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的车架结构,尤其涉及有减震作用的车架。目前,现有的自行车或三轮车等人力车的车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由前车轮的叉架20、横梁21、辅梁22及后车架23组成,横梁21、辅梁22及后车架23为整体结构,前车轮的叉架20与整体结构固结在一起。这种车架虽然有稳固、承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其为刚性连接,当车轮行经颠簸路面时,前车轮胎虽有减震效果,但非常有限,在震动作用力N1的作用下,前轮有上升移动之势,因此前车轮上、下颠簸,使车架随之震动,影响人们控制行驶方向及蹬骑时的舒适性,并且车轮、车架易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避震车架,其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减震性及耐用性,增强前车轮的转向功能。本技术所设计的避震车架主要由前车轮的叉架、横梁、辅梁及后车架组成,横梁与后车架固结在一起,前车轮的叉架由上支架及下支架两部分构成,上、下支架之间由“Z”型连接件连接,横梁与上支架固定在一起,辅梁的一端与下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后车架上的支点连接,可绕支点转动。为保持上述“Z”型连接件的形状及使用时有伸缩力,本技术所设计的避震车架的“Z”型连接件中,其中连杆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震车架,主要由前车轮的叉架、横梁、辅梁及后车架组成,横梁与后车架固结在一起,其特征是:前车轮的叉架由上支架及下支架两部分构成,上、下支架之间由“Z”型连接件连接,横梁与上支架固定在一起,辅梁的一端与下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后车架上的支点连接,可绕支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