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君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97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车架,包括前踏板(2)和后踏板(3)及横梁(1),它还包括控制前踏板(2)与后踏板(3)间夹角变化的锁定装置;所述前踏板(2)的后端与后踏板(3)的前端与横梁(1)的中部铰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车架(2)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车架(3)连接。该折叠车架折叠和展开过程操作简单、速度快捷,整车折叠后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滑板车等车的车架,具体讲是用于折叠自行车、 折叠滑板车等折叠车的一种折叠车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折叠车,如折叠自行车、折叠滑板车等折叠车一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 爱。在换乘公交车或地铁的前后,如果有一辆可以短途代步,而且折叠后体积小巧,带 上公交车或地铁又不占用乘客空间的折叠车,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方便;另外,由 于经常丢车,而每天扛着自行车上下楼的人更需要小巧、便携的折叠车。但更多的人不 免有些遗憾,因为在可选择的各种折叠车中,真正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又实用的折叠 车却很难寻到。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现有技术的折叠车架的结构中都带有鞍座、大链 轮等零部件,车架折叠后,鞍座、大链轮等成为縮小整车体积和重量的难点,使得车架 折叠和展开的过程较繁琐、速度仍较慢,整车折叠后的结构仍不够紧凑,体积仍然较大, 重量仍然较重,携带仍不方便。本专利技术人的专利号为ZL 01237990.5的技术专利中所提供的几种滑板车的驱动 装置的结构,为滑板车及自行车等车取消鞍座、大链轮、等零部件提供了样车结构。但 该车的车架不能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车架折叠和展开 过程操作简单、速度快捷,整车折叠后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一种 折叠车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人的专利号为ZL 01237990.5的专利中所公 开的滑板车(也可称为自行车)的驱动装置的基础上,提供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折叠车 架,包括前踏板(或叫前曲柄以下统称前踏板)和后踏板(或叫后曲柄以下统称后踏板) 及横梁,它还包括设在前踏板与后踏板之间用来控制前踏板与后踏板间夹角变化的锁定 装置;所述前踏板的后端与后踏板的前端与横梁的中部铰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 踏板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连接。本技术折叠车架为折叠车的一部分,在组装成折叠车整车时,所述横梁的前端与转向机构连接(固定连接或可折叠连接)或与前轮的轮轴连接(固定连接或铰接);所 述横梁的后端与后轮的轮轴连接(固定连接或铰接)。在折叠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即整车处于可工作状态时,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 前踏板与后踏板间的夹角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如100 140度),折叠车架处于一种稳 固状态,而前踏板的前端和后踏板的后端却可以交替绕铰轴上下转动,经设在前踏板前 端和后踏板后端的传动带或链条带动车轮转动,进而推动整车前进;当锁定装置处于解 锁状态时,前踏板与后踏板间的稳固结构被破坏,此时前踏板可以沿铰轴旋转至与横梁 的前部贴近,后踏板则可以沿铰轴旋转至与横梁的后部贴近,此时前踏板与后踏板间的 夹角等于或接近180度,即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折叠状态。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折叠车架与上述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 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折叠车架的折叠和展开过程操作十分简单,折叠时只需将锁定装置 解锁,再下压踏板使前踏板与后踏板间的夹角等于或接近180度即可,即前踏板和后踏 板都与横梁贴近;展开折叠车架则更简单,只需抬起前踏板或后踏板,使前踏板与后踏 板间的夹角复位到合适的范围内即可,锁定装置则自锁。本技术折叠车架的折叠与 展开一般均只需1~2秒钟,其折叠和展开速度明显快于现有技术的所有折叠车架的折叠 和展开的速度,极大地提高了折叠车整车使用方便的性能。本技术打破常规的折叠 结构,与现有技术折叠车架相比,因省去了鞍座、大链轮等零部件,所以本技术折 叠车架结构紧凑,折叠后的体积可縮为最小,重量明显变轻,其折叠后的车架的体积明 显小于现有技术折叠车架折叠后的体积,其重量明显轻于现有技术折叠车架的重量。让 更多人能够拥有一辆真正携带方便的折叠自行车的愿望成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锁定装置Al的折叠车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采用锁定装置Al的折叠车架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锁定装置A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锁定装置Al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锁定装置Al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锁定装置Al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折叠状态的本技术折叠车架与转向系统相折叠的示意图。图9是前踏板和后踏板分别与横梁铰接于两个铰轴的折叠车架结构示意图。图10是采用锁定装置A2的折叠车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采用锁定装置A2的折叠车架在展开且后踏板与横梁贴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2是釆用锁定装置A2的折叠车架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图13是用锁定装置A2的折叠车架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锁定装置A2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5是锁定装置A2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6是锁定装置A2的解锁过程示意图。图17是锁定装置A2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8是采用锁定装置A3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俯视图。