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04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体不大型化,在发动机的下方设置发动机悬挂联杆和支架装置。车体侧托架16做成向上开放的容器形状,它的上方用发动机悬挂联杆15覆盖,两个构件之间形成支架锁定机构20的配设空间21,在配设空间21里配设了支架锁定机构20。在停车时由支架锁定机构锁住主支架17,主支架17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车体侧托架16的后端部的主支架支承部25上,发动机悬挂联杆15的中间部为摇动支点22,摇动自如地安装在车体侧托架16上。用动力部件12前侧下部突出形成的连接部14把摇动式动力部件12连结到发动机悬挂联杆15的后端部发动机支承部23上。这样,主支架支承部25夹在中间,其前后分别配置了发动机悬挂联杆15的摇动支点22和发动机支承部23。(*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有利的支架锁定机构的配置构造。在特开平7-69255号专利中揭示了一种小型摩托车,这种小型摩托车中通过发动机悬挂联杆摇动自如地支承着车体大梁和动力部件的上部,而且在这个动力部件的下方转动自如地支承着支架。该支架锁定机构,在设置在车体大梁上的车体侧托架上转动自如地支承着主支架,而且,将车体侧托架形成箱子形状,这个箱子内部设置了支架锁定机构。该支架锁定机构是这样一种机构,在立起主支架进行停车时,为了防止盗窃,不可收纳地锁定主支架因为不经过开启主开关等所规定的正规程序主支架就不能跳上收纳起来,所以到有正规程序以前一直维持锁住状态。与上述以前的例子不同,也有把发动机悬挂联杆设置在动力部件的下侧的情况,但是,如果采用这样的形式同时也想要采用支架锁定机构,就不能避免车体大型化。也就是说,支架锁定机构为了不被恶作剧或摆弄,要求有手难以伸入到其周围的保护构造,使通常的情况是象上述的以前的例子那样把车体侧托架做成箱子形状,必须整体或分体地设置盖子构件,该盖子构件覆盖在支架锁定机构的上方。然而这样一来,为了形成包围支架锁定机构的空间,就要设置有相当厚度的构造,因为必须确保在其下方有规定的最低离地高度,所以仅此就要提高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其结果是车体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不大型化的同时,在动力部件下侧能设置发动机悬挂联杆的支架装置,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的支架锁定机构的配置构造。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在配备了设置在车体大梁上的车体侧托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车体侧托架上的主支架、在前述车体侧托架里通过发动机悬挂联杆被支承的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中。在前述的车体侧托架和发动机悬挂联杆围起来的空间内配设了支架锁定机构,该支架锁定机构用于不可收纳地锁定前述主支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在配备了设置在车体大梁上的车体侧托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这里的主支架、在前述车体侧托架上通过发动机悬挂联杆被支承的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中,前述的发动机悬挂联杆具有夹着主支架支承部,前后地配设的前述发动机悬挂联杆的摇动支点和发动机支承部,而且还配备了连接这些发动机悬挂联杆的摇动支点和发动机支承部的连结部,在该连结部上设置了厚壁的强度构件部,该强度构件部配设在车体侧托架的内侧、主支架侧托架的外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在前述第2技术方案的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中,在用前述的车体侧托架和发动机悬挂联杆围起来的空间内设置了支架锁定机构,该支架锁定机构用于不可收纳地锁定前述主支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在前述第1至第3技术方案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中,由铸造或者锻造成形前述的发动机悬挂联杆。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在用车体侧托架和发动机悬挂联杆围起来的空间里配设了支架锁定机构时,用车体侧托架和发动机悬挂联杆能以难以被摆弄或恶作剧的方式将支架锁定机构包围起来,而且,因为利用发动机悬挂联杆,所以,车体侧托架不必形成为箱子形状,可以省去为了覆盖支架锁定机构的上方而与车体侧托架一体或分体地设置的盖子。因此,既不使车体大型化,又能在发动机的下侧设置发动机悬挂联杆、配设支架锁定机构,同时轻量化也成为可能。