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下油管的设备及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0462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下油管的设备及工艺方法,包括:大四通,其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第四通路,其第一通路与井口法兰密封连接,其第二通路与双闸板防喷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位置设置有悬挂器座,其第三通路和/或第四通路上设置有放喷管线,在所述放喷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悬挂器,其与所述大四通之间形成液流通道,其具有相对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悬挂器座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用于固定油管;悬挂器丝堵,其下端密封地固定在所述悬挂器上;双闸板防喷器,其密封地连接有容纳座;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容纳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起下油管的设备及工艺方法适用于不压井作业,作业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下油管的设备及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不压井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起下油管的设备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到了中后期,储层压力降低,低压井逐渐增多。所述低压井主要是指对于井口关井压力不大于1兆帕、气液比不大于100、流体温度不高于80摄氏度、硫化氢含量不高于15毫克/立方米、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7的油水井。针对所述低压井进行起下油管作业时,首先要通过向井内注入压井液的方式进行压井,特别是对于漏失严重的井,还要采取多次压井方式。所述压井作业时,其向井内注入的压井液不仅会污染油层,还会增加地层存水、增加作业后抽油排水期以及增加污水循环处理费用,给作业后恢复产能带来了困难。所以针对这些低压井需要一种特殊的不压井作业工艺,实现不压井起下油管。现有的不压井起下工艺是密闭作业,首先采用环形防喷器或筒形防喷器进行密封环空,然后通过强行起下机构进行起下管柱。所述强行起下机构作业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一般的,通过所述强行起下机构作业时,由于其设备庞大,通常有5米高,因此需要配备专用的作业平台;所述强行起下机构由于设备庞大,安装运输时也较慢,作业时其起下速度慢,从作业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起下油管的设备及工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下油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四通、悬挂器、悬挂器丝堵、双闸板防喷器、密封件,所述大四通包括相对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相对的第三通路、第四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井口法兰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双闸板防喷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位置设置有悬挂器座,用于密封地设置所述悬挂器,所述第三通路和/或第四通路上设置有放喷管线,在所述放喷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悬挂器呈中空的阶梯轴,其与所述大四通之间形成液流通道,其具有相对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悬挂器座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用于固定油管;所述悬挂器丝堵,其下端密封地固定在所述悬挂器上;所述双闸板防喷器包括变径卡瓦、变径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下油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四通、悬挂器、悬挂器丝堵、双闸板防喷器、密封件,所述大四通包括相对的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相对的第三通路、第四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井口法兰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双闸板防喷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通路位置设置有悬挂器座,用于密封地设置所述悬挂器,所述第三通路和/或第四通路上设置有放喷管线,在所述放喷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悬挂器呈中空的阶梯轴,其与所述大四通之间形成液流通道,其具有相对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悬挂器座配合,所述第二配合部用于固定油管;所述悬挂器丝堵,其下端密封地固定在所述悬挂器上;所述双闸板防喷器包括变径卡瓦、变径半封闸板,所述变径卡瓦上密封地连接有容纳座;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容纳座内,其用于套设在油管外围,实现油管的动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下油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储液罐,所述放喷管线一端与所述第三通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下油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座外设置有油水回收装置,所述油水回收装置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设置有能将所述油水回收装置与所述储液罐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雷高彦生王玉国郭玉强欧阳涛肖昌李洪波王军辉马骁孙延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