杆的一部分的前连杆15从动于后连杆16的动作而在上下方向上转动。由此,相对于地板面F而坐垫框架10上下移动。该后管1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连接杆”。如图1~图4所示,在前管12与后管13之间,呈架设状地配置弹簧构件18。弹簧构件18是经由聚氨酯发泡体等的作为缓冲材料的垫体(未图示)来支承就座者的构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2根弯折金属丝18L、18R、及将它们沿左右方向(宽度方向)连结的2根棒状金属丝18a、18b。弯折金属丝18L、18R分别将1根金属丝在前后方向上呈折回状地配置,并沿宽度方向在多个部位进行弯折而对垫体进行载置。弯折金属丝18L、18R在其前后方向中间部靠前处,通过树脂的一体成形部18a1、18a2、18a3、18a4而与棒状金属丝18a接合。而且,弯折金属丝18L、18R在前后方向中间部靠后处,通过树脂的一体成形部18b1、18b2、18b3、18b4而与棒状金属丝18b接合。在弯折金属丝18L、18R的前端部设有能够卡止于前管12的外径的前卡止部18c1、18c2、18c3、18c4。前卡止部18c1、18c2、18c3、18c4是将弯折金属丝18L、18R的前端部弯曲成圆弧的一部分形状并将树脂进行了一体成形的结构。由此,在将弯折金属丝18L、18R的前端部卡止于前管12时,弯折金属丝18L、18R的前端部经由树脂而与前管12接触并能够相对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前卡止部18c1与18c4单独地使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构件安装结构,是利用连接杆(13)将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侧框架(11L、11R)之间连结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其中,对作为缓冲材料的垫体进行载置并支承的弹簧构件(18):该弹簧构件具有与所述连接杆卡合的卡合部(18d1、18d4),在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连接杆的连结部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10)中央侧设置的罩构件(30L、30R):该罩构件具有延长部(34L2、34R2),该延长部(34L2、34R2)朝向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延伸至与所述连接杆(13)接触或接近的位置,且具有与所述卡合部(18d1、18d4)抵接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4.25 JP 2014-0911021.一种弹簧构件安装结构,是利用连接杆(13)将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平行地延伸的一对侧框架(11L、11R)之间连结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其中,对作为缓冲材料的垫体进行载置并支承的弹簧构件(18):该弹簧构件具有与所述连接杆卡合的卡合部(18d1、18d4),在所述侧框架与所述连接杆的连结部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10)中央侧设置的罩构件(30L、30R):该罩构件具有延长部(34L2、34R2),该延长部(34L2、34R2)朝向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延伸至与所述连接杆(13)接触或接近的位置,且具有与所述卡合部(18d1、18d4)抵接的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框架中央侧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构件安装结构,其中,在所述延长部(34L2、34R2)的所述端部与所述卡合部抵接,由此决定所述弹簧构件(18)的宽度方向位置。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隼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