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孔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062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孔管柱,包括:射孔枪、压力开孔起爆装置和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压力开孔起爆装置连接在射孔枪的顶部;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均连接在压力开孔起爆装置的顶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射孔管柱,通过设有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分别进行校深作业,增加了校深机会,从而减少了射孔管柱起下的次数,提高了射孔管柱的校深及射孔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井井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射孔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射孔完井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油气井完井方法,其中在修井补孔作业时,需要下入射孔管柱进行相关射孔作业。在进行射孔前,需先进行射孔定位。但是,油井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油管丈量、弹性误差、射孔枪下入时电缆线弹性和计算误差等多种原因导致射孔枪的位置与实际射孔位置间有误差,这就需要进行校深。最常用的校深方法是根据套管节箍的位置来校整射孔枪的深度。现有技术中的较深方法通常仅校深一次,校深结果不准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孔管柱,增加了校深机会,从而减少了射孔管柱起下的次数,提高校深及射孔作业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孔管柱,包括:射孔枪、压力开孔起爆装置和至少两个校深短节;所述压力开孔起爆装置连接在所述射孔枪的顶部;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均连接在所述压力开孔起爆装置的顶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之间通过油管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开孔起爆装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之间设有撞击式循环阀;所述撞击式循环阀包括:筒体和设于所述筒体内的滑套;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下接头,所述筒体具有第一内径段和第二内径段,所述第一内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内径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内径段和第二内径段相接部形成台阶,所述第二内径段位于所述筒体的下端一侧,所述滑套的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将所述滑套在轴向上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径段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内径段滑动密封连接,所述下接头与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且所述下接头与所述筒体之间密封,所述第二部分伸入所述下接头内,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下接头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上套设有剪切套,所述剪切套通过剪切销钉与所述滑套固定,所述剪切套位于所述第二内径段并抵于所述台阶处,所述滑套上具有通至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下接头的端部之间的径向传压孔,所述径向传压孔内设有撞销,所述撞销的根部具有轴向盲孔,所述盲孔突出于所述滑套的内壁,所述撞销的根部与所述径向传压孔密封连接,所述撞销的头部位于所述滑套的内部,所述第一部分一侧的端部设有封堵盘,所述筒体上开有径向的循环孔,所述循环孔的水平位置位于所述封堵盘的水平位置的上方,所述滑套的外壁上具有周向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开口卡环,所述筒体或所述下接头具有与所述开口卡环相配合的止退结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卡环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止退结构为所述下接头位于所述筒体内的端部;或所述开口卡环位于所述环形凸台处,所述止退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内径段的环形凹槽;或所述开口卡环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止退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内径段的环形凹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一侧的端部具有沉孔,所述封堵盘设于所述沉孔内,所述滑套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将所述封堵盘固定于所述沉孔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与所述沉孔的内壁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母。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与所述滑套连接的固定销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盘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一上接头,或所述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上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接头与所述筒体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或通过紧定螺钉与所述筒体固定。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之间相距300至500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射孔管柱,通过设有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分别进行校深作业,增加了校深机会,从而减少了射孔管柱起下的次数,提高了射孔管柱的校深及射孔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射孔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射孔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射孔管柱中撞击式循环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滑套;3:上接头;4:下接头;5:剪切套;6:剪切销钉;7:撞销;8:封堵盘;9:开口卡环;10:射孔枪;20:压力开孔起爆装置;50:油管;101:第一内径段;102:第二内径段;103:径向循环孔;104:台阶;201:环形凸台;202:第一部分;203:第二部分;204:径向传压孔;701:盲孔;702:环形切槽;11:密封圈;99: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射孔管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射孔管柱包括:射孔枪10、压力开孔起爆装置20和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图1中仅以两个校深短节为例)。压力开孔起爆装置20连接在射孔枪10的顶部,校深短节均连接在压力开孔起爆装置20的顶部,其中,校深短节之间通过油管50连接。可选的,至少两个校深短节之间相距300至500米。示例性的,本技术提供的射孔管柱,以包括两个校深短节为例,其射孔校深方法为:首先,采用校深仪在射孔管柱的第一校深短节获取第一校深结果,并在射孔管柱的第二校深短节中获取第二校深结果;其次,根据第一校深结果和第二校深结果,确定射孔管柱的调整深度;最后,根据调整深度将射孔管柱调整至对应射孔的位置,进行打压射孔。进一步地,采用校深仪器在射孔管柱的第一校深短节获取第一校深结果,并在射孔管柱的第二校深短节中获取第二校深结果,可以包括:在射孔管柱下井到第一预设位置时,采用校深仪在射孔管柱的第一校深短节获取初始第一校深结果,并在射孔管柱的第二校深短节中获取初始第二校深结果;在射孔管柱下井到射孔层位置时,采用校深仪在射孔管柱的第一校深短节获取第一校深结果,并在射孔管柱的第二校深短节中获取所述第二校深结果。进一步地,采用校深仪在射孔管柱的第一校深短节获取初始第一校深结果,并在射孔管柱的第二校深短节中获取初始第二校深结果之后,还包括:在射孔管柱从第一预设位置下到射孔层位置的过程中,向射孔管柱内灌液。具体实现过程中,通常上述第一预设位置为将射孔管柱下入总长的1/2位置,射孔管柱在下入到上述第一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射孔管柱内不灌液,当下入射孔管柱总长的1/2时,下入校深仪器进行第一次射孔管柱校深作业,分别测出第一校深短节的初始第一校深结果和第二校深短节的初始第二校深结果。然后,射孔管柱继续向射孔层下入过程中,再缓慢向射孔管柱内灌液至灌满,将剩余的射孔管柱全部下到油气井内,待射孔管柱下到油气井射孔层位置后,下入校深仪器进行第二次射孔管柱校深作业,分别再测出第一校深短节的第一校深结果和第二校深短节的第二校深结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孔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射孔枪、压力开孔起爆装置和至少两个校深短节;所述压力开孔起爆装置连接在所述射孔枪的顶部;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均连接在所述压力开孔起爆装置的顶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校深短节之间通过油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如学李强宋中华单全生钟家维张卫贤沈建新苟柱银唐家诰梁志坚田俊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