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宣哲专利>正文

数控恒功率弹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258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控恒功率弹射方法及装置,是将含纳米粒子的泵液,经压力控制阀调定压差后,从低压级到超高压级向多级蓄能器供液,形成多级压力源。弹射过程随其缸径由大变小,多级蓄能器内的液压不断增高,维持其恒功率弹射。内油缸用以接收由往复车回收来的能量,转换成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促进弹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清水工作液粘度低、阻燃,纳米粒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近乎零阻力的保护膜,能减少液能损耗,消除其沸腾爆燃隐患,提高弹射器的可靠性。大量能量存入蓄能器,能起到小马拉大车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在弹射的最后关头回收制动弹射系统的巨大能量,转换为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将阻力转换为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航空母舰上飞机起飞用的弹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以来,各国先后研制出各种各样用于航空母舰上的弹射器,均因力 度衰减太快,后劲不足被淘汰,现只有蒸汽弹射器在用, 一方面是因为它有较 强的弹射力,在最后阶段缸内还可保留15 20个大气压;另一方面是因为使用 国有经济实力,可以不惜工本。而众多发展中国家,面对蒸汽弹射器系统复杂、 昂贵和惊人的耗气量均难以承受,只能走滑撬起飞之路。当人们看到蒸汽弹射 器己发展到了极限,有人开始研制新型电磁弹射器。正在研究的电磁弹射器存 在很多问题强大磁场对人对设备的巨大伤害,要配备5 8万KVA低电压大电 流无刷稳流直流电源、要用大量低温超导材料和巨型强迫储能装置等等。还有 一种雷霆弹射器,它在助推过程中自身耗能极大,而且这种无轨助推器的准确 叫停和返回原位都是难题,弊多利少。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弹射器视为航母的命根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将弹射器 的重大技术攻关成果卖给它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面向航空母舰、大货船、钻井平台、 洞库、被毁机场等提供一种结构轻巧、高效节能、省工省料、造价低廉的数控液压恒功率弹射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弹射方法是 一种含纳米粒子的泵液,由液压泵泵出,经大流量压力控制阀调定压差后,从低压级到超高压级依次向多级蓄能器供液,形成多 级压力源,在多级蓄能器中存积着足以满足大功率弹射的能量。多级套筒油缸 部分兼作油箱,经扩展流道面积后,弹射过程随其缸径由大变小,其液压泵的 泵压和由多级压力控制阀控制的多级蓄能器内的液压不断增高,维持其恒功率 弹射。多级油缸的最后一级,用以接收由往复车回收来的巨大能量,转换成飞 机最后冲刺的动能,促进弹射。本专利技术的弹射装置是有电机带动的液压泵,泵的出口管接换向阀,换向 阀的右通道,连接在3个压力控制阀和卸荷阀的连通管道上,3个压力控制阀分别经单向阀接3个蓄能器,再经3个单向阀连接3个电磁控制阀的下口。换向 阀的左通道连通3个电磁控制阀和多级套筒油缸,油缸左端有回油阀。多级套筒油缸的内油缸伸出端连接往复车,往复车分上下两层,上层连着内油缸,下 层与内油缸相邻油缸平齐,上下层接触面可相互滑移,能量回收泵安装在往复 车下层,有一根可伸縮的油管连通能量回收泵与内油缸。内油缸与相邻的油缸 之间置有压力弹簧。本专利技术使用清水工作液,粘度低且阻燃,纳米粒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近乎 零阻力的保护膜,减少液能损耗,能消除沸腾爆燃隐患,提高弹射器的可靠性。 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数控恒功率弹射系统和恒功率泵,均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平时将 大量能量存储在多级蓄能器内,弹射时所需特大功率由数控多级蓄能器和恒功 率泵共同供液,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方法,当整个弹射系统和飞机速度均升高 后,在弹射的最后关头回收制动弹射系统的能量,转换为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 将阻力变为动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图。图中1、电磁控制阀,2、多级套筒油缸,3、内油缸,4、往复车,5、能量 回收泵,6、限位挡,7、激光测速测距仪,8、复位装置,9、回油阀,10、卸 荷阀,11、压力控制阀,12、换向阀,13、液压泵,14、单向阀,,15、蓄能器, 16、压力弹簧,17、绳卡电磁离合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介绍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由电机D1带动液压泵13,将含纳米粒子的清水或乳化液,经 换向阀12的右通道、卸荷阀10进入油箱,完成空载启动。