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包括三角窗饰板本体(1)和车门内饰板(2),在车门内饰板(2)的上端设有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所述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为弧形斜板,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1)的底边与车门内饰板(2)的顶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1)靠车门窗的一侧设有向内侧的侧板(1-1),所述侧板(1-1)延伸至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的下边缘,并且该侧板(1-1)底边为与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匹配的弧形斜边。适合仪表板的高度高于车门外水切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门包括车门钣金件、车门内饰板、三角窗饰板以及车窗玻璃。在车门内饰板的上端通常设有上装饰板,一般情况下,为了美观,车门内饰板前端(靠仪表板的一端)的高度与车内仪表板的高度保持一致。而为了保证从车窗外向内看时的视觉美观,车门内饰板的边缘(上装饰板的边缘)的高度需要与车门外水切保持一致。在车内仪表板高度抬高的情况下,也就是仪表板高于车门外水切时,为了不影响美观,我们就需要将车门内饰板的高度做相应的调整,同时,又要保证车门内饰板边缘(上装饰板边缘)与车门外水切保持一致,这样车门内饰板边缘距离车门内饰板上端的斜度增大,也就是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的斜度增加,需要做成具有较大倾斜斜度的斜板,还采用现有的三角装饰板将无法保证装配美观,装配好后,三角窗饰板和车门内饰板之前可能会出现出现漏光现象,需要对对应车门三角窗饰板的结构改进,为了避免改进后的车门三角窗饰板与车内饰板以及车门钣金件匹配效果差,还需要对装配连接关系以及装配方式做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仪表板的高度高于车门外水切时的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包括三角窗饰板本体和车门内饰板,在车门内饰板的上端设有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所述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为弧形斜板,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的底边与车门内饰板的顶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靠车门窗的一侧设有向内侧的侧板,所述侧板延伸至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的下边缘,并且该侧板底边为与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匹配的弧形斜边。当仪表板高度高于车门外水切时,我们对车门内饰板做了相应的调整,将车门三角窗饰板做相应的调整,使其配合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的斜度,使得装配更美观,装配完后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之间无漏光现象。装配时,先将车门内饰板装配到车门钣金上,然后再将车门三角窗饰板装配到车门钣金上,然后采用旋转装配的方式将车门内饰板与车门三角窗饰板装配,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三角窗饰板装配固定在车门内饰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与车门内饰板通过四个卡接装置卡接。卡接装置保证了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的X和Y向的匹配。并且卡接装置更能很好的配合旋转的装配方式,有利于旋转装配过程中两个件的固定。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的下端与车门内饰板上端通过三个卡接装置卡接,所述侧板的下端通过一个卡接装置与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卡接。这样使得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的连接强度更好,匹配效果更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的上部的内侧设有用于与车门钣金件相连的白钉安装座。三角窗饰板通过白钉安装座安装到车门钣金件上,装配容易,使得车门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的匹配效果更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车门内饰板上靠近三角窗饰板本体的位置也设有用于与车门钣金件相连的白钉安装座。目前,车门内饰板通过白钉安装在车门钣金上,但是一般情况下,在靠近三角窗饰板处车门内饰板与车门钣金还没有连接点,我们通过在该处增加连接点,不仅使得车门内饰板与车门钣金的连接强度更好,同时使得车门内饰板与三角窗饰板配合的地方自身强度增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针对车内仪表板高于车门外水切时对三角窗饰板进行改进,使得车门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之间无漏光现象,车门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之间的匹配效果更好,大大提高车门内饰系统的美观。装配时,车门三角窗采用旋转装配的方式装配到车门内饰板上,车门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通过四处卡接结构连接,控制车门三角窗饰板与内饰板的X和Y向的匹配,使得自身配合强度增加。通过在靠近三角窗饰板的车门内饰板上增加与车门钣金件相连的白钉安装座,在此处增加一个连接点,使得车门内饰板与三角窗饰板配合地方的自身强度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三角窗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仅代表图中的相对位置,不表示产品的绝对位置。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汽车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由车门内饰板2、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三角窗饰板组成。在车门内饰板2的上端设有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与车门内饰板2组成类似L形,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的下边缘与车门外水切高度一致。此为现有技术。为了配合抬高的车内仪表板(图中未画出),保证车内饰系统的美观,我们将车门内饰板2前端的位置抬高至与车内仪表板的位置相同,但是同时又要保证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的下边缘(图中的A处)与车门外水切的高度一致,这就使得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的倾斜斜度增加,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为斜度较大的弧形斜板。为了保证车内饰系统的美观,防止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2之间不出现漏光现象,使得车门内饰板2与车门钣金件以及三角窗饰板的装配效果更好,将三角窗饰板的结构进行调整。车门三角窗饰板安装在车门内饰板2的左侧上部,如图1所示,车门三角窗饰板包括三角窗饰板本体I,三角窗饰板本体I靠车门窗的一侧设有向内侧的侧板1-1,所述侧板1-1延伸至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的下边缘,侧板1-1也为三角板,并且该侧板1-1底边为与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匹配的弧形斜边,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底边与车门内饰板2的上端配合,侧板1-1与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配合。三角窗饰板通过四处卡接装置3与车门内饰板2卡接配合。在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底边设有三个卡接装置3,优选在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底边靠近仪表台的位置(靠左侧)设置第一卡块,对应在车门内饰板2上设置一个向上的卡接块,该卡接块上设置卡孔,装配好后,该处的第一卡块卡入卡接块的卡孔中,在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底边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块。对应的在车门内饰板2上设有卡槽或卡孔,第二卡块与卡槽或卡孔配合装配。在三角窗饰板的侧板1-1的底边设有卡接装置3,优选在侧板1-1的底边设置第三卡块,第三卡块呈L形,在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上设置有与第三卡块对应的卡孔,第三卡块卡插入卡孔中。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上部的内侧设有用于与车门钣金件相连的白钉安装座4。所述车门内饰板2靠近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位置也设有用于与车门钣金件相连的白钉安装座4。白钉安装座4包括安装座本体,在安装座本体的安装面上设有轴线上下延伸的安装孔,白钉头装配在该安装孔上,白钉与车门钣金上的预留装配孔配合装配。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包括三角窗饰板本体(I)和车门内饰板(2),在车门内饰板(2)的上端设有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所述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为弧形斜板,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I)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三角窗饰板与车门内饰板组件,包括三角窗饰板本体(1)和车门内饰板(2),在车门内饰板(2)的上端设有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所述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为弧形斜板,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1)的底边与车门内饰板(2)的顶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窗饰板本体(1)靠车门窗的一侧设有向内侧的侧板(1‑1),所述侧板(1‑1)延伸至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的下边缘,并且该侧板(1‑1)底边为与车门内饰板上装饰板(2‑1)匹配的弧形斜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恒,勾承军,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