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694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中心轴、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半轴插孔,中心轴的两端部固定在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中心轴的两端上插套有行星齿轮,壳体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与两侧的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半轴插孔的内端侧壁具有连接凹槽,半轴齿轮的连接轴部的端部插套在壳体的上部或下部的连接凹槽中,连接轴部处于壳体中的外侧壁上具有外齿部,摩擦片和隔片交替设置在壳体与连接轴部之间,摩擦片和隔片插套在连接轴部中,摩擦片的内齿部与连接轴部的外齿部相啮合,隔片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插槽。它通过设置的隔片和摩擦片实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快速平衡,效果好。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shaft, axle gear, planetary gear, the upper and lower shell with semi axle jack, both ends of the central axis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two ends of the central axis on the sleeve of a planetary gear.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axle shaft gear, planetary gear and axle shaft gear mesh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jack; half shaft inner end of the side wall has a connecting groove, the connecting shaft ends of half axle gear is inserted in the upper or lower casing connecting groove,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in outside the tooth lateral wall in the shell, the friction plate and the spacer are alternat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casing and the connecting shaft of the friction plate and spacer is inserted in the connecting shaft part, internal tooth part of the friction plate and the external gear connecting shaft part is engaged with spacer The out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lot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quick balance of the 2.5 shaft gear of the differential by setting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friction plate, and th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滑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然而,现有的差速器其左右轮速度不同时,无法快速将两个轮子的速度调整平衡,具有一定的时间差,特别是在路面湿滑的时候,更需要能够快速调整平衡,防止车轮打滑,现在并没有此种类似的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限滑差速器,它通过设置的隔片和摩擦片实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快速平衡,效果好,保证在路面湿滑时,正常行驶,安全性高。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中心轴、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半轴插孔,中心轴的两端部固定在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中心轴的两端上插套有行星齿轮,壳体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与两侧的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半轴插孔的内端侧壁具有连接凹槽,半轴齿轮的连接轴部的端部插套在壳体的上部或下部的连接凹槽中,连接轴部处于壳体中的外侧壁上具有外齿部,摩擦片和隔片交替设置在壳体与连接轴部之间,摩擦片和隔片插套在连接轴部中,摩擦片的内齿部与连接轴部的外齿部相啮合,隔片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插槽,壳体与隔片的对应的内侧壁上具有多个凸起部,凸起部插套在对应的插槽中。所述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上均设有斜向通油孔,行星齿轮的斜向通油孔的一端伸出行星齿轮的外壁面,行星齿轮的斜向通油孔的另一端伸出行星齿轮的内壁面。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传动齿圈。所述两个半轴齿轮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两个半轴齿轮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设置的隔片和摩擦片实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快速平衡,效果好,保证在路面湿滑时,正常行驶,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隔片与壳体之间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中设有中心轴11、半轴齿轮12、行星齿轮13,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半轴插孔101,中心轴11的两端部固定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壁上,中心轴11的两端上插套有行星齿轮13,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半轴齿轮12,半轴齿轮12与两侧的行星齿轮13相啮合;所述半轴插孔101的内端侧壁具有连接凹槽102,半轴齿轮12的连接轴部121的端部插套在壳体10的上部或下部的连接凹槽102中,连接轴部121处于壳体10中的外侧壁上具有外齿部,摩擦片1和隔片2交替设置在壳体10与连接轴部121之间,摩擦片1和隔片2插套在连接轴部121中,摩擦片1的内齿部与连接轴部121的外齿部相啮合,隔片2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插槽21,壳体10与隔片2的对应的内侧壁上具有多个凸起部14,凸起部14插套在对应的插槽21中。进一步的说,所述行星齿轮13和半轴齿轮12上均设有斜向通油孔3,行星齿轮13的斜向通油孔3的一端伸出行星齿轮13的外壁面,行星齿轮13的斜向通油孔3的另一端伸出行星齿轮13的内壁面。进一步的说,所述壳体10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传动齿圈4。进一步的说,所述两个半轴齿轮1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说,所述两个半轴齿轮12的中心轴线与中心轴11的中心轴线相垂直。工作原理:当车子的左右两个车轮的转速具有偏差时,转速快的半轴齿轮12向转速慢的半轴齿轮12会有一个向心力,从而使得两个半轴齿轮12向一侧靠,此时,相邻的摩擦片1和隔片2相互压靠,从而减少半轴齿轮12的转速,一直到向心力失去后,两个半轴齿轮12转速相同,实现平衡,此时,摩擦片1和隔片2自动分开,从而实现正常运行。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限滑差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设有中心轴(11)、半轴齿轮(12)、行星齿轮(13),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半轴插孔(101),中心轴(11)的两端部固定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壁上,中心轴(11)的两端上插套有行星齿轮(13),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半轴齿轮(12),半轴齿轮(12)与两侧的行星齿轮(13)相啮合;所述半轴插孔(101)的内端侧壁具有连接凹槽(102),半轴齿轮(12)的连接轴部(121)的端部插套在壳体(10)的上部或下部的连接凹槽(102)中,连接轴部(121)处于壳体(10)中的外侧壁上具有外齿部,摩擦片(1)和隔片(2)交替设置在壳体(10)与连接轴部(121)之间,摩擦片(1)和隔片(2)插套在连接轴部(121)中,摩擦片(1)的内齿部与连接轴部(121)的外齿部相啮合,隔片(2)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插槽(21),壳体(10)与隔片(2)的对应的内侧壁上具有多个凸起部(14),凸起部(14)插套在对应的插槽(2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滑差速器,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设有中心轴(11)、半轴齿轮(12)、行星齿轮(13),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半轴插孔(101),中心轴(11)的两端部固定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壁上,中心轴(11)的两端上插套有行星齿轮(13),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半轴齿轮(12),半轴齿轮(12)与两侧的行星齿轮(13)相啮合;所述半轴插孔(101)的内端侧壁具有连接凹槽(102),半轴齿轮(12)的连接轴部(121)的端部插套在壳体(10)的上部或下部的连接凹槽(102)中,连接轴部(121)处于壳体(10)中的外侧壁上具有外齿部,摩擦片(1)和隔片(2)交替设置在壳体(10)与连接轴部(121)之间,摩擦片(1)和隔片(2)插套在连接轴部(121)中,摩擦片(1)的内齿部与连接轴部(12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孟兴姚杭杭梁毅锋嵇江朋李建国梁会红吕利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