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华专利>正文

自行车助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40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助力机,其机壳内装有中轴,轴上装有2个斜齿轮,复位弹簧,分离机构和主动链轮,蓄能轮装在轴上,依次与数个齿轮互相啮合,输出轴上有复位弹簧,2个斜齿轮和2个链轮,斜齿轮以端面斜齿相啮合,其一链轮以链条与主动链轮相接,另一链轮内装千斤,相当于飞轮,可驱动后轮,壳体内又以钢丝绳跨过两滑轮再接于蓄能轮,扳动分离机构可接通助力机或由链轮直接传动,本结构可以助力提高车速又可蓄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力机,系利用弹簧的收缩和释放与机械装置组合来驱动自行车的结构,属于自行车的
自行车在国内发展极为普遍,也是一般居民的交通工具,既不耗能源又可起到锻炼身体的功能。目前已有装设小型内燃机或利用蓄电池作为能源的电动机构,可以达到省力和加快行驶速度的目的,但旧电池的回收较麻烦;内燃机耗油,其废气严重污染环境,这些均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及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行车助力机,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该助力机是利用机械装置和圆形弹簧的组合蓄能,圆形拉簧拉长后又恢复原位,利用这一金属材料的特性使蓄能轮旋转通过齿轮传动来驱动链轮带动自行车后轮行驶,由此达到不消耗能源又无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又能省力的助力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机壳(14)内上部装有多用中轴(2),轴上装有斜齿轮(4)和斜齿轮(5),斜齿轮(4)右侧是一分离机构(0),再以复位弹簧(3)顶压主动链轮(1);中轴(2)下方有一传动齿轮(8),装在轴(7)上面机壳(14)内的蓄能轮轴(10)上装有蓄能轮(11),该轴(10)两端均用轴卡(9)固定,另有一轴(16)上装有齿轮(15)与另一轴(18)上的齿轮(17)啮合,轴(18)在轴端用卡圈(19)固定;机壳(14)下部的输出轴(23)上装有复位弹簧(20)和斜齿轮(20-1)以及链轮(25),链轮(25)又以链条(12)与主动链轮(1)相连接,该输出轴(23)在机壳(14)外面另有一驱动后轴的链轮(22),该链轮装在轴套(24)上面,轴套内装有滚珠轴承(图上未表示)再装在输出轴(23)上面。助力机机壳(14)装于后竖梁(33)和前斜粱(34)交接处,后竖梁(33)内装有弹簧(26)和滑轮(27),钢丝绳(29)跨过滑轮(27)再绕过一多槽滑轮(31),钢丝绳一端进入前斜粱(34)内,固接于索头(28),多槽滑轮(31)位于滑轮室(30)内,钢丝绳另一端固接于蓄能轮(11)。机壳(14)表面装有锁定机构(35),蓄能轮(11)端面有锁定销(13)。附图说明图1.助力机示意图图2.助力机安装图示意图(卸除盖板)图3.助力机安装图示意图兹结合附图对自行车助力机的结构详细叙述如下由图1,机壳(14)内上部装有多用中轴(2),轴上具有装有斜齿轮(4)和斜齿轮(5),斜齿轮(4)右侧是一分离机构(0),再以复位弹簧(3)顶压主动链轮(1),机壳(14)左侧固定一端板(6),端板内装有轴承(图中未表示),中轴下方有一蓄能齿轮(8)装在轴(7)上面;机壳(14)装有蓄能轮轴(10),轴上有蓄能轮(11),该轮左侧表有一凸起的锁定销(13),蓄能轮的轴(10)左右两端均用轴卡(9)固定;蓄能轮下方另有一齿轮轴(16),轴上装有齿轮(15),该齿轮(15)又与另一齿轮轴(18)上的齿轮(17)啮合,轴(18)在轴端用卡圈(19)固定;机壳(14)的下部有一输出轴(23),轴上装有复位弹簧(20)和斜齿轮(20-1)以及斜齿轮(21),轴的右部有链轮(25)以链条(12)与主动链轮(1)相连接;轴套(24)内装有滚珠轴承(图上未表示)再装在输出轴(23)上面,同样斜齿轮(20-1)和斜齿轮(21)互相以端面斜齿相啮合,其内部也装有轴承再装在输出轴(23)上面。由图2,后竖梁(33)内装有弹簧(26)和滑轮(27),钢丝绳(29)跨过滑轮(27)再绕过一多槽滑轮(31),钢丝绳一端进入前斜粱(34)内,固接于索头(28),多槽滑轮(31)位于后竖梁(33)和前斜粱(34)交接处的滑轮室(30)内。