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071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1:37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碰撞缓和部件,该碰撞缓和部件设置在壳体的表面上,该表面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各个齿条接头对置。碰撞缓和部件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布置在齿条轴的径向上的外侧,并且吸收来自相应的齿条接头的碰撞载荷;和冲击吸收部件,该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弹性部件的内周侧,并且由于齿条接头的抵接而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转向装置中,齿条轴通过驾驶员的转向操作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操作转向轮。在包括用于辅助驾驶员的转向的电机的转向装置中,电机的转矩传递到齿条轴。顺便提及,在该转向装置中,齿条接头设置在齿条轴的两端。然后,齿条接头抵接在容纳齿条轴的壳体上,从而控制齿条轴的移动。在JP-UM-A-6-69061 (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转向装置通过将弹性部件设置在壳体中、使得齿条接头抵接在弹性部件上而构成。因此,碰撞载荷被弹性部件吸收,并且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此外,为了抑制诸如齿条齿轮(rack gear)这样的其它部件的损坏,近年来的转向装置包括弹性部件,并且控制电机的输出以减小齿条接头抵接在壳体上的速度(在下文中简称为“抵接速度”)。根据电机的输出控制,进一步减小了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然而,例如,在电源缺失状态或者在控制电机输出的控制电路故障的情况下,难以减小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因此,要求能够通过除了电机的输出控制之外的方法来减小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鉴于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方面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能够通过弹性部件吸收碰撞载荷并且减小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包括:齿条轴,该齿条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齿条轴;和齿条接头,该齿条接头设置在所述齿条轴的端部处并且抵接所述壳体;碰撞缓和部件,该碰撞缓和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所述表面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与各个齿条接头对置,其中,所述碰撞缓和部件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布置在所述齿条轴的径向上的外侧,并且吸收来自相应的所述齿条接头的碰撞载荷,和冲击吸收部件,该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侧,并且由于所述齿条接头的抵接而弯曲。利用该构造,当齿条接头抵接弹性部件时,碰撞载荷由于弹性部件而被吸收,并且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减小。并且,当齿条接头抵接在冲击吸收部件上时,冲击吸收部件弯曲,并且齿条接头的碰撞载荷被吸收,并且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减小。结果,能够抑制其它部件的损坏并且减小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可以为筒状。利用该构造,例如,要被吸收的碰撞载荷比冲击吸收部件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杆状部件的情况大,因此,极大地减小了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因此,进一步减小了其它部件损坏的危险并且还进一步减小了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所述弹性部件可以比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更加延伸到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利用该构造,仅当齿条轴不由于齿条接头相对于弹性体的抵接而停止时,齿条接头抵接在冲击吸收部件上。因此,在碰撞载荷小的正常状态(正常范围)下,碰撞载荷由弹性部件吸收,并且在碰撞载荷大的故障状态(载荷过大的状态)下,碰撞载荷由弹性部件和冲击吸收部件抑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包括:齿条轴,该齿条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齿条轴;齿条接头,该齿条接头设置在所述齿条轴的端部处并且抵接所述壳体;碰撞缓和部件,该碰撞缓和部件设置在各个所述齿条接头的表面上,所述表面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壳体对置,其中,所述碰撞缓和部件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布置在所述齿条轴的径向上的外侧,并且吸收输入到所述壳体的碰撞载荷,和冲击吸收部件,该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外周侧,并且当抵接所述壳体时,该冲击吸收部件弯曲。