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秉华专利>正文

超轻型折叠式山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21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山地车,其折叠机构系采用女式单梁,用特种空心铝合金型材弯曲而成,中间截断,梁中装有双向快卸连接装置,连接主梁,并辅以铰链,卸开连接装置,主梁即可折叠,使前后轮叠合。再通过快卸偏心锁紧装置,使一字形车把折叠并翻转180°与前后轮叠合;并通过快卸偏心锁紧装置使鞍座升降而缩小自行车体积。折叠后的自行车体积小,重量轻,可手提上楼或乘车旅游,恢复自行车骑行状态仅需要半分钟。(*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山地车,尤其是中大轮折叠式山地车。目前市场上各种自行车的结构特点是采用普通焊接钢管焊接而成,而且都是整体车架,不能折叠,因此整车重而体积大,其技术基本上停留在我国四十年代水平上。本申请人之一在申请号为92226973.4的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超轻型折叠式自行车,其铝合金梁是有弧形的,可用于制造中大轮(610~711mm)折叠式自行车。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快速折叠,又可快速恢复骑车功能的折叠式山地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超轻型折叠式自行车由主梁、鞍座架立管(2)、把立管(21)、折叠式一字形车把(7)以及鞍座和前后轮等组成自行车主体,主梁在靠近鞍座架立管(2)处切断,分成前主梁(1)和后主梁(3),前主梁两端均弯曲成弧形与直线相接的梁,以适用于中大轮自行车架需要。主梁外侧用特种铰链(4)连接,主梁连接处内部装有一双向快卸连接装置(5),鞍座架立管(2)和把立管(21)上分别装有标准的快卸偏心锁紧装置(6)。前后主梁均由各种特种空心铝合金型材制成,并用铝合金管、铝合金板与主梁经特种焊接或铆接成整体车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叠式山地车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式山地车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双向快卸连接装置示意图;图4为鞍座架立管采用复合材料示意图;图5为一字形车把折叠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字形折叠车把A-A剖视图。拆开图1中的双向快卸连接装置(5),使自行车前后轮叠合在一起;松开把立管上快卸偏心锁紧装置(6),使车把翻转180°,松开蝶形螺钉,同时左右车把向下弯折,与两轮叠合在一起;又松开鞍座架立管(2)上的快卸偏心锁紧装置(6),使鞍座下降至最低点,并将鞍座旋转180°,使自行车折叠成图2的状态。图3为双向快卸连接装置图,当前主梁(1)和后主梁(3)处于连接状态时,连接凸块(9)嵌入连接凹块(8)中,这时在垂直方向插入星形帽锥销(10)将凹凸连接块连接在一起,利用锥销(10)前端有螺丝,拧入连接凹块(8)螺母中,直拧至锥销与锥孔密合,螺丝的拉力使锥销与锥孔密合,反过来密合后锥销与锥孔的摩擦力又成为螺丝与螺母的锁紧力,因此锥销拧紧后是自锁状态。由于山地车冲击载荷大,故在水平方向又插入一带铆钉(12)的耳孔锥销(11),使凹凸连接块双向连接成一体,用以承受冲击载荷的巨大弯矩,其承受能力大大超过主梁本身,故整个连接装置是极为安全可靠的。特种铰链(4)连接前主梁(1)和后主梁(3),骑行时不承受力,仅在前后主梁折叠时承受连接力。图4为鞍座架立管(2)采用复合材料示意图。为了能承受山地车的高冲击载荷,在受力较大的鞍座架立管(2)采用复合材料,由材料(13)和材料(14)组成,用既轻又具有较大韧性的材料,以保证设计需要。图5为一字形车把折叠结构图。一字形车把(7)分为三节,中间一节(15)装在把立管(21)内,左右两节车把如右车把(20)所示,与中间一节(15)靠左连接件(16)与右连接件(19)相连接,中间用蝶形螺钉(17)相连,蝶形螺钉(17)拧紧时左右车把不会折弯。蝶形螺钉靠弹簧垫圈保险,不会自动松开。