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三轮摩托车差速机构。目前的小型三轮摩托车在解决转弯两后轮的差速问题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圆锥齿轮式差速器,此种差速器结构复杂,对于小型三轮摩托车较难实现,而且采用此种差速器后,车后轮中任一轮陷入泥坑或遇到较大阻力时,另一轮都会出现打滑空转的现象;另一种是采用单轮驱动,如一些小型后三轮、侧三轮以及脚踏三轮车都采用这种方法,其不足是行进中会产生扭矩力而浪费功耗,同时,驱动轮陷入泥坑或打滑,就会难以行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实现两后轮同时驱动,又能解决转弯时两后轮差速问题的适用于三轮摩托车、尤其是小型三轮摩托车、同时也适用于脚踏三轮车的差速机构。本技术包括传动链轮、后轮轴,其特征在于后轮轴两端与后轮连接处各有一组内啮合棘轮,该棘轮的棘爪与棘爪内圈固定在后轮轴上,棘齿圈与后轮毂连成一体。为能适应侧三轮摩托车两后轮受力不均的情况,所说的后轮轴可以是多节的,节与节之间用万向节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解决了三轮磨托车锥齿轮差速器在遇阻时单轮打滑、尤其是小型三轮摩托车及脚踏三轮车单轮驱动产生扭矩力的问题,并且提高了机械效率。以下结合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三轮摩托车差速机构,包括传动链轮、后轮轴,其特征在于后轮轴两端与后轮连接处各有一组内啮合棘轮,该棘轮的棘爪与棘爪内圈固定在后轮轴上,棘齿圈与后轮毂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