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富雄专利>正文

自行车避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20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避震车架,位于该避震车架座管后的后下叉可转动地枢接在座管底端的五通管侧边,后下叉与上方的后上叉末端间设有一个弹性部件,当套设在后叉端的后轮遭遇颠簸路面产生震动时,可利用弹性部件所产生的缓冲弹力,使震动力被吸收,达到避震的目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避震车架,特别是一种可使后轮达到避震效果的自行车避震车架。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往的自行车避震车架是由固定架1、套筒2、支撑杆3及避震器4所组成,该避震器4包括一个滑槽套41、一个防尘套42、一个导座43、以及一个弹簧44等构件,当自行车在骑乘震动时,车架的震动力会由弹簧44所吸收,以达到避震的目的。如图2所示,是另一种以往的自行车避震车架,可使后轮达到避震目的,该避震车架具有一支枢设在车架座杆6上的曲杆7,曲杆7具有前、后端,曲杆7前端形成一个弯曲状的压杆7’,压杆7’前端与一个弹簧8的一端相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座杆6底部一侧连接,曲杆7后端固接一个后下叉9的一端,后下叉9的另一端是可活动地枢接在座管6底部。当后轮产生震动时,后轮毂会带动后下叉9与曲杆7固接的一端向上移动,后下叉9会以枢接点为中心向上旋转,曲杆7以与座杆6枢接处为中心转动,使压杆7’设有弹簧的一端向下摆动,而使弹簧8被压缩,藉此达到避震的目的。上述的两种自行车避震车架都具有避震效果,但是,当装设有上述避震车架的自行车的轮体遭遇震动时,震动力都必须先经过车架架体本身的传递,才由避震装置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避震车架,包含一个支撑自行车座的座管,座管的下端与五通管连接,座管两侧各设有一个下叉管,每个下叉管的前端与五通管枢接,每个下叉管的另一端各设有一个后叉端,其特征在于:座管上的下叉管上方各设有一个上叉管,上叉管的一端与座管固接, 上叉管的另一端与后叉端间装设有一个弹性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富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