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0417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3:27
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时,脂质体在人体中不稳定,容易破碎造成内部药物泄露从而对敏感组织有副作用。同时,并不是所有的脂质体都能作为酸控缓释药物的载体,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方法:一、ITO表面清洗;二、制备泡囊溶液;三、制备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即完成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缺陷是脂质体在人体中不稳定,容易破碎造成内部药物泄露从而对敏感组织有副作用。在癌细胞附近为中性偏酸环境,所以制备一种抗癌药物载体具有酸控性能至关重要,虽然有些脂质体由酸敏感磷脂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脂质体都适合作为酸控缓释药物的载体,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时,脂质体在人体中不稳定,容易破碎造成内部药物泄露从而对敏感组织有副作用。同时,并不是所有的脂质体都适合作为酸控缓释药物载体,具有局限性的问题,而提供。—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ITO表面清洗:将两片ITO玻璃电极先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5min?20min,再用蒸馏水超声清洗15min?20min,然后氮气吹干,得到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二、制备泡囊溶液:将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加入到氯仿中,得到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将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表面分别涂覆5 μ L?7 μ L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待氯仿挥发后,得到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将聚四氟乙烯矩形框置于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中间,得到电形成装置,且聚四氟乙烯矩形框与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形成中间空腔,中间空腔内灌注填充液,在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上分别连接信号发生器,设定交流电压为5V,设定频率为10Hz,时间控制为4h,得到泡囊溶液;所述的填充液为水、糖或水溶性药物;三、制备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称取多巴胺固体溶解于pH = 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得到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与泡囊溶液混合,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置于温度为40°C下反应4h,得到最终产物,在转速为4000rpm的条件下,将最终产物离心5min?7min,移除浑池上层液,用蒸馈水清洗下层固体,再离心,最后将离心产物清洗3次,得到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即完成;所述的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与泡囊溶液的体积比为1:10。所述的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简称P0PC。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电形成方法制备磷脂泡囊,然后在磷脂泡囊外附着一层多巴胺壳层,复合体的平均粒径为20 μ m,该壳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缓慢溶解从而实现泡囊内部的药物缓慢释放,例如,该种复合脂质体药物在人体肿瘤组织附近(PH6.8?7.0)缓慢进行药物释放,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达到治疗目的。这种可作为药物载体的复合体具有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细胞毒性等优点,是作为药物载体的最佳选择。本专利技术用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制备的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的显微镜图片;图2为实施例一制备的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的SEM图片;图3为包裹5-氟尿嘧啶的水溶液的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对癌细胞的作用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ITO表面清洗:将两片ITO玻璃电极先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5min?20min,再用蒸馏水超声清洗15min?20min,然后氮气吹干,得到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二、制备泡囊溶液:将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加入到氯仿中,得到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将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表面分别涂覆5 μ L?7 μ L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待氯仿挥发后,得到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将聚四氟乙烯矩形框置于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中间,得到电形成装置,且聚四氟乙烯矩形框与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形成中间空腔,中间空腔内灌注填充液,在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上分别连接信号发生器,设定交流电压为5V,设定频率为10Hz,时间控制为4h,得到泡囊溶液;所述的填充液为水、糖或水溶性药物;三、制备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称取多巴胺固体溶解于pH = 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得到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与泡囊溶液混合,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置于温度为40°C下反应4h,得到最终产物,在转速为4000rpm的条件下,将最终产物离心5min?7min,移除浑池上层液,用蒸馈水清洗下层固体,再离心,最后将离心产物清洗3次,得到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即完成;所述的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与泡囊溶液的体积比为1:10。所述的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简称P0PC。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方式采用电形成方法制备磷脂泡囊,然后在磷脂泡囊外附着一层多巴胺壳层,复合体的平均粒径为20 μ m,该壳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缓慢溶解从而实现泡囊内部的药物缓慢释放,例如,该种复合脂质体药物在人体肿瘤组织附近(pH 6.8?7.0)缓慢进行药物释放,药物与癌细胞相互作用,达到治疗目的。这种可作为药物载体的复合体具有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细胞毒性等优点,是作为药物载体的最佳选择。【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水溶性药物为5-氟尿嘧啶的水溶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5-氟尿嘧啶的水溶液浓度为0.15 ymol/L?77 ymol/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两片ITO玻璃电极先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5min,再用蒸馈水超声清洗15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表面分别涂覆5 μ L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转速为4000rpm的条件下,将最终产物离心5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ITO表面清洗:将两片ITO玻璃电极先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5min,再用蒸馏水超声清洗15min,然后氮气吹干,得到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二、制备泡囊溶液:将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加入到氯仿中,得到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将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表面分别涂覆5 μ L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待氯仿挥发后,得到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将聚四氟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ITO表面清洗:将两片ITO玻璃电极先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5min~20min,再用蒸馏水超声清洗15min~20min,然后氮气吹干,得到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二、制备泡囊溶液:将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加入到氯仿中,得到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将两片清洗后的ITO玻璃电极表面分别涂覆5μL~7μL浓度为5mg/mL的磷脂溶液,待氯仿挥发后,得到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将聚四氟乙烯矩形框置于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中间,得到电形成装置,且聚四氟乙烯矩形框与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形成中间空腔,中间空腔内灌注填充液,在两片表面覆有磷脂的ITO玻璃电极上分别连接信号发生器,设定交流电压为5V,设定频率为10Hz,时间控制为4h,得到泡囊溶液;所述的填充液为水、糖或水溶性药物;三、制备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称取多巴胺固体溶解于pH=8.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得到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将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与泡囊溶液混合,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置于温度为40℃下反应4h,得到最终产物,在转速为4000rpm的条件下,将最终产物离心5min~7min,移除浑浊上层液,用蒸馏水清洗下层固体,再离心,最后将离心产物清洗3次,得到磷脂泡囊‑聚多巴胺复合体,即完成一种酸度可控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浓度为2mg/mL的多巴胺溶液与泡囊溶液的体积比为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军宗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