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620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它包括车架、轿箱、升降驱动装置、平移驱动装置及连接板,所述轿箱设于车架内的底部,十字升降架为两件,平行设于轿箱及车架的两侧且经连接板连接,十字升降架的滚轮分别设于车架的轨道及轿箱的滑道内,平移驱动装置设于连接板上,升降驱动装置设于连接板上;所述的驱动转盘由固定的母盘及转动的子盘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车架、轿箱及驱动装置,对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进行加层改造,以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停车无需避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库
,尤其是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中城市家用轿车的拥有量不断提升,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大中型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没有停车位,许多车辆停在马路或人行道上,实为已经相当拥挤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现有技术居民小区只有地下停车位或简单的平地停车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停车库规模小,道路狭窄,泊车取车难度大,此外,平面停车的方式占有土地面积太大,不仅对土地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同时土地成本也无法承受。如果能对社区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进行加层改造,不仅不二次占用土地资源,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本技术采用车架、轿箱及驱动装置,对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进行加层改造,以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停车无需避让的优点。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其特点在于它包括车架、轿箱、升降驱动装置、平移驱动装置及连接板,所述车架由中部的行车区及两侧边的停车区构成,顶部水平设有横跨行车区及停车区的轨道,轿箱顶部设有水平的滑道、底部设有驱动转盘,升降驱动装置由十字升降架、驱动丝杠及升降电机构成,其中,十字升降架的四个端头均设有滚轮、且位于下方的两个端头还设有升降螺母,平移驱动装置由平移电机及传动轴组成;所述轿箱设于车架内的底部,十字升降架为两件,平行设于轿箱及车架的两侧且经连接板连接,十字升降架的滚轮分别设于车架的轨道及轿箱的滑道内,平移驱动装置的平移电机设于连接板上,并传动轴与车架内的滚轮连接,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电机设于连接板上,并驱动丝杠与十字升降架的升降螺母啮合;所述的驱动转盘由固定的母盘及转动的子盘构成。本技术采用车架、轿箱及驱动装置,对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进行加层改造,以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停车无需避让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技术包括车架1、轿箱2、升降驱动装置3、平移驱动装置4及连接板5,所述车架I由中部的行车区12及两侧边的停车区13构成,顶部水平设有横跨行车区12及停车区13的轨道11,轿箱2顶部设有水平的滑道22、底部设有驱动转盘21,升降驱动装置3由十字升降架31、驱动丝杠32及升降电机33构成,其中,十字升降架31的四个端头均设有滚轮311、且位于下方的两个端头还设有升降螺母312,平移驱动装置4由平移电机41及传动轴42组成;所述轿箱2设于车架I内的底部,十字升降架31为两件,平行设于轿箱2及车架I的两侧且经连接板5连接,十字升降架31的滚轮311分别设于车架I的轨道11及轿箱2的滑道22内,平移驱动装置4的平移电机41设于连接板5上,并传动轴42与车架I内的滚轮311连接,升降驱动装置3的升降电机33设于连接板5上,并驱动丝杠32与十字升降架31的升降螺母312啮合;所述的驱动转盘21由固定的母盘及转动的子盘构成。本技术车架的安装:参阅图1、图2,在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确定选用两侧边停车区13或一侧边停车区13的车架I,制作基础并将车架I安装到位,在车架I的每个二层停车位安装一套本技术的轿箱2,轿箱2与该停车位配套使用。