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线差速器,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汽车的差速器,由行星架、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A型行星齿轮、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B型行星齿轮、至少一个A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A、至少一个B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B组成;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A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B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A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线差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线差速器,属于车用传动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汽车的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一种机械传动部件,多用于将汽车变速箱输出的动力传动给两个或四个驱动车轮,由于路面不平和车辆转弯等原因造成驱动车轮压过的轨迹不同,如果保持同速旋转就会造成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增大,增加车辆行驶阻力,所以差速器需要根据每个驱动车轮的不同运转情况向车轮输出转速,传统的差速器多为斜齿轮或冠状齿轮结构。限滑差速器,英文名为LimitedSlipDifferential,简称LSD。限滑差速器,顾名思义就是限制车轮滑动的一种改进型差速器,指驱动轮转速差值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正常的转弯等行驶性能的类差速器,但当某一驱动轮打滑或悬空时又能限制差速器不将全部动力输出给打滑或悬空车轮,有助于车辆脱困和激烈驾驶时的操控,譬如说当车辆一轮掉入坑洞中,此车轮就毫无任何摩擦力可言,着地车轮相对却有着极大的阻力,此时普通的差速器的作用会让所有动力回馈到低摩擦的轮子。掉入坑洞的车轮会不停转动,而着地轮反而完全无动作,如此车轮就无法行驶,这时如果车辆装配的是限滑差速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的限滑差速器有使用电控多片离合器来实现锁定的,但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也有通过纯机械式的蜗轮蜗杆来实现的,造价成本相对较高,作为中央差速器时也不便于设定前后轮的输出扭矩不等比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摆线差速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摆线差速器,由行星架、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A型行星齿轮、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B型行星齿轮、至少一个A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A、至少一个B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B组成;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A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B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A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输出齿轮A自转转轴与行星架自转转轴同轴,输出齿轮A同时分别与每一个A型摆动齿轮啮合组成内齿轮副,所有的A型摆动齿轮齿廓相同齿数相等;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B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A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B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B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输出齿轮B自转转轴与行星架自转转轴同轴,输出齿轮B同时分别与每一个B型摆动齿轮啮合组成内齿轮副,所有的B型摆动齿轮齿廓相同齿数相等;每个A型行星齿轮和B型行星齿轮啮合的齿轮比相同,行星架、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分别设有用于与差速器外界零件连接的键槽或孔。本技术方案选用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的描述方法进行描述,主要是为了更准确的描述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因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并没传统的太阳轮结构且有行星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所以不属于传统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用行星齿轮和行星架的零件或构件命名方法只是便于更形象的阐述零件或构件之间的关系;还要强调上述组成摆线差速器的零件或构件可以选用一体加工成型的零件或一体运动的构件,本文中将“一端带有曲柄轴的A行星齿轮”简称为“A型行星齿轮”将“一端带有曲柄轴的B行星齿轮”简称为“B型行星齿轮”“一端带有曲柄轴的行星齿轮”简称为“行星齿轮”,当行星齿轮的曲柄轴有两级以上曲拐时,采用偏心轴套和非圆轴的形式组成带有曲柄轴的行星齿轮构件为常用方法,并且可以在差速器装配过程中配合其他零件的安装顺序逐级安装偏心轴套;曲拐的轴颈就是曲柄轴上偏心轴的轴颈,每一级曲拐就是曲柄轴上一级与相邻曲拐的偏心轴和自转轴都不同轴的偏心轴,上述的所有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任何两个A型行星齿轮的曲柄轴的相同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与齿轮自转轴心线确定的平面始终保持平行;A型行星齿轮和B型行星齿轮可以是同样的齿轮,也可以是齿数不同但能组成外齿轮副的齿轮;键槽有很多种形式,差速器上常用的是花键结构,行星架上的键槽可以是任何便于对行星架施加扭矩的单齿或多齿的齿形结构,而用于与外界零件连接的孔通常是将零件用螺丝或销钉与差速器外界零件连接固定的孔形结构。上述行星架通过所述键槽或孔受外力自转带动每个A型行星齿轮和每个B型行星齿轮随着行星架的自传进行公转,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带动所有A型摆动齿轮随行星架转动,所有A型摆动齿轮带动输出齿轮A转动,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带动所有B型摆动齿轮随行星架转动,所有B型摆动齿轮带动输出齿轮B转动,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分别通过键槽或孔输出转动;当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转速相同时差速器内所有零件相对行星架静止不动;当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的输出负载不同造成转速不同时,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发生相对转动,既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分别与行星架发生方向相反的相对转动,造成所有A型摆动齿轮和所有B型摆动齿轮分别与行星架发生相对于行星架自转轴线的方向相反的公转,每个A型摆动齿轮和每个B型摆动齿轮相对于行星架自转轴线的公转通过曲柄轴带动每个A型行星齿轮和每个B型行星齿轮向相反方向自转,受限于A型行星齿轮和B型行星齿轮的啮合,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只能以一个固定的转速比关系相对于行星架发生方向相反的相对旋转。