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638 阅读:1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该摩托车的车身是用钢板模压成的平底船形,车身底部有筋条,其中车身前部有一倒V形壳状凸起(8),以便安装方向把和前轮。发动机(16)安装在后部的摇架(15)上,其输出轴与后桥直联。这样在车身的前部和中部有一较大的平坦空间,使驾驶员可采用坐姿驾驶,既舒适,又不易疲劳。由于取消了大梁,车的重量可减轻30%左右。(*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辆,是一种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具有一个方向把、车身及发动机,其中车身都是以钢管弯制成的中间大梁为龙骨的脊骨式结构,其发动机装在大梁前部,发动机通过链传动来驱动后桥,因而驾驶姿势均为跨骑式。由于发动机在前部,所以驾驶员的两腿还要分得较开,并且几乎没有活动空间。以这种姿势驾驶摩托车既不舒适,也容易引起疲劳。另外,这种大梁结构的摩托车重量较重,既要耗费较多的钢材,也要耗费较多的燃料。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耗能少,且驾驶较为舒适的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实现本技术目的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具有方向把、车身和发动机。所说的车身为钢板模压成的平底船形,车身底面有筋条,其中车身前部有一倒V形壳状凸起,方向把安装在该倒V形壳状凸起上,发动机安装在后部的摇架上,发动机输出轴与后桥输入轴直联。为取消中间大梁,本技术将发动机安装在摩托车后部的摇架上。车身底部的筋条起加强作用,用以增强车身的抗弯能力。同时车身两边的弦邦也起着加强筋的作用。为便于维修,车身后部底面的一部分可为活动板。本技术由于取消了中间大梁,并且将发动机安装在车身后部下面的摇架上,因而车身的前部和中部有一较大的空间,可设置驾驶坐椅,驾驶姿势为坐式,所以比较舒适、操作方便。由于车身是用钢板模压而成,无大梁,所以整车重量较轻,大约比同类大梁结构的三轮摩托车轻30%,耗油量也相应下降。另外,由于发动机置于车身下,且与后桥直联,不但省去了链传动,而且也降低了重心,所以行驶更加平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车身1是用1.5-2mm厚的钢板分段模压后焊接而成的,其中车身1的前部和中部底面2在同一平面,周边有弦邦3;车身1的后部底面4高于中部底面2,好像一条船。车身中部底面2有三条横筋5和两条纵筋6,纵筋6的截面7为方槽形(参见图2)。车身1的前部中央有一用两层钢板制成的倒V形壳状凸起8,方向把9的转向套10固联在壳状凸起8的顶部,前轮11置于壳状凸起8中,并通过减震器12与方向把9相联。这样在车身前部和中部除了壳状凸起8外,其余部分为平坦的空间。摩托车后桥轴13通过减震器14、摇架15与车身后部相联。发动机16装在摇架15上,其输出轴17与后桥18输入轴直联(参见图2)。发动机16采用电启动及脚踏板(图中未画出)控制。图1中的其他编号19-挡风板,20-驾驶员座椅,21-后排座椅。如图2所示车身1的后部底面4有一部分为方形的活动板,活动板取下后即为一方形窗口22,将下面的发动机及后桥部分显露出来,对维修十分方便。该活动板可作为后排座椅21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具有方向把(9)、车身(1)和发动机(16),其特征是所说的车身(1)为钢板模压成的平底船形,车身(1)底面(2)有筋条(5、6),其中车身前部有一倒V形壳状凸起(8),方向把(9)安装在该倒V形壳状凸起(8)上,发动机(16)安装在后部的摇架(15)上,发动机(16)的输出轴(17)与后桥(18)输入轴直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大梁小型三轮摩托车,具有方向把(9)、车身(1)和发动机(16),其特征是所说的车身(1)为钢板模压成的平底船形,车身(1)底面(2)有筋条(5、6),其中车身前部有一倒V形壳状凸起(8),方向把(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景方楚金元徐志善黄平科刘俊让任锁彦马木民王三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古城三轮车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