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勇专利>正文

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80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航天用飞行器。具有碟形壳体,通向驾驶仓的门,底部有着陆架,里面有驾驶仓,壳体由电动机、支柱、碟形圆盘等组成,电动机两两相间安装在支柱上下两端,其转子轴中空,安装支柱于内侧电动机转子轴的空间里,与外侧电动机定子相连,其转子与圆盘中心固连;圆盘为两大两小,分别两两上下相扣,小的圆盘在内侧,形成双层结构壳体,大小圆盘逆向旋转;离心块在上方大小圆盘内壁;另重量感应器在驾驶仓底部与支柱相连。它没有螺旋桨,能自身调节速度、不需空气推动,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天用飞行器,也可应用于陆地作为交通工具。在现有技术中,航天用飞行器有多种,如直升飞机,采用螺旋浆于其顶部,利用空气进行垂直升降,比较大,显得有些笨重;又如火星探测器,是利用燃料火箭射出去,但着陆怕摔坏,不得不将其包在防震的保护层如海棉里;中国专利(申请号98112980,公开号1224681)公开一种外壳旋转式航空飞碟飞行器,结构为内外仓双层结构,内仓静止,以航空原子能发电、超导发电、超导磁悬浮、微波电离空气、倍压高电压发生及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通过排斥碟体上表面附面层中被电离空气的重离子,产生真空薄层,由碟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产生升力和推力;中国专利(申请号94109292,公开号1112499)公开一种空中飞碟,它具有架体和两个碟子扣在一起状的外壳,外壳上设有出入门,下部有着陆架,外壳中间有一对可对向旋转的大飞轮,大飞轮四周装有多个可调角度的叶片,大飞轮为齿轮形,由发动机通过机械传动,壳体上设多个排风道,排风道中有升降螺旋浆,并具有指标仪表和飞行控制系统,利用喷气原理控制飞行。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螺旋浆,能自身调节速度、不需空气推动,结构简单的飞行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具有碟形壳体,壳体侧面设有通向驾驶仓的门,底部带有着陆架,里面安装一驾驶仓,壳体由电动机、支柱、碟形圆盘和离心块组成,其中电动机有四个,两两相间安装在支柱上下两端,电动机里边转子部分的轴内设有空间,安装支柱于内侧电动机转子轴的空间里,与外侧电动机定子相连,其转子与圆盘底部的中心位置固连,并共轴;圆盘共有四个,尺寸为两大两小,大、小圆盘分别两两上下相扣安装,尺寸小的圆盘位于内侧,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壳体,其中所述碟形外壳为圆锥形侧壁,并具有向外凸起的圆弧形上、下底,大、小圆盘旋转方向为逆向;所述离心块分别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大、小圆盘内壁,两两相间设置;还包括一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安装在支柱上,于驾驶仓底部,所述驾驶仓位于所述双层结构的壳体里的中心处,于支柱中间,为支柱的一部分,静止;所述驾驶仓内壁上安装有上、下两个环形滑轨,滑轨里设有的控制盘与滑轨上安装的轮接触连接,并与座椅旁所设操纵杆电连接,且所述电动机与驾驶仓里的操纵杆电连接;所述控制盘的径向横截面为半个圆形;一由计算机控制的工作面板设在所述操纵杆上,提供控制盘旋转方向功能键及重心偏移方向指示;所述位于上方小圆盘上设有径向缝隙,于所述离心块之间的位置相应;所述位于下方小圆盘带有水平盘缘,所述盘缘上有裂口,其位置与所述缝隙相对应;所述位于上方大、小圆盘上可均设有径向缝隙,于所述离心块之间的位置相应;所述位子下方大、小圆盘可均带有水平盘缘,所述盘缘上有裂口,其位置与所述缝隙相对应,在所述缝隙和裂口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着陆架与支柱相连,为可伸缩式;所述能源为蓄电池或核能源供电,设于驾驶仓里或壳体底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飞行安全,结构简单。由于本技术设置离心块于外壳壁上,采用大、小圆盘逆向旋转结构,根据高速旋转后物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维持自身平衡的力、向倾斜方向的力和控制盘来控制飞行,取代了螺旋浆,无需空气推动装置,无需外壳包装,简化了结构,飞行灵活,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2.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本技术体积小、轻型、节省能源,既可应用于航天运输、航天探测,也可应用于陆地交通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受力升起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用控制盘改变重心时受力状态原理图。图4为图1中所述离心块在一个圆盘中的外壳壁上的布局示意图。