利用该构造,当设置在齿条接头中的弹性部件抵接在壳体上时,弹性部件变形,并且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减小。并且,当设置在齿条接头中的冲击吸收部件抵接在壳体上时,冲击吸收部件弯曲,并且齿条接头的碰撞载荷被吸收,然后,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减小。结果,能够抑制其它部件的损坏,并且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减小。利用上面讨论的任意一种构造,能够提供一种转向装置,通过利用弹性部件吸收碰撞载荷并且减小齿条接头的抵接速度,该转向装置能够抑制其它部件的损坏并且减小输入到壳体的碰撞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转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转向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图1中的由虚线“A”围绕的范围的放大图。图3A是示出齿条接头抵接在弹性部件上的状态的视图,图3B是示出齿条接头抵接在冲击吸收部件上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3C是示出冲击吸收部件弯曲的状态的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修改实例的转向装置的结构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I是安装在车辆上并且使车辆的转向轮转向的装置。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I包括:方向盘2,该方向盘2由驾驶员操作;转向轴3,该转向轴3与方向盘2 —体地旋转;扭力杆4,该扭力杆4连接到转向轴3的下端;小齿轮轴5,该小齿轮轴5连接到扭力杆4的下端,并且在下端处具有小齿轮(未示出);齿条轴6,该齿条轴6具有与小齿轮接合的齿条(未示出);齿条接头7、7,该齿条接头7、7固定于齿条轴6的两端;齿条接头螺柱8、8,该齿条接头螺柱8、8由齿条接头7、7支撑;以及壳体9。然后,转向轮(未示出)分别连接于齿条接头螺柱8、8。当驾驶员旋转方向盘2时,齿条轴6移动到左方或右方,并且驾驶员能够使转向轮转向。如图2所示,齿条接头7包括有底的筒状齿条接头壳体10,该有底的筒状齿条接头壳体10具有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底部11和从底部11突出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以装接于齿条轴6的装接轴(未示出)。装接轴是螺纹形成在外周面上的阳螺丝,该阳螺丝螺合到形成在齿条轴6的两端面上的阴螺丝孔(未示出),使得齿条接头7、7固定于齿条轴6的两端。齿条接头壳体10容纳设置在齿条接头螺柱8中的球8a以能够转动,并且齿条接头螺柱8能够相对于齿条轴6自由地折叠。齿条接头壳体10的底部11具有圆形。底部11的外径Rl比齿条轴6的外径大,并且底部11在径向上突出到齿条轴6的外周面的外侧。因此,当齿条接头7移动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时,齿条接头7抵接在容纳齿条轴6的壳体9上,从而控制齿条轴6的移动。在下文中,将底部11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抵接在壳体9上的表面称为抵接面12。壳体9是其中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通孔SI的筒状部件,并且齿条轴6插入到通孔SI内。同样在壳体9的通孔SI中,设置了支撑齿条轴6的轴承(未示出),并且齿条轴6被支撑以在左右方向上自由地移动,使得齿条轴6的中心轴01在径向上不移位到外侧。通过从通孔SI切出到径向上的外侧,筒状空间S2形成在壳体9中的通孔SI的开口端的边缘处。将面对筒状空间S2的壳体9的壁面中的与齿条轴6的外周面对置的带状壁面称为内周壁面9a,并且将面对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并且与齿条接头7的抵接面12对置的盘状面称为限制面%。限制面9b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齿条接头对置的表面”的实例。筒状空间S2的内径L2比齿条接头7的抵接面12的外径LI大。因此,齿条接头7进入空间S2,并且齿条接头7的碰撞载荷输入到限制面%。另外,碰撞缓和部件20安置在限制面9b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用于减小输入到限制面9b的碰撞载荷。碰撞缓和部件20具有筒状,并且齿条轴6插入到碰撞缓和部件20的内部空间内。碰撞缓和部件20包括:筒状保持部21,该筒状保持部21沿着内周壁面9a延伸;筒状弹性部件22,该筒状弹性部件22设置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齿条轴,该齿条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齿条轴;和齿条接头,该齿条接头设置在所述齿条轴的端部处并且抵接所述壳体;碰撞缓和部件,该碰撞缓和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所述表面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与各个齿条接头对置,其中,所述碰撞缓和部件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布置在所述齿条轴的径向上的外侧,并且吸收来自相应的所述齿条接头的碰撞载荷,和冲击吸收部件,该冲击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内周侧,并且由于所述齿条接头的抵接而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君岛力斋藤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昭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