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20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移动导轨总成、左支撑总成、中支撑总成、行走腿、行走总成、右支撑总成、提升导轨总成、转动机构、提升油缸、提升架和载车板;所述右支撑总成包括右支撑架焊接总成,右支撑架焊接总成为中空结构,其内部作为油箱盛放液压油;所述转动机构设在右支撑总成的顶端;所述提升导轨总成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单体组成,导轨单体的上端连接转动机构,下端连接行走总成;所述提升架通过轴承滑动安装在提升导轨总成上;所述载车板固定在提升架上;该停车位采用右支撑架总成的一个矩形管即右支撑架焊接总成作为油箱,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且采用2根C型钢组成双导轨,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停车成了车主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停车位有限,汽车储存库立体化是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采用双层停车位将是最佳选择,目前的双层停车位存在以下缺点:1.起升装置是由一根矩形管作为导轨,起升机构带着载车装置沿导轨上下运动,由于导轨由一根矩形管组成,稳定性较差;2.停车位配备单独的油箱,为停车位的液压系统供油,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移动导轨总成、左支撑总成、中支撑总成、行走腿、行走总成、右支撑总成、提升导轨总成、转动机构、提升油缸、提升架和载车板,所述中支撑总成连接行走腿和右支撑总成,中支撑总成上方空间形成上层停车位,右支撑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总成上,行走总成在移动导轨总成上移动;所述右支撑总成包括右支撑架焊接总成,右支撑架焊接总成为中空结构,其内部作为油箱盛放液压油;所述转动机构设在右支撑总成的顶端;所述提升导轨总成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单体组成,导轨单体的上端连接转动机构,下端连接行走总成;所述提升油缸固定在提升导轨总成内;所述提升架通过轴承滑动安装在提升导轨总成上;所述载车板固定在提升架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支撑架焊接总成上设有加油口螺栓、油标、出油法兰、回油法兰和放油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轨单体为C型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共4个,且均匀布置在提升架后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载车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提升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传统的停车位一般采用单独的油箱,该停车位采用右支撑架总成的一个矩形管即右支撑架焊接总成作为油箱,使该停车位的结构更紧凑,且制造简单,降低了成本;2.传统的停车位起升装置是由一根矩形管作为导轨,起升机构带着载车装置沿导轨上下运动,由于导轨由一根矩形管组成,稳定性较差,该停车位采用2根C型钢组成双导轨,稳定性好;3.传统的停车位的提升架带着载车板总成沿一根矩形管导轨上下运动,提升架通过四个主滚轮和八个侧滚轮共同保持载车板总成平稳运动,该停车位的提升架通过四个轴承共同保持载车板的平稳运动,四个轴承分别滑动安装在2根C型钢组成的双导轨内,制造简单,维护方便,安全隐患低。【附图说明】图1为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中右支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中导轨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中提升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1_移动导轨总成、02-左支撑总成、03-中支撑总成、04-行走腿、05-行走总成、06-右支撑总成、0601-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2-加油口螺栓、0603-油标、0604-出油法兰、0605-回油法兰、0606-放油螺栓、07-动力总成、08-机械缓冲、09-提升导轨总成、0901-导轨单体、10-转动机构、11-提升油缸、12-提升架、1201-轴承、13-载车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移动导轨总成01、左支撑总成02、中支撑总成03、行走腿04、行走总成05、右支撑总成06、提升导轨总成09、转动机构10、提升油缸11、提升架12和载车板13 ;所述中支撑总成03连接行走腿04和右支撑总成06,中支撑总成03上方空间形成上层停车位,右支撑总成06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总成05上,行走总成05在移动导轨总成01上移动,行走总成05在移动导轨总成01上移动时,带动右支撑总成06和中支撑总成02移动,进而带动行走腿04在左支撑总成02顶端的轨道上移动,从而完成整个上层停车位的移动;所述右支撑总成06包括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1,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作为油箱盛放液压油,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1上设有加油口螺栓0602、油标0603、出油法兰0604、回油法兰0605和放油螺栓0606,传统的停车位一般采用单独的油箱,该停车位采用右支撑架总成06的一个矩形管即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1作为油箱,使该停车位的结构更紧凑,且制造简单,降低了成本;所述转动机构10设在右支撑总成06的顶端,转动机构10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提升导轨总成09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单体0901组成,导轨单体0901为C型钢,导轨单体0901的上端连接转动机构10,下端连接行走总成05,传统的停车位起升装置是由一根矩形管作为导轨,起升机构带着载车装置沿导轨上下运动,由于导轨由一根矩形管组成,稳定性较差,该停车位采用2根C型钢组成双导轨,稳定性好,且安装对高度要求降低,更适合室内安装;所述提升油缸11固定在提升导轨总成09内;所述提升架12通过轴承1201滑动安装在提升导轨总成09上,轴承1201共4个,且均匀布置在提升架12后端,传统的停车位的提升架带着载车板总成沿导轨上下运动,提升架通过四个主滚轮和八个侧滚轮共同保持载车板总成平稳运动,该停车位的提升架12通过四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稳定的双层立体停车位,包括移动导轨总成(01)、左支撑总成(02)、中支撑总成(03)、行走腿(04)、行走总成(05)、右支撑总成(06)、提升导轨总成(09)、转动机构(10)、提升油缸(11)、提升架(12)和载车板(13),所述中支撑总成(03)连接行走腿(04)和右支撑总成(06),中支撑总成(03)上方空间形成上层停车位,右支撑总成(06)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总成(05)上,行走总成(05)在移动导轨总成(01)上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总成(06)包括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1),右支撑架焊接总成(0601)为中空结构,其内部作为油箱盛放液压油;所述转动机构(10)设在右支撑总成(06)的顶端;所述提升导轨总成(09)由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单体(0901)组成,导轨单体(0901)的上端连接转动机构(10),下端连接行走总成(05);所述提升油缸(11)固定在提升导轨总成(09)内;所述提升架(12)通过轴承(1201)滑动安装在提升导轨总成(09)上;所述载车板(13)固定在提升架(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训权邵光刁银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乐库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