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浩专利>正文

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9415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吸气槽结构形式的集聚纺纱的装置,将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改进为中间具有间断的分段设置,其能使整个集聚过程的负压流量配置更加合理,同时改进设置的吸气槽结构具有对网格圈的自清洁功能,因而在改善或保证集聚品质的同时,节省集聚气流消耗,降低集聚纺纱运行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机上的集聚纺纱的装置,特别是负压气流式集聚纺纱装置吸管上吸气槽的设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负压气流式集聚纺纱装置的吸气槽,都采用从集聚区上游到下游一条槽贯通式吸气槽型式。一般只在上下游位置作形态和宽度的改变,特别是上游进入处的形态改变,或者对槽体轴线与纱线行进方向的夹角作改变。这些改变会对集聚品质效果产生某些影响,但是往往会在改善集聚品质的同时增大气流消耗,即增加集聚纺纱的运行成本。同时,采用网格圈吸管形式的负压气流式集聚纺纱装置,网格圈是由柔性织物制成,其在长时间运行中,纺纱环境中的短纤维和尘杂在气流影响下积聚在网格圈的反面(非集聚工作面),并跟随网格圈运转,使网格圈局部堵塞,严重影响集聚效果。这是一个采用网格圈作为集聚元件的集聚纺纱装置的通病,成为集聚纺纱运行维护的一个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吸气槽结构形式的集聚纺纱装置,优化整个集聚过程的负压流量配置,改进的吸气槽结构还具有对网格圈的自清洁功能,能在改善或保证集聚品质的同时,节省集聚气流消耗,降低集聚纺纱运行和维护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为: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包括前上罗拉与前下罗拉组成的前钳口,阻捻上罗拉与阻捻下罗拉(四罗拉集聚纺纱装置)或阻捻上罗拉与负压吸管(三罗拉集聚纺纱装置)组成的阻捻钳口,负压吸管与网格圈组成的集聚功能区,其特征在于吸管上的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为中间具有间断的分段设置。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分为多个分段,在整体吸气槽中间部位设有一个的无槽孔区,无槽孔区设置为下凹结构。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也可以分为多个圆孔或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间隔设置构成,或者圆孔与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交替间隔构成。多个圆孔或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的孔径或截面积从上游往下游递减。负压吸管中部无吸气槽槽孔区设置的下凹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吸管与网格圈的摩擦面积,延长网格圈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下凹间断后的后续吸气槽槽孔起始于下凹结构的终端,气流从网格圈与吸管下凹部位空隙进入吸气槽槽孔时产生对网格圈的自清洁作用。采用上述集聚区吸气槽槽孔的设置方案,改变集聚区从上游到下游一条吸气槽到底通达式的吸气槽型式为中间具有间断的分段设置,可以确保进入集聚区的须条在初始集聚阶段,得到较大的集聚负压能量,而在其后的行进中又有确保须条宽度继续收窄、或者不致扩散的负压能量,这就使整个集聚过程的负压流量配置更加合理。并使集聚气流沿着须条行进的集聚途径呈现出二或多次脉动集聚,也改善了集聚效果。同时改进设置的吸气槽结构具有对网格圈的自清洁功能。因此在改善或保证集聚品质的同时,使得总体集聚能耗降低,节省了集聚纺纱运行和维护成本。本专利技术对集聚吸气槽槽孔这一集聚装置核心元件参数的优化并不增加集聚装置的成本,但能明显体现节能降本的效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集聚赛络纺纱装置分段式吸气槽槽孔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集聚赛络纺纱装置分段式吸气槽由多个圆孔间隔构成吸气槽槽孔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集聚赛络纺纱装置分段式吸气槽由多个三角圆弧过渡孔间隔构成吸气槽槽孔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集聚纺纱装置集聚吸管与吸气槽可分离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实施例为集聚赛络纺纱装置分段式吸气槽槽孔的设置,附图1的孔型为分段式长圆孔1,附图2的孔型为分段式多个圆孔2,附图3的孔型为分段式三角圆弧过渡孔3。