当手松蝶形螺钉时,左右车把靠左右连接件(16)及(19)端头平头顶住,见A-A剖视图,往下按不动,但向上可回转90°,车把即折成U字形,再松开把立管(21)上快卸偏心锁紧装置(6),整个U字形车把转动180°,就成了∩字形车把,左右两节折叠车把即与前后轮叠合。图6为一字形折叠车把A-A剖视图。本专利与超轻型折叠式自行车技术专利(申请号91209697.7及申请号92226973.4)联合应用,成整个自行车系列,可互相配用,组合成各式折叠自行车,从小轮车、轻型车、变速车直至山地车。本专利与现有山地车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特点1.由于采用了折叠式,自行车可快速地进行折叠,时间不超过半分钟,体积只有原来的一半,且重量特轻,可以手提上楼,如有电梯,可携入电梯上楼。2.由于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可放入小轿车后车箱,或乘长途汽车或火车,随身携带出门旅游,到达旅游点后作山地旅游与锻炼身体。3.自行车不放在大楼底层,避免了丢失的危险。4.自行车折叠后体积小,可放在墙角或吊挂在阳台上,占地面积小或不占地面积。5.在上班前出门时,仅需花半分钟即可将折叠的自行车恢复到可骑行状态,且安全可靠。6.鞍座能多种位置调整,调到最低时,一般人均能双脚落地,从中学生、妇女到老人均可适用,停车时比较安全。7.铝合金车架及铝合金圈抗腐蚀能力强,配以多种不锈钢配件,使整车寿命增长。权利要求一种超轻型折叠式山地车由主梁、鞍座架立管(2)、把立管(21)、一字形折叠车把(7)以及鞍座和前后轮组成,主梁在靠近鞍座架立管(2)处切断,分成前主梁(1)和后主梁(3),主梁外侧用特种铰链(4)连接,主梁连接处内部装有一双向快卸连接装置(5),在鞍座架立管(2)和把立管(21)上分别装有标准的快卸偏心锁紧装置(6),其特征在于a.采用特种空心铝合金型材作自行车的前主梁(1)和后主梁(3),前主梁前后均部分作成弧形与直线相接,且用铝合金管、铝合金板与主梁焊接或铆接成整体车架;b.所述双向快卸连接装置(5)由连接凹块(8)、连接凸块(9)、星形帽锥销(10)、耳孔锥销(11)及铆钉(12)组成;c.鞍座架立管(2)由复合材料(13)及(14)组成;d.所述一字形折叠车把(7)系由三节组成,中间一节(15)装在把立管(21)中,左、右车把(20)由左连接件(16)、右连接件(19)相连,并由蝶形螺钉(17)及弹簧垫圈(18)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山地车,其折叠机构系采用女式单梁,用特种空心铝合金型材弯曲而成,中间截断,梁中装有双向快卸连接装置,连接主梁,并辅以铰链,卸开连接装置,主梁即可折叠,使前后轮叠合。再通过快卸偏心锁紧装置,使一字形车把折叠并翻转180°与前后轮叠合;并通过快卸偏心锁紧装置使鞍座升降而缩小自行车体积。折叠后的自行车体积小,重量轻,可手提上楼或乘车旅游,恢复自行车骑行状态仅需要半分钟。文档编号B62K15/00GK2197296SQ9421366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秉华, 周芒 申请人:周秉华, 周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轻型折叠式山地车由主梁、鞍座架立管(2)、把立管(21)、一字形折叠车把(7)以及鞍座和前后轮组成,主梁在靠近鞍座架立管(2)处切断,分成前主梁(1)和后主梁(3),主梁外侧用特种铰链(4)连接,主梁连接处内部装有一双向快卸连接装置(5),在鞍座架立管(2)和把立管(21)上分别装有标准的快卸偏心锁紧装置(6),其特征在于:a. 采用特种空心铝合金型材作自行车的前主梁(1)和后主梁(3),前主梁前后均部分作成弧形与直线相接,且用铝合金管、铝合金板与主梁焊接或铆接成整体 车架;b. 所述双向快卸连接装置(5)由连接凹块(8)、连接凸块(9)、星形帽锥销(10)、耳孔锥销(11)及铆钉(12)组成;c. 鞍座架立管(2)由复合材料(13)及(14)组成;d. 所述一字形折叠车把(7)系由三节组成,中间一 节(15)装在把立管(21)中,左、右车把(20)由左连接件(16)、右连接件(19)相连,并由蝶形螺钉(17)及弹簧垫圈(1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秉华周芒
申请(专利权)人:周秉华周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