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786 阅读:19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后车架、后车架撑管和车架中侧管,后车架、后车后车架撑管和车架中侧管围成大致三角形侧面框架,主梁为一条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车架中侧管、后车架为两条管,其所述的两后车架的前段沿着主梁延伸方向,从主梁两侧逐渐交汇到主梁并与主梁焊接,所述的两条车架中侧管上端分别向内弯曲焊接到后车架的前段。由于将现有技术车架管之间的连接顺序改变,改变为后车架逐渐向内与主梁交汇焊接,因后车架处于最上方位置,不会影响空气滤清器安装空间,而有影响的车架中侧管又从两边与后车架连接,从而在基本不增加车架材料、不改变车架受力结构、不增加焊接工作量的情况下,简单的解决空气滤清器的安装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车架,尤其是小型太子摩托车的车架。
技术介绍
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由主梁l、车架下管2、后车架3、发动机托架管6、后车 架撑管4和车架中側管5相互焊接组成,参见附图4、图5,其中,从側面看主梁l、 车架下管2、发动机托架管6和车架中側管5所围成的大致菱形框架空间用于布置 发动机,后车架3、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所围成的大致三角形框架空间, 这个部位布置有空气滤清器等部件;主梁l为一条直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略向 后倾斜,车架中侧管5为两条管,竖立并略向前倾,上端逐渐向前交汇的焊接在主 梁l后端的两个側面,下端与发动机托架管6相连,后车架3也是两条管,其前端 顺着主梁1延伸方向并前端头与车架中側管5上端焊连接,两条后车架撑管4则两 端分别焊接在车架中側管5下端和后车架3的中部,組成一个大致的三角形, 一般 情况下空气滤清器布置在这个三角形前上角位置的车架中侧管5之内,即图示的a 区域,这种管件焊接布置的后车架3、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焊接在大致一 个面上,位于主梁1侧面,这个三角形的面的前端要从主梁1两侧逐渐向主梁1收 缩直到交汇,由于是小型太子车,空气滤清器体积不能按比例缩小,上述a区域左 右方向的空间因狭小^t安装空气滤清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通过调节后车架和车 架中侧管之间的焊接关系,增大车架在上述前上角位置的车架中側管内的空间,从 而解决空气滤清器的安装问题。本技术的小型太子摩托牟车架,包括主梁、后车架、后车架撑管和车架中 侧管,后车架、后车后车架撑管和车架中側管围成大致三角形側面框架,主梁为一 条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车架中側管、后车架为两条管,其所述的两后车架的前 段沿着主梁延伸方向,从主梁两側逐渐交汇到主梁并与主梁焊接,所述的两条车架 中侧管上端分别向内弯曲焊接到后车架的前段。现有技木是牟架中侧管逐渐向内与 主梁交汇焊接,后车架再与车架中侧管焊接,车架中側管是从上到下的竖立的,其 逐渐向内收拢的空间不可避免的要缩小,本技术是后车架逐渐向内与主梁交汇 焊接,车架中側管再与后车架焊接,后车架处于最上方位置,不会影响下方的空气 滤清器安装位置的空间,这种方式的车架中側管由于从两边弯曲的与后车架连接, 从而使下方的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设计足够大,以满足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将现有技术车架管之间的连接顺序改变,改变为后 车架逐渐向内与主梁交汇焊接,因后车架处于最上方位置,不会影响空气滤清器安 装空间,而影响空气滤清器安装空间的车架中侧管又可以从两边弯曲的与后车架连 接,从而在基本不增加车架材料、不改变车架受力结构、不增加焊接工作量的情况 下,简单的解决空气滤清器的安装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ffil是本技术的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困5是困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l、图2、图3,本技术的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由主梁l、车架 下管2、后车架3、发动机托架管6、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相互焊接组成, 其中,从側面看主梁1、车架下管2、发动机托架管6和车架中側管5所围成的大致 菱形框架空间用于布置发动机等部件,后车架3、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側管5所 围成的大致三角形框架空间,这个部位布置有空气滤清器等部件;主梁l为一条直 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略向后倾斜,后车架3有两条管,每一条的前段沿着主梁 1延伸方向,从主梁1两侧逐渐交汇到主梁1并与主梁1的左、右側面烀接,车架 中側管5为两条管,竖立并略向前倾,下端分别与发动初4t架管6和后车架撑管4 连接,两条车架中侧管5上端分别向内弯曲焊接到后车架3的前段,参见附图2; 后车架3、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側管5从侧面看组成一个大致的三角形,而俯视方向这三个零件完全不在一个面上,因车架中侧管5上端从主梁1两側汇拢,其下方的布置空气滤清器的空间可以不缩小。比较现有技术和本技术,图示的双点划线a区域就是安装空气滤清器的区 域,图2和图5比较,现有技术的a区域因车架中側管5缘故左右方向比较狭小, 而本技术a区域不受车架中側管5和后车架3影响左右方向比较宽大,有利于 布置空气滤清器等。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1)、后车架(3)、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后车架(3)、后车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围成大致三角形侧面框架,主梁(1)为一条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车架中侧管(5)、后车架(3)为两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后车架(3)的前段沿着主梁(1)延伸方向,从主梁(1)两侧逐渐交汇到主梁(1)并与主梁(1)焊接,所述的两条车架中侧管(5)上端分别向内弯曲焊接到后车架(3)的前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后车架、后车架撑管和车架中侧管,后车架、后车后车架撑管和车架中侧管围成大致三角形侧面框架,主梁为一条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车架中侧管、后车架为两条管,其所述的两后车架的前段沿着主梁延伸方向,从主梁两侧逐渐交汇到主梁并与主梁焊接,所述的两条车架中侧管上端分别向内弯曲焊接到后车架的前段。由于将现有技术车架管之间的连接顺序改变,改变为后车架逐渐向内与主梁交汇焊接,因后车架处于最上方位置,不会影响空气滤清器安装空间,而有影响的车架中侧管又从两边与后车架连接,从而在基本不增加车架材料、不改变车架受力结构、不增加焊接工作量的情况下,简单的解决空气滤清器的安装问题。文档编号B62K11/00GK201049711SQ20072012392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代小军, 周玉宝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太子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1)、后车架(3)、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后车架(3)、后车后车架撑管(4)和车架中侧管(5)围成大致三角形侧面框架,主梁(1)为一条管,处于车架上方中部,车架中侧管(5)、后车架(3)为两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后车架(3)的前段沿着主梁(1)延伸方向,从主梁(1)两侧逐渐交汇到主梁(1)并与主梁(1)焊接,所述的两条车架中侧管(5)上端分别向内弯曲焊接到后车架(3)的前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小军周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