在初始集聚阶段采用截面积较大的孔型,使得须条在进入集聚功能区时获得足够的集聚负压能量,其后采用间隔设置和逐步收窄的吸气槽槽孔,使行进中的须条宽度进一步收窄,在集聚功能区下游吸气槽槽孔的设置,是对须条的再集聚并维持须条宽度以不至扩散。本专利技术对槽孔的间隔设置,使集聚气流沿着须条行进的集聚途径呈现出二或多次脉动集聚,改善了集聚效果,并且总体上减小了负压气流的消耗量。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也可以分为多个圆孔或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间隔设置构成,或者圆孔与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交替间隔构成。多个圆孔或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的孔径或截面积从上游往下游递减。采用三角圆弧过渡孔3时,一个三角边设置于上游并垂直于吸气槽轴线。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可以分为多个分段,在整体吸气槽中间部位设有一个5?10毫米的无槽孔区4,无槽孔区4设置为下凹结构,下凹0.5?2.5毫米,可以减少吸管与网格圈的摩擦面积,延长网格圈使用寿命。建议采用附图4所示集聚吸管6与吸气槽可分离的结构,吸气槽设置在每个锭位工作区的吸管盖板5上,吸管盖板5紧扣在吸管上。吸管盖板5中部无吸气槽槽孔区4设置为下凹结构,下凹0.5?2.5毫米,可以减少吸管盖板5与网格圈的摩擦面积,延长网格圈使用寿命。吸管盖板5可采用耐磨性好、与网格圈摩擦系数小的不锈钢等材质的板材制作。附图4也是附图1的A-A向视图。在吸管或吸管盖板吸气槽中部无槽孔区4间断后的后续吸气槽槽孔起始于下凹结构的终端部位7,气流从网格圈与吸管下凹部位的空隙进入吸气槽槽孔时产生对网格圈的自清洁作用。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三罗拉或四罗拉集聚纺纱装置,也可以用于集聚赛络纺纱装置,或者其它新型组合式集聚纺纱装置上。【主权项】1.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包括前上罗拉与前下罗拉组成的前钳口,阻捻上罗拉与阻捻下罗拉或阻捻上罗拉与负压吸管组成的阻捻钳口,负压吸管与网格圈组成的集聚功能区,其特征在于吸管上的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为中间具有间断的分段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分为多个分段,在整体吸气槽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无槽孔区,无槽孔区设置为下凹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槽轴线方向为多个圆孔或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间隔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槽轴线方向的多个圆孔或长圆孔或三角圆弧过渡孔直径或截面积从集聚区上游往下游递减。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槽中部无槽孔区的长度为5?10毫米,下凹为0.5?2.5毫米。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槽设置在每个锭位工作区的吸管盖板上,吸管盖板紧扣在吸管上,吸气槽中部无槽孔区的长度为5?10毫米,下凹为0.5?2.5毫米。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槽中部无槽孔区间断后的后续吸气槽槽孔起始于下凹结构的终端部位。【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吸气槽结构形式的集聚纺纱的装置,将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改进为中间具有间断的分段设置,其能使整个集聚过程的负压流量配置更加合理,同时改进设置的吸气槽结构具有对网格圈的自清洁功能,因而在改善或保证集聚品质的同时,节省集聚气流消耗,降低集聚纺纱运行和维护成本。【IPC分类】D01H5/72【公开号】CN104975385【申请号】CN201510454673【专利技术人】张 浩, 陆惠文, 倪远 【申请人】张 浩, 陆惠文, 倪远【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聚纺纱的装置,包括前上罗拉与前下罗拉组成的前钳口,阻捻上罗拉与阻捻下罗拉或阻捻上罗拉与负压吸管组成的阻捻钳口,负压吸管与网格圈组成的集聚功能区,其特征在于吸管上的吸气槽槽孔轴线方向为中间具有间断的分段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陆惠文倪远
申请(专利权)人:张浩陆惠文倪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