根据选用第二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因为夹着主支架的支承部、前后地配置了发动机悬挂联杆的摇动支点和发动机支承部,所以通过将这些有厚度的部分在前后方向错开,其结果,即使在发动机的下侧设置发动机悬挂联杆,也能做到不扩大上下方向的车体尺寸,前后方向的尺寸也可以缩短。而且,因为用设置在连结部的壁厚的强度构件部来给发动机悬挂联杆提供必需的刚性的大部分,而且该强度构件部配设在车体侧托架的内侧、主支架侧托架的外侧,所以可以把作为有厚度的部分的强度构件部不与这些托架相干涉地进行配设,其结果,提高了发动机悬挂联杆中布置自由度,又可以确保必要的摇动行程。根据第三项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因为在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由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尺寸可以缩短的发动机悬挂联杆和车体侧托架的组合构造形成的空间内可以配设支架锁定机构,所以,在不使车体大型化的同时,在发动机的下侧可以配设发动机悬挂联杆和支架锁定机构,轻量化也成为可能。根据第四项技术方案的专利技术,由于发动机悬挂联杆由铸造或者锻造成形而形成的,所以可以薄壁高强度地进行成形,有助于车体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主支架的支承部沿图3的1-1线剖面图。图2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两轮摩托车的主要骨架侧面图。图3是表示主支架支承部的俯视图。图4是省略了发动机悬挂联杆与图3同样的图。图5是车体侧托架的俯视图。图6是支架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7是发动机悬挂联杆的俯视图。图8是该图7的8-8线的剖面图。图9是主支架的俯视图。图10是图6的10-10线剖面图。图11是表示锁住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图12是主支架支承部的放大剖面图。首先,在图2中,前后地支承前轮1和后轮2的车体大梁由主管4、踏板部5和后梁部6构成,主管4从操纵杆3起倾斜向下地向后方延伸,踏板部5从主管4的下端部开始左右成为一对对、且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后梁部6从各踏板部的后端部开始连续倾斜向上地向上方延伸。在踏板部5上支承着燃料罐7,在后梁部6支承着贮物箱8,该贮物箱8的容量为可收容头盔程度的大小。它的上部开口用开闭自如的车座9覆盖,在该贮物8箱内设置了操作后述的主支架的锁定机构用的手柄等(图示省略)。在贮物箱8的后方,配设了油箱10和蓄电池组11,油箱10直接支承在后梁部6上,蓄电池组11通过油箱10支承在后梁部6上。后轮2支承在摇摆式的动力部件12的曲轴箱13的后端部,与该动力部件12将传动机构与发动机一体化,整体随后轮2一起上下方向摇动自如地支承在车体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摇摆式动力部件12用突出形成在其前侧下部的连结部14连结到发动机悬挂联杆15上,发动机悬挂联杆15一端焊接到后梁部6上,另一端摇动自如地支承在向后方延伸的车体侧托架16的中间部。在这个车体侧托架16的后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着主支架17。符号18是缓冲器,AC是空气滤清器,CB是化油器,MF是消声器。在图1、3和4中,车体侧托架16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形状,在它的内侧底部安装了支架锁定机构20,还配置了覆盖在该上方的发动机悬挂联杆15。发动机悬挂联杆15和车体侧托架16上下重叠,它们之间形成了支架锁定机构20的配设空间21。发动机悬挂联杆15用摇动支点22摇动自如地连接到车体侧托架16上,并且在后端部的发动机支承部23中,通过连结轴23a转动自如地与摇动式动力部件12的连接部14连结着。另外,车体侧托架16的后端部形成主支架支承部25,并用后述的安装轴转动自如地支承着主支架17。如图5、图1、3及图8所示,车体侧托架16由金属等制的刚性构件形成为上方开放的容器形状,在后梁部6的后下方形成底部30。前端部31的左右部分32在最高位置处焊接到后梁部6,在底部30的前部左侧部分上形成前后方向开放的筒状部分33,在它的附近的车体中央部分上形成支架锁定机构20的安装孔34,它的里面焊接了螺母27(图5)。底部30的左右两侧形成立壁状的侧面壁35,在这里形成着摇动支点22的安装孔35a。底部30的后端部形成主支架支承部25,该部分由用俯视大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该两轮摩托车包括有:设置在车体大梁上的车体侧托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前述车体侧托架上的主支架、通过发动机悬挂联杆支承在前述车体侧托架上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车体侧托架和发动机悬挂联杆围起来的空间内、配设了支架锁定机构,该支架锁定机构用来不能收纳地锁定前述主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本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