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888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前围板的加强结构在小角度碰撞中的强度较低等技术问题。本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设于前围板远离驾驶舱的侧面上,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前围加强板、第二前围加强板和与汽车纵梁相连的纵梁加强板,第二前围加强板固定于前围板的外侧,第一前围加强板设于前围板的内侧并且与第二前围加强板固定连接,纵梁加强板固定于前围板的内侧,纵梁加强板的上端固定于第一前围加强板远离第二前围加强板的一侧,纵梁加强板的下端固定于前围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增加碰撞力的分配路径,增大了受力面积,有效的减少碰撞过程中碰撞区域的入侵,提高了前围板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碰撞安全性能不仅受到消费者极大的看重,面对交通事故日益增加,国家法规标准又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能成为主机厂最迫切的技术突破之一。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要求尽量减小车身的变形量,最大程度的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前围板作为车身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需要控制前围板的变形量尽量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前围板过度后移,甚至侵入乘员舱的问题的出现,保证前排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申请号为“201220282124.X”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围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前围加强板、左前围支撑板及右前围支撑板,前围加强板、左前围支撑板和右前围支撑板位于与发动机舱相对的前围板侧面上;所述前围加强板设于前围板与前地板交接边的中部并连接前围板与前地板;所述左前围支撑板和右前围支撑板设置在前围加强板左右两侧,且左前围支撑板连接前围加强板和前地板左纵梁,右前围支撑板连接前围加强板和前地板右纵ο上述前围板的支撑结构虽然能起到加强前围板强度和支撑纵梁的作用,但是在小偏置碰撞中该支撑结构对前围板也无法起到很好的加强,仍会有前围板折弯溃缩,侵入乘员舱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前围板在小角度碰撞中的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设于前围板远离驾驶舱的侧面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前围加强板、第二前围加强板和与汽车纵梁相连的纵梁加强板,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固定于所述前围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设于所述前围板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加强板固定于所述前围板的内侦牝所述纵梁加强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远离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的一侧,所述纵梁加强板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前围板上。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中,汽车纵梁的一端固定在纵梁加强板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碰撞力会通过汽车纵梁传递到纵梁加强板,由于纵梁加强板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上,所以部分碰撞力会传递到第一前围加强板上,由于第一前围加强板和第二前围加强板相固连,所以该碰撞力也会被第二前围加强板吸收部分,该加强结构能够将汽车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力分配出去,增大了前围板的受力面积,并且第一前围加强板、第二前围加强板和纵梁加强板的设计能够增加碰撞区域的前围板的厚度,提高前围板在碰撞中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的中部具有用于提高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强度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的中部具有用于提高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强度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为中空结构。该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以是倒“U”字形,也可以是“几”字形,该设计能够提高第一前围加强板和第二前围加强板的强度,并且该结构还能很好的将作用在第一前围加强板和第二前围加强板上的碰撞力分配出去,因此有利于提高前围板的强度,减少碰撞时前围板位置的侵入。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通过点焊固定于所述前围板上,并且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第一前围加强板、第二前围加强板和前围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能够使三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有助于提高前围板在碰撞中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前围板的下端固定有地板下纵梁,所述纵梁加强板与汽车纵梁点焊连接,所述纵梁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焊接,所述纵梁加强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和地板下纵梁相焊接。纵梁加强板的下端与地板下纵梁焊接,该结构能够将纵梁加强板的下端受到的碰撞力传递给地板下纵梁,减少了作用在前围板上的碰撞力,能够有效的减少前围板位置的侵入,有利于提高前围板的强度;纵梁加强板的上端与第一前围加强板焊接,所以部分碰撞力会通过纵梁加强板传递到第一前围加强板上,由于第一前围加强板和第二前围加强板固连,所以该碰撞力也会被第二前围加强板吸收部分,增大了前围板的受力面积,有利于提高碰撞过程中前围板的强度;汽车纵梁与纵梁加强板焊接,通过焊接能够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并且该纵梁加强结构还能够对汽车纵梁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中,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上设有多个用于电泳漆膜的通孔。该通孔能够保证在涂装过程中进行电泳的液体的流入和流出,使第一前围加强板和第二前围加强板的两个面都能够被涂料所覆盖,提高了该加强结构的耐腐蚀性和防锈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加强结构中,第一前围加强板、第二前围加强板和纵梁加强板的设计能够增加前围板的厚度,提高前围板在碰撞过程中的强度。2、本加强结构中,纵梁加强板的下端与前围板焊接,上端与第一前围加强板焊接,第一前围加强板又与第二前围加强板点焊连接,该结构能够把作用在纵梁加强板上的碰撞力分别分配到与其相连的前围板和第一前围加强板上,增大了受力面积,有效的减少碰撞过程中碰撞区域的入侵,增加前围板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前围板加强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第一前围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前围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纵梁加强板处的连接示意图。图中,I前围板;2第一前围加强板;3第二前围加强板;4纵梁加强板;5第一凸起;6第二凸起;7地板下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围板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设于前围板(1)远离驾驶舱的侧面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前围加强板(2)、第二前围加强板(3)和与汽车纵梁相连的纵梁加强板(4),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3)固定于所述前围板(1)的外侧,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2)设于所述前围板(1)的内侧并且与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3)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加强板(4)固定于所述前围板(1)的内侧,所述纵梁加强板(4)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前围加强板(2)远离所述第二前围加强板(3)的一侧,所述纵梁加强板(4)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前围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孙立志龚洁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