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946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与减震器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轴以及用来固定减震器安装轴的车架,所述的减震器安装轴为阶梯轴,包括直径递减的第一直径部、第二直径部、第三直径部和第四直径部,所述的第四直径部上设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与自锁螺母相配合,通过自锁螺母的锁紧实现减震器安装轴与车架的连接固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位移及轴向转动的限制来避免安装胶垫的异常损坏、避免第一、第二安装垫片在拆装中的变形,减小减震器安装支架断裂的风险及提高减震器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减震器作为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其拆装的便捷性及装配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车装配检修时的效率及品质的好坏。目前,减震器是通过减震器安装轴固定在车架上,由于减震器安装轴为普通的光轴,所以减震器在装配时经常出现自锁螺母旋入量过大,自锁螺母旋入量过大可以导致减震器胶垫过度变形、胶垫过早损坏,还可以导致减震器安装垫片变形严重、减震器安装支架断裂等质量问题;同时也存在因减震器安装不便导致装配效率较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对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和径向进行定位,避免了减震器安装胶垫的损坏,减小了减震器安装垫片的变形,提高了减震器的安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减震器、与减震器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轴以及用来固定减震器安装轴的车架,所述的减震器上设有与减震器安装轴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孔,所述的减震器安装孔与减震器安装轴之间设有安装胶垫,所述安装胶垫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安装垫片,所述的减震器安装轴为阶梯轴,包括直径递减的第一直径部、第二直径部、第三直径部和第四直径部,所述的第一直径部是由平行于减震器安装轴轴芯方向的平面削去一弧面区域而构成的弧面部和平面部,该平面部与车架上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平面相配合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转动,所述的第一直径部的弧面部与第二直径部的连接部和车架上呈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二安装平面相配合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位移,所述的第三直径部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垫片、安装胶垫、第二安装垫片及车架上呈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三安装平面,所述的第四直径部上设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与自锁螺母相配合,通过自锁螺母的锁紧实现减震器安装轴与车架的连接固定。所述的自锁螺母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安装垫片、安装胶垫、第二安装垫片相互贴合,且第一直径部的平面部与第一安装平面相贴合、第一直径部的弧面部及第二直径部的连接部与第二安装平面相贴合、第一安装垫片与第二直径部相贴合、第二安装垫片与第三安装平面相贴合。所述的安装胶垫为分体结构,由两个胶垫对合而成。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锁紧自锁螺母,从而拉动减震器安装轴及第一、第二安装垫片做轴向运动,压紧安装胶垫,使安装胶垫实现设计范围内的合理压缩变形,实现减震器的安装紧固,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位移及轴向转动的限制来避免安装胶垫的异常损坏、避免第一、第二安装垫片在拆装中的变形,减小减震器安装支架断裂的风险及提高减震器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减震器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包括减震器1、与减震器I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轴2以及用来固定减震器安装轴2的车架,减震器I上设有与减震器安装轴2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孔3,减震器安装孔3与减震器安装轴2之间设有安装胶垫4,安装胶垫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安装垫片5、6,减震器安装轴2为阶梯轴,如图2、图3所示,包括直径递减的第一直径部21、第二直径部22、第三直径部23和第四直径部24,第一直径部21是由平行于减震器安装轴2轴芯方向的平面削去一弧面区域而构成的弧面部211和平面部212,该平面部212与车架上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平面91相配合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2的轴向转动,换句话说也就是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头为D型截面形状,包括平面部和弧面部,其中平面部与车架上的第一安装平面相贴合,以平面与平面的配合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