且每个轿箱2配有对应的遥控器,由停车位的主人掌控。改造完成后,不改变原有一层停车位的使用。本技术轿箱的装配:参阅图1、图2,将轿箱2设于车架I内的底部,将两件十字升降架31平行设于轿箱2及车架I的两侧且经连接板5连接,并将十字升降架31上面及下面的滚轮311分别设于车架I的轨道11及轿箱2的滑道22内;在连接板5上安装平移驱动装置4的平移电机41,并将平移驱动装置4的传动轴42与十字升降架31上装在车架I内的滚轮311连接;在连接板5上安装升降驱动装置3的升降电机33,并将驱动丝杠32与十字升降架31的升降螺母312啮合。最后,将控制箱的电源及控制电路与本技术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参阅图1、图2、图3,用遥控器选择取车或停车按钮,以取车为例,按动取车钮,平移驱动装置4工作,平移电机41通过传动轴42驱动滚轮311在车架I顶部的轨道11内水平运行,滚轮311带动平移驱动装置4、轿箱2连同轿车从车架I的停车区13运行至行车区12 ;升降驱动装置3工作,升降电机33通过驱动丝杠32在十字升降架31的升降螺母312内转动,使驱动升降螺母312向下运行,十字升降架31撑开,随着十字升降架31的滚轮311分别车架I的轨道11及轿箱2的滑道22内滚动,轿箱2逐渐落至地面;轿箱2底部的驱动转盘21工作,由转动的子盘连同轿车在固定的母盘上旋转90°,驾驶员将车驶离驱动转盘21 ;再次按动停车钮,轿箱2返还上述工作步骤,回到停车区13。本技术在停车、取车以外的时间段,对原有地面的停车、取车没有影响。本技术对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实施了加层改造,有效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停车无需避让的优点。【主权项】1.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I)、轿箱(2)、升降驱动装置(3)、平移驱动装置(4)及连接板(5),所述车架(I)由中部的行车区(12)及两侧边的停车区(13)构成,顶部水平设有横跨行车区(12)及停车区(13)的轨道(11),轿箱(2)顶部设有水平的滑道(22)、底部设有驱动转盘(21),升降驱动装置(3)由十字升降架(31)、驱动丝杠(32)及升降电机(33)构成,其中,十字升降架(31)的四个端头均设有滚轮(311)、且位于下方的两个端头还设有升降螺母(312),平移驱动装置(4)由平移电机(41)及传动轴(42)组成; 所述轿箱(2)设于车架(I)内的底部,十字升降架(31)为两件,平行设于轿箱(2)及车架(I)的两侧且经连接板(5)连接,十字升降架(31)的滚轮(311)分别设于车架(I)的轨道(11)及轿箱(2)的滑道()22内,平移驱动装置(4)的平移电机(41)设于连接板(5)上,并传动轴(42)与车架(I)内的滚轮(311)连接,升降驱动装置(3)的升降电机(33)设于连接板(5 )上,并驱动丝杠(32 )与十字升降架(31)的升降螺母(312 )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驱动转盘(21)由固定的母盘及转动的子盘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它包括车架、轿箱、升降驱动装置、平移驱动装置及连接板,所述轿箱设于车架内的底部,十字升降架为两件,平行设于轿箱及车架的两侧且经连接板连接,十字升降架的滚轮分别设于车架的轨道及轿箱的滑道内,平移驱动装置设于连接板上,升降驱动装置设于连接板上;所述的驱动转盘由固定的母盘及转动的子盘构成。本技术采用车架、轿箱及驱动装置,对已有地下停车位或平地停车位进行加层改造,以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停车无需避让的优点。【IPC分类】E04H6/06【公开号】CN204728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1)、轿箱(2)、升降驱动装置(3)、平移驱动装置(4)及连接板(5),所述车架(1)由中部的行车区(12)及两侧边的停车区(13)构成,顶部水平设有横跨行车区(12)及停车区(13)的轨道(11),轿箱(2)顶部设有水平的滑道(22)、底部设有驱动转盘(21),升降驱动装置(3)由十字升降架(31)、驱动丝杠(32)及升降电机(33)构成,其中,十字升降架(31)的四个端头均设有滚轮(311)、且位于下方的两个端头还设有升降螺母(312),平移驱动装置(4)由平移电机(41)及传动轴(42)组成;所述轿箱(2)设于车架(1)内的底部,十字升降架(31)为两件,平行设于轿箱(2)及车架(1)的两侧且经连接板(5)连接,十字升降架(31)的滚轮(311)分别设于车架(1)的轨道(11)及轿箱(2)的滑道()22内,平移驱动装置(4)的平移电机(41)设于连接板(5)上,并传动轴(42)与车架(1)内的滚轮(311)连接,升降驱动装置(3)的升降电机(33)设于连接板(5)上,并驱动丝杠(32)与十字升降架(31)的升降螺母(312)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泊鼎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