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119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及汽车。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设置在车体上,且至少与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接触;其中,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底座和与固定底座配合的滑块,滑块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底座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其中,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车体进行卡接配合的卡扣结构;滑块上设置有卡接结构,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卡接结构配合的限位机构;装置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固定底座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车体进行安装配合,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与滑块的第一侧面接触,风挡玻璃随滑块的滑动而进行位移,滑块在预设的位置通过卡接结构与限位机构配合,固定风挡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用户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提高了汽车行业对制造精度的要求。然而高精度的零件制造势必会带来制造成本的上升,那么如何实现用户的要求而又不增加制造成本成为一个难点,改善工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的叠加制造公差将带来新的装配问题,因此通过提高零件的灵活度是比较可靠的设计方式。现有前风挡玻璃总成的结构,多数由风挡玻璃总和定位卡柱组成。风挡玻璃总成在车窗框内的固定,主要是靠粘结在玻璃上的定位卡柱和涂抹在玻璃上的聚氨酯密封胶固化来实现。然而,定位卡柱粘结在带有曲率的风挡玻璃的两端,势必存在一定的误差,很难保证一致性。同时,为解决玻璃在密封胶未固化时出现移位或脱落的问题,通常会使用保护胶带来保证风挡玻璃的定位。因此,现有的风挡玻璃总成的装配方式,既增加了辅料成本的投入,也加大了因玻璃移位或脱落的返工返修率,对于这样的风挡玻璃总成的装调状态,是难以做到提升整车外观品质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的风挡玻璃装配存在辅料成本投入较大,玻璃返工返修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车体上,且至少与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接触;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底座和与所述固定底座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底座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其中,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车体进行卡接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结构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固定底座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车体进行安装配合,所述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与所述滑块的第一侧面接触,所述风挡玻璃随所述滑块的滑动而进行位移,所述滑块在预设的位置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与限位机构配合,固定所述风挡玻璃。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底座本体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边缘处、对称的设置有一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二侧,且所述突起结构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本体所在的平面;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底座本体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平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垂直于所述底座本体所在的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柱状突起,所述柱状突起上设置有能相对于所述柱状突起做回弹运动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柱状突起的两侧,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卡接部由原始状态朝靠近所述柱状突起的方向运动,在外力撤销后,所述卡接部回归到原始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动体,所述滑动体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通过所述滑动体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配合实现所述滑块的运动;设置在所述滑动体上的按压突起,所述按压突起的宽度与相对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按压突起的一端设置有一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一柱状体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柱状体两侧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进行所述滑块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所述突起结构所在的平面;所述卡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柱状体上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进行所述滑块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按压突起的第一端对齐,形成所述滑块的第一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所述滑动体所在的平面。进一步地,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块第一侧面上的第一缓冲块,所述风挡玻璃通过所述第一缓冲块与所述滑块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卡扣结构上的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车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为风窗下板加强板。一种汽车,包括风挡玻璃和风窗下板加强板,还包括上述的风挡玻璃固定装置,所述风窗下板加强板上设置有预设开孔,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通过所述预设开孔设置在所述风窗下板加强板上,且与所述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通过使用风挡玻璃固定装置,有效地控制了风挡玻璃与车体的间隙不均的问题,提高了风挡玻璃装配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辅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设置有第一缓冲块的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俯视图;图4表不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侧视图;图5表不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固定底座的正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滑块的俯视图;图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滑块的正视图;图9为图8中沿BB’向的剖视图;图10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滑块的侧视图;图1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表示本技术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侧视图;图13表示本技术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俯视图;图14表示本技术的所述装置本体的正视图;图15为图14沿CC’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风挡玻璃装配存在辅料成本投入较大,玻璃返工返修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及汽车。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0,所述装置本体10设置在风窗下板加强板20上,且至少与风挡玻璃30的一端边缘接触;其中,所述装置本体10,包括:固定底座100和与所述固定底座100配合的滑块200,所述滑块200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底座100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即由固定底座的底端向固定底座的顶端滑动);其中,所述固定底座100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风窗下板加强板20进行卡接配合的卡扣结构120 ;所述滑块200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固定底座100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结构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装置本体10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固定底座100通过所述卡扣结构120与所述风窗下板加强板20进行安装配合,所述风挡玻璃30的一端边缘与所述滑块200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即为滑块的顶部端面)接触,所述风挡玻璃30随所述滑块200的滑动而进行位移,所述滑块200在预设的位置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与限位机构配合,固定所述风挡玻璃30。上述方案,通过使用风挡玻璃固定装置,有效地控制了风挡玻璃与A柱两侧的间隙以及风挡玻璃与顶盖的间隙不均的问题,提高了风挡玻璃装配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辅料成本。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00包括:底座本体110;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第一侧设置有卡扣结构120 ;所述底座本体110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边缘处、对称的设置有一突起结构130,所述突起结构130位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第二侧,且所述突起结构130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挡玻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车体上,且至少与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接触;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固定底座和与所述固定底座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底座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其中,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车体进行卡接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结构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固定底座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车体进行安装配合,所述风挡玻璃的一端边缘与所述滑块的第一侧面接触,所述风挡玻璃随所述滑块的滑动而进行位移,所述滑块在预设的位置通过所述卡接结构与限位机构配合,固定所述风挡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城刘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