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接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070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部件接合构造,其能够容许部件的变形且能够维持可靠的接合状态。冲击吸收部件具有通孔,连结部件具有夹持冲击吸收部件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的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在所述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上形成嵌插入通孔中而与接合部接合的结合凸部。在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经由第1支撑部以及第2支撑部与安装部相连续。构成为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的外周缘不会被约束而能够变形,能够确保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不会被连结部件约束而能够变形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利用连结部件对部件进行接合的。
技术介绍
例如,在对铁系金属板和铝合金板或树脂材料等不同的材料进行点焊的情况下,由于两者的电导率、导热系数、熔点等的不同,难以实现充分的接合。作为其对策,专利文献I的不同材料的接合方法是在2张铁系金属板即钢板之间夹入铝合金板而重叠为3层,将该重叠部利用点焊装置的一对电极夹持并进行点焊。该点焊是将重叠部利用上下一对电极以规定的压力夹持并使得在电极间流动大电流,使中间层的铝合金板迅速熔化而从由电极产生的点焊区域将铝合金板的熔融部排除,将2张钢板直接焊接。这样,由于2张钢板被直接点焊,因此该接合比较充分,铝合金板相对于2张钢板的结合也比较牢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6673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I的不同材料的接合方法,通过在2张钢板之间夹入铝合金板而重叠为3层,利用上下一对电极夹持而进行点焊,而使中间层的铝合金板熔化,从点焊区域将熔融部排除,直接焊接2张钢板,因此能够得到2张钢材的充分接合,此外也能够得到铝板相对于钢板的结固结合。另一方面,在将要求变形的部件、例如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载荷的冲击吸收部件等安装在车身部件上时,要求容许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且要求维持冲击吸收部件和车身部件的可靠的连结。此外,在其它车身部件之间的接合中也较多地存在要求下述特性的构造物,即,要求在作用有负载时,容许部件的变形,且维持可靠的连结。如果将如上所述的要求变形的部件牢固地接合,则在该接合部处,有时部件的变形被约束,而部件整体范围内的变形较难,不能充分得到通过部件变形而实现的功能。例如在冲击吸收部件中,在接合部处,变形被约束,有可能无法实现利用冲击吸收部件整体的变形的冲击吸收功能。此外,由于牢固地接合,在作用有冲击时,载荷应力集中在接合部以及接合部周边部分,有可能导致损坏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鉴于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许部件的变形且能够维持可靠的接合状态的。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其经由连结部件将第I部件和第2部件接合,该的特征在于,所述第I部件具有通孔,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板状的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它们相对设置而夹持所述第I部件,该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从基端缘连续至前端缘,并且具有侧端缘;结合凸部,其在所述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中的至少一方上,与所述各端缘隔离而设置,该结合凸部嵌插入所述通孔中而与另一方的保持部接合;安装部,其能够安装在所述第2部件上;第I支撑部,其将所述第I保持部的基端缘和所述安装部连结;以及第2支撑部,其将所述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和所述安装部连结。由此,将结合凸部插入第I部件的通孔中,并且在第I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之间夹持该第I部件,而第I部件和连结部件被牢固地接合,另一方面,成为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的外周缘的相对的各基端缘、侧端缘、前端缘形成为能够向彼此背离的方向变形,而第I部件的通孔周边部分的变形没有被连结部件约束,而能够确保利用第I部件的变形实现的功能。此外,由于容许第I部件的通孔周边部分的变形,因而不会将载荷应力局部集中在该部分,而避免第I部件的损坏等。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所述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所述相对设置且在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结合凸起的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第I支撑部,其在该第I保持部的基端缘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其在该第I支撑部上经由弯曲部而延伸设置;以及第2支撑部,其在所述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延伸设置且经由弯曲部与所述安装部连结。这技术方案是在连结部件的具体的结构中,在第I保持部的基端缘经由第I支撑部以及弯曲部而延伸设置安装部,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经由第2支撑部以及弯曲部而与安装部连结,因此由于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的被输入的载荷而弯曲部容易弯曲折弯,而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的各基端缘、侧端缘、前端缘构成为能够向彼此背离的方向变形,而第I部件的通孔周边部分的变形不会被连结部件约束,而能够确保利用第I部件的变形实现的功能。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所述相对设置且在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结合凸起的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在该第I保持部的基端缘延伸设置的所述第I支撑部;所述安装部,其在该第I支撑部上经由弯曲部而向与所述第2保持部背离的方向延伸设置;一对侧部延伸部,它们从与该安装部连续形成的折返部沿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延伸设置;以及一对第2支撑部,它们在该两侧部延伸部上分别经由弯曲部而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相连续。该技术方案是连结部件的具体的结构,在第I保持部的基端缘经由第I支撑部以及弯曲部而延伸设置安装部,在从与安装部连续形成的折返部沿安装部的两侧延伸设置的一对侧部延伸部,经由弯曲部而具有与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连续的一对第2支撑部,从而连结部件的第I保持部、第2保持部、第I支撑部、安装部、侧部延伸部以及第2支撑部一体连续形成。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侧部延伸部在该延伸方向上弯曲形成。由此,弯曲形成的各侧部延伸部作为弯曲变形的脆弱部而起作用,第I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的变形更容易,能够进一步容许第I部件的通孔周边部分的变形,而能够确保利用第I部件的变形实现的功能。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所述相对设置且在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结合凸起的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一对所述第I支撑部,它们在该第I保持部的基端缘两端分别以阶梯状延伸设置;一对侧部延伸部,它们与该各第I支撑部上经由弯曲部而向与所述第2保持部背离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其从与该两侧部延伸部连续形成的折返部沿所述两侧部延伸部延伸;以及所述第2支撑部,其与该安装部经由弯曲部而以阶梯状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相连续。由此,第I支撑部以及第2支撑部以阶梯状形成,从而各弯曲部、第I支撑部以及第2支撑部的变形变得更容易,能够容许第I部件的通孔周边部分的变形并能够确保利用第I部件的变形实现的功能。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所述相对设置且在至少一方上形成有所述结合凸起的第I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一对第I支撑部,它们利用分别沿该第I保持部的两侧端缘形成的侧部狭缝切断而形成,它们沿所述两侧端缘延伸,并且比基端缘凸出;一对侧部延伸部,它们在该各第I支撑部经由弯曲部而向与所述第2保持部背离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其从与该两侧部延伸部连续形成的折返部沿所述两侧部延伸部延伸;以及所述第2支撑部,其在该安装部上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相连续。由此,在第I保持部的两侧端缘分别被侧部狭缝切断而形成的第I支撑部比较长而容易容许弯曲变形,通过第I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的变形以及利用各侧部狭缝切断而得到的中央范围发生弯曲变形,而能够容许第I部件的通孔周边部分的变形并能够确保利用第I部件的变形实现的功能。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保持部具有沿基端缘以及前端缘中的至少一方延伸的狭缝。由此,通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1/CN104943748.html" title="部件接合构造原文来自X技术">部件接合构造</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件接合构造,其经由连结部件将第1部件和第2部件接合,该部件接合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具有通孔,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板状的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它们相对设置而夹持所述第1部件,该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从基端缘连续至前端缘,并且具有侧端缘;结合凸部,其在所述第1保持部以及第2保持部中的至少一方上,与所述各端缘隔离而设置,该结合凸部嵌插入所述通孔中而与另一方的保持部接合;安装部,其能够安装在所述第2部件上;第1支撑部,其将所述第1保持部的基端缘和所述安装部连结;以及第2支撑部,其将所述第2保持部的基端缘和所述安装部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登中村计二坂井健辅稻见显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