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平专利>正文

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798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排水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承口、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承口插接连接的插口,相邻的两管材中一管材的插口与另一管材的承口插接连接,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套,连接套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节流作用的凸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管材两端的插口及承口插接连接,无需密封圈或垫片或垫圈,连接安装快速方便,无需使用第三方设备,降低了安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PE排水管或PVC排水管或PP排水管等。(*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排水管
,特指一种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承口、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承口插接连接的插口,相邻的两管材中一管材的插口与另一管材的承口插接连接,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套,连接套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节流作用的凸圈,本技术通过管材两端的插口及承口插接连接,无需密封圈或垫片或垫圈,连接安装快速方便,无需使用第三方设备,降低了安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PE排水管或PVC排水管或PP排水管等。【专利说明】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
: 本技术属于排水管
,特指一种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
技术介绍
: 在城市排污建设中离不开PE排水管、PVC排水管等。用于城市排水、市政排水、电力、石化、煤矿通风等领域的管材,由于受长度的限制,一般采用的是承插式。随着塑料管材技术的逐渐成熟,塑料管材已经被广泛地应用。而这类管材的连接方式一般是:密封圈连接、法兰连接或是电熔连接。这些连接方式都会用到第三方设备或材料,在连接时需要将第三方设备或材料带到施工现场作业。因此增加了运输成本,施工难度大,连接不方便,效率低,结构复杂,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快速、方便的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承口、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承口插接连接的插口,相邻的两管材中一管材的插口与另一管材的承口插接连接,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套,连接套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节流作用的凸圈。 上述承口与插口为下列结构之一: ①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套装在连接套之外,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的外表面插接部,插接部的外径与承口上的凸圈的内径紧密配合; ②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连接套套装在插接部外,在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凸圈的外径与承口的内径紧密配合; ③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在插接部的内端设置有凸圈或在插接部的内端之外套装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在承口与插口插接连接后,承口上的凸圈位于插口上的凸圈的一侧; ④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的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在插接部的内端之外套装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在承口与插口插接连接后,承口上的凸圈位于插口上的凸圈的一侧。 ⑤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连接套套装在插接部外,在连接套内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在承口与插口插接连接后,承口上的连接套的凸圈位于插口上的连接套的凸圈一侧。 上述的插口的插接部的一侧设有限制承口与插口之间插接位置的环形凸沿,所述扩孔部的外端面顶紧在环形凸沿的竖直面上。 上述的凸圈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其竖直面朝向管材、圆锥面朝向承口的开口 ;或其竖直面朝向管材、圆锥面朝向插口插接部的外端面。 上述凸圈为若干个沿连接套的内壁或外壁轴向均布且间隔设置的独立环形凸圈或是沿连接套内壁或外壁轴向设置的螺旋形凸圈。 上述插口的插接部上设有环形限位圈,在承口扩孔部的相应部位设有与环形限位圈配合的环形凹槽;或是所述插口的插接部上设有环形凹槽,在承口扩孔部的相应部位设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限位圈。 上述环形限位圈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其竖直面朝向环形凸沿、圆锥面朝向插接部的外端面。 上述承口的扩孔部的外径大于管材的外径,承口的外表面与管材的外表面之间为圆锥面,所述插口上的环形凸沿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其竖直面朝向插接部、圆锥面朝向管材。 上述管材为PE管材或PP管材或PVC管材。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技术通过管材两端的插口及承口插接连接,无需密封圈或垫片或垫圈,连接安装快速方便,无需使用第三方设备,降低了安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PE排水管或PVC排水管或PP排水管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简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爆炸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爆炸示意图之二 ;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简图; 图8是图7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示意简图; 图12是图11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一 5: 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在管材I的一端设置有承口 2、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承口2插接连接的插口 3,相邻的两管材I中一管材I的插口 3与另一管材I的承口 2插接连接,在插口 3与承口 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套4,连接套4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节流作用的凸圈5。 所述承口 2是:在管材I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6,扩孔部6的内径大于管材I的内径,扩孔部6套装在连接套4之外,连接套4与扩孔部6固定连接,在连接套4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5 ;所述插口 3是:在管材I的另一端的外表面插接部7,插接部7的外径与承口 2上的凸圈5的内径紧密配合,一般为过盈配合。 上述的插口 3的插接部7的一侧设有限制承口 2与插口 3之间插接位置的环形凸沿8,所述扩孔部6的外端面顶紧在环形凸沿8的竖直面上。 上述凸圈5为若干个沿连接套4的内壁或外壁轴向均布且间隔设置的独立环形凸圈或是沿连接套4内壁或外壁轴向设置的螺旋形凸圈。本技术的连接套4、凸圈5可用娃胶、橡胶等材料制成。 上述的凸圈5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其竖直面朝向管材1、圆锥面朝向承口 2的开口 ;或其竖直面朝向管材1、圆锥面朝向插口插接部7的外端面。圆锥面可方便插口 3的插接部7插入,竖直面起到一个锁紧的效果,可防止插接部7从承口 2处脱离。 上述插口 3的插接部7上设有环形限位圈9,在承口扩孔部6的相应部位设有与环形限位圈9配合的环形凹槽10 ;或是所述插口 3的插接部7上设有环形凹槽,在承口 2扩孔部6的相应部位设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限位圈。本技术不设置环形限位圈9、环形凹槽10也可以连接牢固,增加环形限位圈9设置在环形凹槽10内,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插口 3从承口 2处脱离,起到二次锁紧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流式承插无垫连接管材,其特征在于: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承口、另一端设置有可与承口插接连接的插口,相邻的两管材中一管材的插口与另一管材的承口插接连接,在插口与承口之间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套,连接套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节流作用的凸圈,所述凸圈为若干个沿连接套的内壁或外壁轴向均布且间隔设置的独立环形凸圈或是沿连接套内壁或外壁轴向设置的螺旋形凸圈;所述承口与插口为下列结构之一:①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套装在连接套之外,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的外表面插接部,插接部的外径与承口上的凸圈的内径紧密配合;②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连接套套装在插接部外,在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凸圈的外径与承口的内径紧密配合;③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在插接部的内端设置有凸圈或在插接部的内端之外套装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在承口与插口插接连接后,承口上的凸圈位于插口上的凸圈的一侧;④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的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在插接部的内端之外套装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 在承口与插口插接连接后,承口上的凸圈位于插口上的凸圈的一侧;⑤所述承口是:在管材的一端设置有扩孔部,扩孔部的内径大于管材的内径,扩孔部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内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圈;所述插口是:在管材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连接套套装在插接部外,在连接套内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圈,在承口与插口插接连接后,承口上的连接套的凸圈位于插口上的连接套的凸圈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平
申请(专利权)人:冯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