图5为图1中控制盘安装于滑轨里的横截面剖示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位于上方小圆盘仰视图。图8为图6中位于下方小圆盘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电动机安装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4、5所示,具有碟形壳体1,壳体1侧面设有通向驾驶仓4的出入门2,底部带有着陆架3,里面安装一驾驶仓4,壳体1由电动机11、支柱12、碟形圆盘13和离心块14组成,其中电动机11有四个,两两相间安装在支柱12上下两端,电动机11里边转子部分的轴内设有空间,安装支柱12于内侧电动机转子轴的空间里,与外侧电动机11的定子相连,其转子与圆盘13底部的中心位置固连,并共轴;圆盘13共有四个,尺寸为两大两小,大、小圆盘13分别两两上下相扣安装,尺寸小的圆盘13位于内侧,形成具有圆锥形侧壁的双层结构的壳体1,其中大、小圆盘13旋转方向为逆向;所述离心块14分别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大、小圆盘13内壁,为弧状,两两相间设置;还包括一重量感应器5,所述重量感应器5安装在支柱12上,于驾驶仓4底部,用于感应驾驶仓4的偏移;所述驾驶仓4位于所述双层结构的壳体1里的中心处,于支柱12中间,为支柱12的一部分;具体为安置在相扣小圆盘的中央,把小圆盘13之间的支柱12去掉,换成有空间的驾驶仓4,把驾驶仓4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固定在去掉中间部分的支柱12上,使驾驶仓4与剩余支柱12形成一个整体,当大小圆盘13旋转时,驾驶仓4静止;把大小圆盘13的中央部分即上下底拱起,形成小半球形,这样既可以扩大驾驶仓4的空间,也可以增加飞行时向上的力,作为能源8的蓄电池以及其它部件均可安置在驾驶仓4内,所述着陆架3与支柱12相连,为可伸缩式;所述驾驶仓4内壁上安装有上、下两个环形滑轨6,滑轨6里设有的控制盘61其径向横截面为半个圆形,与滑轨6上安装的轮62接触连接,并与座椅旁所设操纵杆7电连接,且所述电动机11与驾驶仓4里的操纵杆7电连接;一由计算机控制的工作面板设在所述操纵杆7上,提供控制盘61旋转方向功能键及重心偏移方向指示;本技术用摄影机导航观测外部事物。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由于固定大小圆盘13的电动机11工作旋转方向是逆向的,所以当使大圆盘与使小圆盘转动的力相等时,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在没有支撑点时,支柱12也会保持相对静止,不产生旋转;当圆盘13高速旋转时,由于加在上方圆盘13里的离心块为一重物,就会产生很强的离心力,而当这个力作用于圆盘锥形侧壁上时,就会转化成为一个倾斜向上方的力“F”,当圆盘13四周的力F通过锥形圆盘作用于支柱上时,则形成一个垂直向上的力“M”,假设本技术的自身重量为“N”,当M力大于N时,本技术就会向上拔升。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上升过程中,如果改变其重心,如操纵本技术的控制盘61使之重心偏向某一个方向上,本技术就会发生倾斜,则力M也会随其倾斜而发生方向上的变化,这时如把M力分解成一个垂直向上的力“Y”与一个倾斜方向的力“Z”,当Y大于或等于N时,本技术不会下坠,而在Z力的作用下,本技术就会向倾斜方向飞行,这样驾驶仓4内驾驶员就可以通过控制本技术的重心来控制其飞行方向。一般来讲,一个高速旋转的物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重力影响下会产生一个维持自身平衡的力,当改变本技术重心的力小于一定范围时,这个维持自身平衡的力X就会通过自身的移动来维持本身的平衡状态,使本技术不发生横向翻转,而当改变本技术重心的力始终存在时,所述维持自身平衡的力就会在本技术的飞行方向上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具有碟形壳体(1),壳体(1)侧面设有通向驾驶仓(4)的门(2),底部带有着陆架(3),里面安装一驾驶仓(4),其特征在于:壳体(1)由电动机(11)、支柱(12)、碟形圆盘(13)和离心块(14)组成,其中电动机(11)有四个,两两相间安装在支柱(12)上下两端,电动机(11)转子轴内设有空间,安装支柱(12)于内侧电动机(11)转子轴的空间里,与外侧电动机(11)定子相连,其转子与圆盘(13)底部的中心位置固连,并共轴;圆盘(13)共有四个,尺寸为两大两小,大、小圆盘(13)分别两两上下相扣安装,尺寸小的圆盘(13)位于内侧,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壳体(1),所述碟形外壳(1)为圆锥形侧壁,并具有向外凸起的圆弧形上、下底,其中大、小圆盘旋转方向为逆向;所述离心块(14)分别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大、小圆盘(13)内壁,两两相间设置;还包括一重量感应器(5),所述重量感应器安装在支柱(12)上,于驾驶仓(4)底部;所述驾驶仓(4)位于所述双层结构的壳体(1)里的中心处,于支柱(12)中间,为支柱(12)的一部分,静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杨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