所述换向阀由两个 锥阀芯和一个二位四通电磁阀DT2组成;所述卸荷阀由一个锥阀芯、 一个先导 调压元件和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DT1组成。接着DT1通电,关闭卸荷阀,其泵 液由3个压力控制阀11调定压差,分别经3个单向阔14依次向3个蓄能器15 蓄能,形成三级压力源,再经单向阀到达3个电磁控制阀1的下口,待命;当 接到命令,由激光测速测距仪7提供程序数控信号,命令DT2通电,泵液改经 换向阀的左通道进入多级套筒油缸2,同时命令二位三通电磁阀DT3通电,让 蓄能器的第一级释能,与泵液汇合弹射第一级油缸;接着命令DT3断电和二位 三通电磁阀DT4通电,弹射第二级;再接着命令DT4断电和二位三通电磁阀 DT5通电,弹射第三级。中途,能量回收泵5触及限位档6开始工作,将能量 送入内油缸3助推;DT5断电,完成弹射后,DT2断电,进行第二次蓄能,紧 接着命令二位三通电磁阀DT6通电,缸内工作液经回油阀9回油箱,同时绳卡 电磁离合器17中DT通电卡紧拖索,电机D2通电拖动复位装置8的拖索带动 往复车4复位,作好二次弹射的准备,DT6、 DT和电机D2均断电待命。当D1和DT1断电,弹射器全部断电,停止弹射。.所述压力控制阀11,由一个滑阀式插装阀芯和一个先导调压元件组成;所 述电磁控制阀l,由一个锥阀芯和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组成;所述回油阀9,由 一个锥阀芯和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组成。内油缸与相邻的油缸之间置有压力弹 簧16,是用以回收开始弹射瞬间冲击过载的能量,有助推作用,并减轻因过载 可能对飞机和飞行员的伤害。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恒功率弹射方法,其特征是一种含纳米粒子的泵液,由液压泵泵出,经大流量压力控制阀调定压差后,从低压级到超高压级依次向多级蓄能器供液,形成多级压力源,在多级蓄能器中存积着足以满足大功率弹射的能量;多级套筒油缸部分兼作油箱,经扩展流道面积后,弹射过程随其缸径由大变小,其液压泵的泵压和由多级压力控制阀控制的多级蓄能器内的液压不断增高,维持其恒功率弹射;多级油缸的最后一级,用以接收由往复车回收来的巨大能量,转换成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促进弹射。2、 一种数控恒功率弹射装置,其特征是有电机带动的液压泵,泵的出口 管接换向阀,换向阀的右通道连接在3个压力控制阀和卸荷阀的连通管道上,3个压力控制阀分别经单向阀接3个蓄能器,再经3个单向阀连接3个电磁控制 阀的下口;换向阀的左通道连通3个电磁控制阀和多级套筒油缸,油缸左端有回油阀,多级套筒油缸的内油缸伸出端连接能量回收泵和往复车;内油缸与相邻的油缸之间置有压力弹簧。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恒功率弹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向阀由两个锥阀芯和一个二位四通电磁阀DT2组成;所述卸荷阀由一个锥阀芯、 一个先导调压元件和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DT1组成;所述压力控制阀,由一个滑阀式 插装阀芯和一个先导调压元件组成;所述电磁控制阀,由一个锥阀芯和一个二 位三通电磁阀组成;所述回油阀,由一个锥阀芯和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组成。全文摘要一种数控恒功率弹射方法及装置,是将含纳米粒子的泵液,经压力控制阀调定压差后,从低压级到超高压级向多级蓄能器供液,形成多级压力源。弹射过程随其缸径由大变小,多级蓄能器内的液压不断增高,维持其恒功率弹射。内油缸用以接收由往复车回收来的能量,转换成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促进弹射。本专利技术使用清水工作液粘度低、阻燃,纳米粒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近乎零阻力的保护膜,能减少液能损耗,消除其沸腾爆燃隐患,提高弹射器的可靠性。大量能量存入蓄能器,能起到小马拉大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在弹射的最后关头回收制动弹射系统的巨大能量,转换为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将阻力转换为动力。文档编号B64F1/00GK101195414SQ20061013679公开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恒功率弹射方法,其特征是:一种含纳米粒子的泵液,由液压泵泵出,经大流量压力控制阀调定压差后,从低压级到超高压级依次向多级蓄能器供液,形成多级压力源,在多级蓄能器中存积着足以满足大功率弹射的能量;多级套筒油缸部分兼作油箱,经扩展流道面积后,弹射过程随其缸径由大变小,其液压泵的泵压和由多级压力控制阀控制的多级蓄能器内的液压不断增高,维持其恒功率弹射;多级油缸的最后一级,用以接收由往复车回收来的巨大能量,转换成飞机最后冲刺的动能,促进弹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爱武胡真华张钺付志红胡宣哲
申请(专利权)人:胡宣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