的转动;第一直径部21的弧面部211与第二直径部22的连接部和车架上呈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二安装平面92相配合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2的轴向位移,也就是第一直径部的弧面部与第二直径部形成的轴肩处(即图2、图3中减震器安装轴的第一立面A)与第二安装平面92贴合;第三直径部23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垫片5、安装胶垫4、第二安装垫片6及车架上呈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三安装平面93,第三安装平面93上设有供减震器安装轴穿过的安装孔,即减震器安装轴穿过第一安装垫片5、安装胶垫4、第二安装垫片6后从第三安装平面93穿出;第四直径部24上设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与自锁螺母7相配合,通过自锁螺母7的锁紧实现减震器安装轴2与车架的连接固定。这里所说的第一、第二、第三安装平面均为车架上用来与减震器安装轴相配合的平面,本技术的附图仅仅给出了原理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来确定这几个安装平面。进一步的,自锁螺母7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安装垫片5、安装胶垫4、第二安装垫片6相互贴合,且第一直径部21的平面部212与第一安装平面91相贴合、第一直径部21的弧面部211与第二直径部22的连接部和第二安装平面92相贴合(减震器安装轴的第一立面A与第二安装平面相贴合)、第一安装垫片5与第二直径部22相贴合(即图2、图3中减震器安装轴的第二立面B与第一安装垫片相贴合)、第二安装垫片6与第三安装平面93相贴合,换句话说,也就是自锁螺母在锁紧到位时,第一直径部的平面部与第一安装平面贴合,减震器安装轴的第一立面A与第二安装平面相贴合,减震器安装轴的第二立面B与第一安装垫片相贴合,第一安装垫片与安装胶垫贴合,安装胶垫与第二安装垫片贴合,第二安装垫片与第三安装平面贴合。进一步的,安装胶垫4为分体结构,由两个胶垫对合而成。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减震器安装轴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平面上的安装孔(此安装孔是由第一安装平面与第二安装平面之间形成的安装孔)、第一安装垫片、安装胶垫、第二安装垫片,并从第三安装平面上的安装孔穿出,连接自锁螺母,实现减震器的预安装;此时减震器安装轴第一直径部的平面部与车架的第一安装平面相贴合,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转动被限制,可以方便减震器装配;再通过扭力扳手按标准力矩拧紧自螺母,在拧紧过程中,通过锁紧自锁螺母,使减震器安装轴做轴向位移,并推动第二安装垫片依次压紧安装胶垫、减震器安装孔、第一安装垫片,直至减震器安装轴的第一立面A与第二安装平面相贴合,此时减震器安装轴的轴向位移被限制。减震器安装轴及第一、第二安装垫片的轴向位移量即安装胶垫的压缩量可以通过理论校核计算及试验确定,以此达到避免减震器装配过程中出现安装胶垫过渡变形或装配松旷导致异常损毁的目的。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I)、与减震器(I)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轴(2)以及用来固定减震器安装轴(2)的车架,所述的减震器(I)上设有与减震器安装轴(2)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孔(3),所述的减震器安装孔(3)与减震器安装轴(2)之间设有安装胶垫(4),所述安装胶垫(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安装垫片(5、6),所述的减震器安装轴(2)为阶梯轴,包括直径递减的第一直径部(21)、第二直径部(22)、第三直径部(23)和第四直径部(24),所述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1)、与减震器(1)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轴(2)以及用来固定减震器安装轴(2)的车架,所述的减震器(1)上设有与减震器安装轴(2)相配合的减震器安装孔(3),所述的减震器安装孔(3)与减震器安装轴(2)之间设有安装胶垫(4),所述安装胶垫(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安装垫片(5、6),所述的减震器安装轴(2)为阶梯轴,包括直径递减的第一直径部(21)、第二直径部(22)、第三直径部(23)和第四直径部(24),所述的第一直径部(21)是由平行于减震器安装轴(2)轴芯方向的平面削去一弧面区域而构成的弧面部(211)和平面部(212),该平面部(212)与车架上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安装平面(91)相配合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2)的轴向转动,所述的第一直径部(21)的弧面部(211)与第二直径部(22)的连接部和车架上呈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二安装平面(92)相配合以限制减震器安装轴(2)的轴向位移,所述的第三直径部(23)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垫片(5)、安装胶垫(4)、第二安装垫片(6)及车架上呈铅垂方向布置的第三安装平面(93),所述的第四直径部(24)上设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与自锁螺母(7)相配合,通过自锁螺母(7)的锁紧实现减震器安装轴(2)与车架的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先松赵理想周保成李亚妮蔡圣全张立辉王泽平孔靓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