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279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具有使得后制动器拉索832和变速器拉索831可在左转向柄侧进行后制动器操作和变速操作地一体构成的转向柄组件100。转向柄组件100具有连接构件110,该连接构件110具有嵌插入到杆部分94的套筒110a。连接构件110具有由柄110b操作的凸轮机构,由该柄操作,可紧固和开放套筒110a,简单地相对转向柄装拆转向柄组件100。这样,当使车架朝前后分离的场合,可使后制动器拉索和变速器拉索从后构架和前构架分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ハンドルレ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前后剖分的车架构造的场合的可容易进行剖分操作的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在如上述那样按前后剖分电动辅助自行车的场合下,存在如下那样的问题。后制动器的操作部和变速器的操作部设于车身的前部,后制动器和变速器的机构部设于车身后部即后轮或后轮近旁。上述各操作部与机构部通过后制动器拉索和变速器拉索连接。即,由这些拉索连接车身后部和车身前部,所以,即使在分离车架的场合,为了搬运,也必须一体地移动这些分离了的车架,非常不便。另外,为了消除该不便,可考虑由使用了螺钉的接头等进行连接。然而,由于在接头部会产生松动,需要注意别忘记接头的连接操作,所以,存在构造复杂化的可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特征在于具有操作体、紧固机构、凸轮机构部、及定位机构,该操作体具有安装于转向柄的操作摇臂和由该操作摇臂操作的拉索,该紧固机构将上述操作体紧固到上述转向柄,该凸轮机构部用于开闭上述紧固机构,该定位机构设置于上述紧固机构以将上述操作体定位到常用位置。按照第1特征,紧固机构可由凸轮机构部容易地相对转向柄装拆。特别是可由定位机构简单地使操作体位于常用位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在于在朝上述转向柄的周向使上述紧固机构从上述操作体的常用位置回转预定角度的位置,该紧固机构可朝上述转向柄的长度方向装拆。按照第2特征,在紧固机构的装拆位置,操作体从常用位置错开上述预定角度量,所以,可从外观容易地发现不完全的安装状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3特征在于上述紧固机构具有嵌插到上述转向柄的套筒,在上述套筒将上述凸轮机构部和转向柄把套一体化。按照第3特征,可一体地相对转向柄装拆转向柄把套和紧固机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4特征在于上述紧固机构由剖分半体构成,该剖分半体由铰链部可自由开闭地相互接合,位于与上述铰链部相反一侧的开口部由上述凸轮机构部紧固,该紧固机构固定于上述转向柄。按照第4特征,可由设于与该铰链部相反侧的凸轮机构部紧固由铰链部自由开闭地构成的紧固机构和解除该紧固,所以,可容易地相对转向柄装拆操作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5特征在于上述车架由设置上述转向柄的前构架和设置后轮的后构架组成,上述前构架和后构架可相互分离地接合,上述拉索为安装于上述后构架的后制动器作动用拉索和变速器拉索中的任一方。按照第5特征,当按前后分离车架或在分离后再进行接合时,可相对前构架的转向柄容易地在上述后构架装拆由拉索连接的操作体。图2为从车身左前方观看后构架的透视图。图3为后构架的平面图。图4为电动辅助装置周边的要部侧面图。图5为图4的A-A断面图。图6为设于前构架的端块的平面断面图。图7为设于前构架的端块的正面图。图8为端块的变型例的断面平面图。图9为端块的变型例的正面图。图10为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从右后方观察到的要部透视图。图11为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从左后方观察到的要部透视图。图12为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从右下后方观察到的要部透视图。图13为左转向柄部的透视图。图14为左转向柄部的分解透视图。图15为示出拉索捆固状态的断面图。图16为连接构件的正面图。图17为连接构件的侧面图。图18为示出转向柄要部的图。图19为图18的C-C断面图。图20为第1变型例的转向柄组件的透视图。图21为第1变型例的转向柄组件的断面图。图22为第2变型例的转向柄组件的透视图。图23为第2变型例的转向柄组件的断面图。图24为示出紧固夹的锁定机构的断面图。图25为左转向柄部的分解透视图。