传动齿轮(8)与斜齿端面齿轮(5)啮合,该齿轮(5)与链轮(11)组合,机壳(14)右侧用螺丝(42)固定一端板(43),齿轮(22)又与(25)组合;输出链轮(23)上装有链条(32),钢丝绳另一端于蓄能轮(11)固接。由图3,机壳(14)用螺钉(41)固定盖板(40)以后,中轴(37)上装有曲柄(38),另一端装有脚蹬轴(36),轴上装有脚蹬(39),盖板(40)的左上部装着一个锁定机构。当骑自行车时,可以使用助力机或不使用助力机,它是通过分离机构(0)实现的;当向右扳动(顺时针)分离机构,使带有花键的斜齿轮(4)和斜齿轮(5)脱离)啮合,这时助力机就不起作用,自行车的中轴(2)只能带动斜齿轮(4)及主动链轮(1)一同旋转,此时主动链轮(1)通过链条(12)及链轮(25)、输出链轮(22)运转,通过链条驱动后车轮前行。在需要使用助力时,先将分离机构向左扳动(逆时针),此时斜齿轮(4)依靠分离机构(0)及复位弹簧(3)的作用,使斜齿轮(4)的端面斜齿与斜齿轮(5)的端面斜齿相互啮合。于是中轴(2)的旋转一起转动,而在斜齿轮(5)转动的同时,斜齿轮(5)本身又通过一中间齿轮(图上未表示)与齿轮(8)相啮合,而齿轮(8)又与蓄能轮(11)的齿牙相啮合,这就形成了当分离机构(0)向左扳动后骑车时多功能中轴(2)转动的同时,斜齿轮(4)和斜齿轮(5)、齿轮(8)及蓄能轮(11)同时转动,而蓄能轮(11)转动时即牵引固定在蓄能轮(11)外侧面的凹槽内的钢丝绳(29)也一起转动并进行逆时针缠绕,因蓄能轮(11)直径大于主动轮(4)数倍,而蓄能轮(11)和斜齿轮(4)等齿轮的模数齿宽均相同,故属于小轮带大轮,运转起来很轻快;当蓄能轮(11)右侧面的凹槽缠绕钢丝绳时,其绳的另一端锁定在钢丝绳弹簧上面的滑轮(27)、索头(28),其弹簧(26)设置于后竖梁(33)和前斜粱(34)内,可以串联二根或三根弹簧以加大其应负荷机器所需的拉力,其弹簧的拉力不得低于75kg/cm。当蓄能轮(11)继续旋转时,即把所有弹簧(26)拉伸到所设计的尺寸时,或所有弹簧都拉满时为止,其脚蹬(39)感觉到蓄能已经完成,此时不必再蹬踏脚蹬,其自行车自动向前行驶,行驶距离为250M至500M,如再使用助力机时可继续踏动脚蹬(39),如此反复进行即形成了无能源又带助力机的自行车。助力机蓄能后释放的工作原理见图1,当蓄能轮(11)将拉簧(26)全部拉满后,其脚蹬(39)不再蹬踏,这时根据弹簧的特性,它必然恢复原位而产生的恢复力迫使蓄能轮(11)反转,也使蓄能轮(11)的外齿齿轮(15)的小齿轮啮合,同时又通过与齿轮(15)同轴的大齿轮啮合齿轮(17)的小齿轮,而中齿轮(17)同轴的大齿轮又啮合斜齿轮(21),这时斜齿轮(20-1)靠受其自身的复位弹簧(20)作用迫使其贴紧斜齿轮(21)的斜齿端面,因而将蓄能轮(11)转动过来的力量通过齿轮(15)和齿轮(17)中的斜齿轮(20-1)以及输出链轮(22),再由链条驱动后轮前进。蓄能后释放过程其正常骑行与蓄能助力相互不干扰。其输出链轮(22)实为自行车后轮的飞轮,其内设止逆的千斤(图上未表示),即只可前进,而倒轮则空滑。与现有技术相比,自行车助力机具有以下优点;1.装有分离机可接通助力机各构件,也可直接由链轮传动。2.采用钢丝绳跨过两个滑轮,一端固定于前斜粱的索头,另一端固接于蓄能轮。3.利用助力系统可提高车速,可省力。4.结构新颍,直接于前斜粱和后竖梁交接处的中轴位置,安装简便。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助力机,其特征在于机壳(14)内上部装有多用中轴(2),轴上装有斜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助力机,其特征在于:机壳(14)内上部装有多用中轴(2),轴上装有斜齿轮(4)和斜齿轮(5),斜齿轮(4)右侧是一分离机构(0),再以复位弹簧(3)顶压主动链轮(1);中轴(2)下方有一传动齿轮(8),装在轴(7)上面机壳(14)内的蓄能轮轴(10)上装有蓄能轮(11),该轴(10)两端均用轴卡(9)固定,另有一轴(16)上装有齿轮(15)与另一轴(18)上的齿轮(17)啮合,轴(18)在轴端用卡圈(19)固定;机壳(14)下部的输出轴(23)上装有复位弹簧(20)和斜齿轮(20-1)以及链轮(25),链轮(25)又以链条(12)与主动链轮(1)相连接,该输出轴(23)在机壳(14)外面另有一驱动后轴的链轮(22),该链轮装在轴套(24)上面,轴套内装有滚珠轴承(图上未表示)再装在输出轴(23)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