上述是本专利技术的摆线差速器转动运动的传递关系或者说扭矩的传递关系和差速输出的实现原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差速器潜在的限滑机制的实现原理是:输出齿轮A和A型摆动齿轮的齿数决定输出齿轮A相对行星架自转一周带动的每个A型摆动齿轮以行星架自转轴线为轴相对于行星架公转圈数,A型摆动齿轮的公转圈数与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圈数相同,输出齿轮B和B型摆动齿轮的齿数决定输出齿轮B相对行星架自转一周带动的每个B型摆动齿轮以行星架自转轴线为轴相对于行星架公转圈数,B型摆动齿轮的公转圈数与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圈数相同,当输出齿轮自转与齿轮副内的摆动齿轮公转的转速比较高时,尤其是输出齿轮和摆动齿轮组成少齿差内齿轮副时,由于摩擦力和润滑油流体阻力的存在,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的相对旋转时的差速器内部差数转动阻力会根据相对旋转转速成比例放大,同时这个差速器内部的差数转动阻力也在造成输出齿轮与啮合的摆动齿轮之间啮合面压力增大,造成输出齿轮与啮合的摆动齿轮之间齿轮副传动阻力增大,进一步加大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相对转动的差速器内部差数转动阻力,这些阻力的增大都在平衡造成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转速差异的外界输出阻力的差异,使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趋于同速输出,也就是起到限滑作用;具体能否在打滑时实现锁定,取决于差速器内部差数转动阻力增大的最大值,理论上当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的相对扭矩或相对转速造成的差速器内部差数转动阻力大于等于输入到行星架的扭矩时可以实现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之间的相对锁定,输出负载指的是输出齿轮通过键槽或孔与外界零件周向连接后需要带动的外界零件转动时的阻力。上述A型摆动齿轮和输出齿轮A组成的齿轮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线差速器,其特征是:由行星架、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A型行星齿轮、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B型行星齿轮、至少一个A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A、至少一个B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B组成;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A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B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A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输出齿轮A自转转轴与行星架自转转轴同轴,输出齿轮A同时分别与每一个A型摆动齿轮啮合组成内齿轮副,所有的A型摆动齿轮齿廓相同齿数相等;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B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A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B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B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输出齿轮B自转转轴与行星架自转转轴同轴,输出齿轮B同时分别与每一个B型摆动齿轮啮合组成内齿轮副,所有的B型摆动齿轮齿廓相同齿数相等;每个A型行星齿轮和B型行星齿轮啮合的齿轮比相同,行星架、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分别设有用于与差速器外界零件连接的键槽或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线差速器,其特征是:由行星架、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A型行星齿轮、至少两个一端带有曲柄轴的B型行星齿轮、至少一个A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A、至少一个B型摆动齿轮、输出齿轮B组成;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A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A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B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A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输出齿轮A自转转轴与行星架自转转轴同轴,输出齿轮A同时分别与每一个A型摆动齿轮啮合组成内齿轮副,所有的A型摆动齿轮齿廓相同齿数相等;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固定在行星架上,每个B型行星齿轮的自转轴心线与行星架自转轴心线平行,每个B型行星齿轮至少与一个A型行星齿轮啮合,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曲柄轴的同一级曲拐的轴颈轴心线相对齿轮自转轴心线平行且距离相同,所有B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相位相同,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的同级曲拐的轴颈分别穿过同一个B型摆动齿轮上的每个轴孔,输出齿轮B自转转轴与行星架自转转轴同轴,输出齿轮B同时分别与每一个B型摆动齿轮啮合组成内齿轮副,所有的B型摆动齿轮齿廓相同齿数相等;每个A型行星齿轮和B型行星齿轮啮合的齿轮比相同,行星架、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分别设有用于与差速器外界零件连接的键槽或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线差速器,其特征是:所述行星架通过所述键槽或孔受外力自转带动每个A型行星齿轮和每个B型行星齿轮随着行星架的自传进行公转,每个A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带动所有A型摆动齿轮随行星架转动,所有A型摆动齿轮带动输出齿轮A转动,每个B型行星齿轮上的曲柄轴带动所有B型摆动齿轮随行星架转动,所有B型摆动齿轮带动输出齿轮B转动,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分别通过键槽或孔输出转动;当输出齿轮A和输出齿轮B转速相同时差速器内所有零件相对行星架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凌子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