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群山专利>正文

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135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在滚针轴承的滚针和连杆大头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有与连杆大头固定配合连接的轴承外套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保证连杆在推、拉、摆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柔软性能,又能避免因连杆大头磨损而造成连杆、曲轴转动系统的损坏。增加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质量,减少摩托车用户经济、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连接装置,尤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 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的曲轴销与连杆大头的转动配合采用滚针在 曲轴销和连杆大头之间滚动的滚针轴承连接。这种结构,连杆大头的 连接孔直接作为滚针轴承的外套圈,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连杆在工 作时, 一方面要满足曲轴与活塞作往复运动所需的柔韧性能,另一方 面还要满足轴承转动所需的耐磨硬度。具有柔韧性能的连杆大头直接 作为轴承外套圈不能满足耐磨硬度的需要,致使连杆大头磨损较快, 减少使用寿命,损坏滚针,进而造成曲轴卡死,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 给摩托车用户带来经济、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持连杆的柔韧性能,又能满足 连杆大头与滚针接触运转所需的耐磨硬度,有效减少维修、增加使用 寿命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发 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两端固定在曲轴上的曲轴销通过滚针轴承与连杆大头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滚针轴承的滚针和连杆大头 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有与连杆大头固定配合连接的轴承外套圈。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针轴承的滚针与连杆大头之间设有外套圈, 一方面滚针在 曲轴销和连杆大头连接孔内设有的轴承外套圈之间滚动,只需保持外 套圈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即可;另一方面,连杆仍保持一定的 柔韧性能。从而保证连杆大头不受磨损,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杆和滚 针轴承的使用寿命,较好地避免了因连杆大头磨损而导致的连杆损 坏、轴承卡死等现象,减少维修,提高发动机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中标记1-曲轴销2-连杆大头3-轴承4-曲轴5-滚针6-轴承外套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两 端固定在曲轴4上的曲轴销1通过滚针轴承3与连杆大头2转动配合 连接。在所述滚针轴承的滚针5和连杆大头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有与 连杆大头固定配合连接的轴承外套圈6。本技术在滚针轴承的滚针和连杆大头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 有轴承外套圈,既可保证连杆在推、拉、摆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柔软性 能,又能避免因连杆大头磨损而造成连杆、曲轴转动系统的损坏。增 加使用寿命,减少摩托车用户经济、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两端固定在曲轴(4)上的曲轴销(1)通过滚针轴承(3)与连杆大头(2)转动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针轴承的滚针(5)和连杆大头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有与连杆大头固定配合连接的轴承外套圈(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在滚针轴承的滚针和连杆大头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有与连杆大头固定配合连接的轴承外套圈。本技术既可保证连杆在推、拉、摆动过程中所需要的柔软性能,又能避免因连杆大头磨损而造成连杆、曲轴转动系统的损坏。增加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质量,减少摩托车用户经济、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文档编号B62M3/00GK201261533SQ200820147758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韩群山 申请人:韩群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与连杆的转动连接装置,两端固定在曲轴(4)上的曲轴销(1)通过滚针轴承(3)与连杆大头(2)转动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针轴承的滚针(5)和连杆大头的连接孔内壁之间设有与连杆大头固定配合连接的轴承外套圈(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群山
申请(专利权)人:韩群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