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624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连接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纵梁对前围板的侵入量较大等技术问题。本连接结构包括斜支撑件和前围加强梁,前围加强梁横向固定于前围板的外侧面上,纵梁与前围加强梁的两端固定连接,纵梁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形状相配合且纵梁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固定连接,纵梁的根部还与前围板固定连接,斜支撑件的一端与A柱固定连接,斜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前围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且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的位置与纵梁的根部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将纵梁的根部所承受的力分解,减少纵梁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碰撞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车碰撞安全性能不仅受到消费者极大的看重,面对交通事故日益增加,国家法规标准又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能成为主机厂最迫切的技术突破之一。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要求尽量减小车身的变形量,最大程度的保证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前围板作为车身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需要控制前围板的变形量尽量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前围板过度后移,甚至侵入乘员舱的问题的出现,保证前排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上述的“侵入”是指前围板的整体或者部分发生形变或者位移,使该前围板的整体或者部分进入驾驶舱,前围板的侵入会压缩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威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申请号为“201320083871.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它包括分别固定在前围板两侧的左纵梁、右纵梁,还包括前围加强梁,所述前围加强梁包括正碰吸能板,所述正碰吸能板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支撑板,位于正碰吸能板上侧、左侧及右侧的支撑板向外翻折形成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与前围板固定连接,正碰吸能板与前围板之间形成正碰吸能腔,位于正碰吸能板下侧的支撑板左、右部分别搭接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上。该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汽车前围板的强度,减少碰撞时前围板的变形,提高驾驶舱内的人员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左纵梁和右纵梁直接安装在正碰吸能板上,并且前围板相对的位置也没有对应的支撑件,对纵梁起到支撑作用,在发生碰撞时,左纵梁和右纵梁仍旧会穿过上述的吸能腔,造成前围侵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有效的降低纵梁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汽车包括前围板、纵梁和A柱,所述前围板与所述A柱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斜支撑件和前围加强梁,所述前围加强梁横向固定于所述前围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纵梁与所述前围加强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根部与所述前围加强梁的形状相配合且所述纵梁的根部与所述前围加强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根部还与所述前围板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A柱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围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的位置与纵梁的根部位置对应。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纵梁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形状相配合且纵梁的根部与前围板固定连接,所以纵梁的根部所承受的力会被分解,其中一部分力被前围加强梁所吸收,另一部分力直接作用于前围板上,又由于斜支撑件的一端与A柱固定连接,斜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前围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且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的位置与纵梁的根部位置对应,斜支撑件的设计能够对前围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由于斜支撑件与前围板的内侧面连接的位置和纵梁的根部的位置对应,因此纵梁根部传递到前围板上的力能够通过斜支撑件分散到A柱中去,该连接结构减少了纵梁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碰撞性能。在上述的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纵梁包括纵梁内板和纵梁外板,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外板固连,所述纵梁内板的根部与所述前围加强梁的形状相配合且所述纵梁内板的根部具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前围板焊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前围加强梁焊接,所述纵梁外板的根部与所述前围板焊接。第一翻边的设计增加了纵梁内板的根部与前围板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前围板接触部位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能够减少纵梁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第二翻边的设计增加了纵梁内板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接触面积,使纵梁内板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外表面更加匹配,能够有效的将纵梁内板的根部作用在前围加强梁上的里分解和吸收,减少前围加强梁的形变,提高了前围板总成的强度,减少纵梁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在上述的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前围加强梁与所述前围板的外侧面相配合并固定于所述前围板上,所述前围加强梁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前围板焊接。第三翻边的设计使前围加强梁和前围板之间围城一个腔体,当纵梁的根部所承受的力过大时,该腔体能够通过变形吸收一部分力,并且前围加强梁的设计也相当于增加了纵梁的根部位置的前围板的厚度,提高了此处前围板的强度,使前围板不易被纵梁根部侵入。在上述的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与A柱焊接,所述斜支撑件的另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纵梁外板的根部的位置对应且与所述前围板的内侧面焊接。斜支撑件的设计能够对前围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由于斜支撑件与前围板的内侧面连接的位置和纵梁外板的根部的位置对应,因此纵梁外板的根部传递到前围板上的力能够通过斜支撑件分散到A柱中去,该连接结构减少了纵梁外板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碰撞性能。在上述的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纵梁内板的两侧具有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纵梁外板焊接。纵梁内板的两侧具有第四翻边,该第四翻边的设计使纵梁内板成“几”字形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将碰撞力分散,提高纵梁内板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中,所述A柱和所述纵梁均有两根,所述前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A柱焊接,所述前围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的根部焊接。焊接的方式能够使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因连接断开造成纵梁对前围板的侵入量过大或者前围侵入驾驶舱等情况的出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连接结构中,斜支撑件的设计能够对前围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并且由于斜支撑件与前围板的内侧面连接的位置和纵梁外板的根部的位置对应,因此纵梁外板的根部传递到前围板上的力能够通过斜支撑件分散到A柱中去,该连接结构减少了纵梁外板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碰撞性能。2、本连接结构的纵梁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形状相配合并且纵梁的根部与前围板固定连接,因此纵梁的根部所承受的力会被分解,其中一部分力被前围加强梁所吸收,另一部分力直接作用于前围板上,减少了纵梁外板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碰撞性能。3、本连接结构中,纵梁内板的根部上第一翻边的设计增加了纵梁内板的根部与前围板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前围板接触部位上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能够减少纵梁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第二翻边的设计增加了纵梁内板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接触面积,使纵梁内板的根部与前围加强梁的外表面更加匹配,能够有效的将纵梁内板的根部作用在前围加强梁上的里分解和吸收,减少前围加强梁的形变,提高了前围板总成的强度,减少纵梁的根部对前围板的侵入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连接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连接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连接结构的前围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连接结构的纵梁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连接结构的纵梁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围板;2、斜支撑件;3、前围加强梁;4、纵梁;5、A柱;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中减少前围侵入的连接结构,汽车包括前围板(1)、纵梁(4)和A柱(5),所述前围板(1)与所述A柱(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斜支撑件(2)和前围加强梁(3),所述前围加强梁(3)横向固定于所述前围板(1)的外侧面上,所述纵梁(4)与所述前围加强梁(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纵梁(4)的根部与所述前围加强梁(3)的形状相配合且所述纵梁(4)的根部与所述前围加强梁(3)固定连接,所述纵梁(4)的根部还与所述前围板(1)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件(2)的一端与所述A柱(5)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围板(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斜支撑件(2)的另一端的位置与纵梁(4)的根部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叶红尹高纪管立君隋军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