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俊礼专利>正文

可控向遛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76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由人双脚踏动的可控向遛踏板,它是在一个特制底架的后架上,装置一连接一个滚轮的连轮轴,连轮轴的两头上分别装置一单向踏臂,两单向踏臂的一头上分别装置一脚踏板,底架与两脚踏臂间分别装置一组撑力弹簧,底架纵支臂前端,弓形前架的中间上呈上下式的装置一蟹钳式连轮把杆,蟹钳式连轮把杆的下一头为抓地滚轮,拔高后的上部端头上为手握式方向盘把。这样,使用时可以由人一边踏动底架前行,一面掌握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结构的踏行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控向遛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道路滑板运动器械,一般的是在一流线形底板上,由下面装置数个滚轮,即由滚轮、踏板组成一件滑行器。使用滑板的方法,是以人的两脚侧身的站在滑板上,用一只脚探下不断的向前抻地,由此方式将滑板及人体向前推动前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向遛踏板,它不仅能将滑架驱动和载动人体,而且能由人不需用脚抻地驱动前行。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架特制的底架的后架上,呈横向形的装置一支连装驱动轮的连轮轴,连轮轴的两轴头上分别装置一支单向踏臂,单向踏臂的臂头伸过底架中腰上的横支杆并前探,探头上各装置一脚踏板。底架的前部上连体两弓形前支臂,两前支臂头端的中间上装置一组连轮把杆。连轮把杆的结构呈常规的装置车轮式蟹钳状,蟹钳头下部的叉头上装置一滚轮,蟹钳头的轴管向上穿装过前支臂并朝上拔高,轴管上端上装置一个握把式方向盘。底架两横支臂与单向踏臂间各装置一只撑力回位弹簧。其工作原理为人的两脚分别搁置于两边的脚踏板上,当由人踏下一单向踏臂时,连轮轴联动驱动轮向前滚动,交换脚踏下另一单向踏臂时,同样驱动驱动轮向前滚动,两单向踏臂由回位弹簧与单向飞作用下不断的回位,由人反复踏动和把握方向,实现一种连续驱动底架及人体前行的效果。 由下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免于用脚不断抻地,两单向踏杆摇臂内装置单向飞传动,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 2、连轮轴 3、单向踏臂 4、蟹钳式连轮把杆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底架(1)由一横支臂、两纵支臂及两纵支臂连体的两弓形前支臂组成,一连轮轴(2)由轴承固定并装置于底架(1)后部的纵支架上。连轮轴(2)结构呈一支传动轴和由传动轴中间上同心固装一抓地驱动轮状。连轮轴(2)的两端上分别装置一单向踏臂(3),两单向踏臂(3)的臂头上分别装置一脚踏板;两单向踏臂(3)与连轮轴(2)连接的两端轴头上,臂头内分别装置一单向式传动飞,起一向受力驱动连轮轴另一向呈回位时空转作用。两单向踏臂(3)装置踏板的一头伸过底架(1)的横支臂,与横支臂的两交合点上分别装置一组撑力回位弹簧,并呈常态撑空脚踏臂状。底架(1)两纵支臂前端的弓形支臂的中间,呈上下方式的开设一个转轴孔,转轴孔内呈上下方式的装置一下端为抓地滚轮、上端为方向盘把的蟹钳式连轮把杆(4)。蟹钳式连轮把杆(4)的基本结构为由一支立式转轴的下端上分叉口,叉口内装置一组轴式滚轮组和抓地轮;转轴的另一头,向上的一头上装置一掌握方向的手握盘把,由人于使用时操控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向遛踏板,主要由底架、连轮轴、脚踏臂及蟹钳式连轮把杆机械连接,其特征是:底架后架的两纵支臂上装置一连轮轴,连轮轴的两端头上分别向前连装一单向踏臂,底架的两纵前支臂上连体两弓形前支臂,并于其端头上呈上下方向的装置一组蟹钳式连轮把杆,蟹钳式连轮把杆的下端头上装置抓地滚轮,往上拔高的上端头上连装一方向盘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向遛踏板,主要由底架、连轮轴、脚踏臂及蟹钳式连轮把杆机械连接,其特征是底架后架的两纵支臂上装置一连轮轴,连轮轴的两端头上分别向前连装一单向踏臂,底架的两纵前支臂上连体两弓形前支臂,并于其端头上呈上下方向的装置一组蟹钳式连轮把杆,蟹钳式连轮把杆的下端头上装置抓地滚轮,往上拔高的上端头上连装一方向盘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向遛踏板,其特征是底架的形状结构由一横臂、两纵支臂和与两纵支臂向前连体的两弓形前支臂组成,两弓形前支臂向前交合的端头上呈上下方向的开设一个转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礼
申请(专利权)人:郑俊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