图26为分离了的车身后部的侧面图。图27为包含收容于蓄电池箱的转向柄组件的车身后部的要部透视图。图28为车身后部的要部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式。图1为包含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式的转向柄摇臂装置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侧面图。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架2具有位于车身前方的头管21、从头管21大体水平地朝后方延伸的管状的前构架22、及连接于前构架22后端的后构架23。后构架23为由左右一对铝压铸件构成的剖分构架。该剖分构架形成在靠车身前方位置具有接合部231的2叉状的构造体,在接合部231形成用于保持从该处朝斜后上方延伸的车座立柱3的凸起232。在凸起232设置过盈量,通过收紧夹持件233,可由凸起232确实地保持车座立柱3。通过松开该夹持件233,可相对夹持件233朝上下方向使车座立柱3滑动,调节安装于车座立柱3上端部的车座4的高度。在头管21通过形成于其上部的轴部可自由回转地保持前叉5。在该轴部的上端通过接头6接合转向柄立柱7,在转向柄立柱7的上部接合转向柄8。接头6可通过旋钮61的操作松开,由该操作可将接头6作为中心折叠转向柄立柱7。在前叉5的下端可自由回转地轴支前轮WF。从转向柄8的制动摇臂81朝下方延伸的拉索82的前端接合到设于前轮WF的前制动器9。后构架23由相对前构架22铰链24和设于与铰链24相反侧即车身左侧的锁定装置连接。通过解除该锁定装置24的锁定,可将铰链24作为枢轴折叠车身,通过解除铰链24的接合,可使前构架22和后构架23相互分离。后构架23的侧视外观为靠车身前方的部分宽、朝后方宽度变窄的形状。在左右一对的后构架23后端间轴支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拉索83从转向柄8的左转向柄部分朝车身后部延伸。左转向柄部分的构造将在后面说明。拉索83由2根构成,1根(后制动器拉索)接合在设置于后构架23上的后制动器10,另一根(变速器拉索)接合到设于后构架23后端部附近的变速器85。拉索83在延伸到后方的途中,由带84、84捆固于前构架22的下部。图15为示出拉索83的捆固状态的断面图。在该图中,带84可由树脂等柔性构件构成,包括嵌入到形成于前构架22的孔84a的凸起部84b和卷绕保持拉索83(变速器拉索831、后制动器拉索832)的保持部84c。保持部84c形成为在上方具有开放部的U字状,拉索83可通过该开放部相对保持部84c自由装拆。现返回来参照图1,在后构架23内,后制动器拉索832被分到车身的左侧,变速器拉索831被分到右侧。分到左右的后制动器拉索832和变速器拉索831在后构架23内朝后方延伸。后制动器拉索832和变速器拉索831的布局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在后构架23的大宽度部分即靠前方的部分的下部悬挂配置于上述车座立柱3延长线上后方的电动辅助装置L电动辅助装置1由后构架23的左右剖分部的连接用螺栓25和螺栓27在安装后构架23时一起固定。电动辅助装置1具有配置于其最下部的踏力辅助用电动马达M和配置于马达M上前方的曲柄轴11。在曲柄轴11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曲柄12,在曲柄12的前端设置脚蹬13。脚蹬13在朝车身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状态下使用,但可在脚蹬13与曲柄12的连接部采用铰链,形成不使用时可沿着曲柄12折叠脚蹬13的构成。从脚蹬13输入的踏力和为了减轻该踏力由马达M产生的辅助力通过包含电动辅助装置1内的齿轮的传动装置形成合力,其输出作为由链轮罩14覆盖的图中未示出的驱动链轮(在图4中由符号33示出)的回转取出。设置用于将驱动链轮的回转传递到后轮WR的链15。前轮WF和后轮WR的直径都为16英寸。在由后构架23的上述大宽度部分和上述接合部231及在后部相互接合左右一对后构架23的螺栓25(或支承螺栓的凸起)围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转向柄摇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体、紧固机构、凸轮机构部、及定位机构,该操作体具有可自由装拆地安装于转向柄的操作摇臂和由该操作摇臂操作的拉索,该紧固机构将上述操作体紧固到上述转向柄,该凸轮机构部用于开闭上述紧固机构,该定位机构设置于上述紧固机构以将上述操作体定位到常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奈仓秀典伊势野满新村裕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