图20是采用锁定装置A3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锁定装置A3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锁定装置A3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 图23是采用锁定装置A4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锁定装置A4在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锁定装置A4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6是采用锁定装置A4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锁定装置A4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采用锁定装置A5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锁定装置A5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0是锁定装置A5处于锁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锁定装置A5处于解锁状态下的结构是一图。图32是采用锁定装置A5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技术折叠车架应用在四轮车中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俯视图。图35是釆用锁定装置A6的本技术折叠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锁定装置A6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锁定装置A6锁定机构部分的组装机构示意图。图38是锁定装置A6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横梁;2前踏板;2A、前曲柄;3、后踏板;3A、后曲柄;4、铰轴; 4A、铰轴;4B、铰轴;4C、铰轴;5A、脚蹬;5B、脚蹬;6、铰销;7、铰销;77、铰耳; 7A、铰销;77A、铰耳;7B、铰销;7C、铰销;8、销套管;9、伸縮杆;10、伸縮杆套管; 101、铰销孔;11、插销拉手体;12、插销;13、插销孔;14、插销孔;15、插销导向管; 151、螺孔;152、导向孔;16、导向管管孔;17、弹簧;18、销套管;19、连杆;20、销套管;201、铰销;202、铰销;203、曲柄;204、曲柄;205、铰销;206、卡簧槽;207、销孔;208、销孔;209、卡簧;211、铰耳;212、铰耳;213、销孔;214、销孔;22、扭簧;23、扣架;231、横杆;24A、挂钩;24B、挂钩;25A、斜面;25B、斜面;26、螺母;261、螺杆;27、垫片;28、方孔;281、方销;29、销孔;30、插销架;31、插 销架;32、插销孔;321、插销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车架,包括前踏板(2)和后踏板(3)及横梁(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前踏板(2)与后踏板(3)间夹角变化的锁定装置,所述前踏板(2)的后端与后踏板(3)的前端与横梁(1)的中部铰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踏板(2)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架,包括前踏板(2)和后踏板(3)及横梁(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前踏板(2)与后踏板(3)间夹角变化的锁定装置,所述前踏板(2)的后端与后踏板(3)的前端与横梁(1)的中部铰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踏板(2)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3)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指前端, 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踏板(2)连接指锁定装置(Al、 A2、 A6)的前端与前踏板(2) 相铰接于铰销(6);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指后端,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3)连 接指锁定装置(Al、 A2、 A6)的后端与后踏板(3)上的铰耳(77)相铰接于铰销(7)。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踏 板(2)连接,指锁定装置(A3)前端的横杆(231)挂在前踏板(2)上的挂钩(24A、 24B)内,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3)连接,指锁定装置(A3)的后端与后踏板(3)铰接于铰销(7B)。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踏 板(2)连接,指锁定装置(A4)的锁定支架(38)上的固定连接面(40)与前踏板(2) 的后部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3)连接,指锁定装置(A4)的锁定销 套管(39)上的固定连接面(41)与后踏板(3)的前部固定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的前部与前踏板(2) 连接,指锁定装置(A5)上的插销(33)、用来限定插销(33)滑动轨迹的插销架(30) 和插销架(31)设在前踏板(2)上;所述锁定装置的后部与后踏板(3)连接,指供插 销(33)插入的插销孔(37)设在与后踏板(3)相固定连接的铰轴(4C)上。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A6)的 结构如下,销套管(81)设于伸縮杆(91)的左端,插销孔(141)设于伸縮杆(91)中 部,伸縮杆(91)套设在伸縮杆套管(102)内,并可在伸缩杆套管(102)内轴向滑动; 在伸縮杆套管(102)的右端设有螺纹(104);在伸縮杆套管(102)中部两侧的管壁上, 分别设有相互同心的插销孔(131)和螺孔(1511),在插销拉手体(111)的一端设有导 向孔(1521),在插销拉手体(111)另一端的内侧设有插销(121),插销拉手体(111) 套设在伸縮杆套管(102)上,并且插销(121)插入插销孔(131),导向孔(1521)与 螺孔(1511)同心相对,弹簧(171)设在螺孔(1511)与导向孔(1521)之间,插销导 向管(153)的一端设有螺纹,插销导向管(153)贯穿导向孔(1521)、弹簧(171)、并 且螺接在嫘孔(1511)上;在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插销孔(131)、插销孔(141) 和导向管管孔(161)三孔同心,并且竭销(121)穿过插销孔(131)和插销孔(141) 最后插入导向管管孔(161),所述插销(121)的长度大于插销拉手体(111)在插销导 向管(153)上的滑动行程,且插销(121)的长度与插销拉手体(111)的行程之差不大 于伸縮杆套管(102)的管壁厚;所述锁定装置(A6)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结构如下,在所述伸縮杆套 管(102)的左端靠近插销拉手体(111)处固定设有挡圈(103),所述伸縮杆套管(102) 的右端设有螺纹(104);所述弹簧托架(57)的两侧分别设有导轨(57A)和导轨(57B), 在导轨(57A)的右端设有销孔(57C),在导轨(57B)的右端设有销孔(57D),所述弹 簧托架(57)的左端设有导引环(58),所述弹簧座59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引槽(59A)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刘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