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743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轴、两个行星齿轮和轴套组件。行星齿轮轴设在差速器壳体内,行星齿轮轴的至少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两个行星齿轮分别外套在行星齿轮轴的两个端部上。轴套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行星齿轮轴上,轴套组件被构造成在行星齿轮轴朝向行星齿轮中的任一个移动时与上述行星齿轮接触以限定行星齿轮轴的轴向位移。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差速器,可防止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避免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轴之间产生错位、胶合,保证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并能保持一定的寿命,防止差速器突然失效,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差速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差速器的行星齿轮轴通常由固定销固定,在差速器受到冲击导致固定销断裂后,行星齿轮轴容易从差速器内掉出导致差速器失效。为避免差速器的失效,工厂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大产品尺寸来抵抗冲击力,但是会导致差速器成本高、质量大、功耗多。另一种是在现有差速器的结构尺寸的基础上,设计出防止冲击后固定销断裂的结构,这种设计结构较复杂,成本也较高。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该差速器在行星齿轮轴伸出差速器壳体的部分上设置了卡环。这种形式的结构缺点是,如果差速器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轴发生胶合,固定销破坏后,行星齿轮轴和卡环将随着行星齿轮旋转,此时的卡环就相当于一个旋转的刀具,旋转的卡环对壳体的破坏力强,造成差速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相关技术中的差速器存在行星齿轮轴容易掉出、差速失效的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研宄和大量的实验发现,导致行星齿轮轴容易掉出、差速失效的原因在于固定销在断裂后,行星齿轮轴失去了限制。为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差速器,该差速器可在固定销断裂后防止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差速器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设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至少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两个行星齿轮,所述两个行星齿轮分别外套在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个端部上;轴套组件,所述轴套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轴套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行星齿轮轴朝向所述行星齿轮中的任一个移动时与上述行星齿轮接触以限定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向位移。根据本技术的差速器,通过在行星齿轮轴上设置轴套组件,以在固定销断裂后限制行星齿轮轴的轴向移动,从而防止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避免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轴之间产生错位、胶合,且可避免行星齿轮轴掉出而毁坏差速器壳体外的部件,保证差速器的差速功能,并能保持一定的寿命,防止差速器突然失效,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差速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差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差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差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行星齿轮轴及轴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电机动力输出扭矩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扭矩比较示意图,其中,A为电动车的电机输出扭矩变化曲线,B为混合动力车的电机输出扭矩变化曲线,C为发动机的电机输出扭矩变化曲线。附图标记:差速器100、差速器壳体1、腔室V、轴孔11、差速器齿轮21、半轴齿轮22、行星齿轮垫片24、半轴齿轮垫片25、差速器轴承26、行星齿轮27、行星齿轮轴3、第一轴31、第二轴32、固定槽33、弧面段S1、平面段S2、固定销4、轴套组件5、轴套54、固定件55、轴套与相应的行星齿轮的端面间距L1、轴套的轴向高度W1、行星齿轮轴的直径D1、固定件与固定销之间的间距L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差速器100,如图1-图4所示,包括:差速器壳体1、行星齿轮轴3、两个行星齿轮27和轴套组件5。其中,行星齿轮轴3设在差速器壳体I内,行星齿轮轴3的至少一端通过固定销4固定在差速器壳体I上,两个行星齿轮27分别外套在行星齿轮轴3的两个端部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2图所示,差速器100还包括差速器齿轮21、两个半轴齿轮22和两个半轴(图未示出),差速器齿轮21与差速器壳体I相连,两个半轴齿轮22设在差速器壳体I内,每个半轴齿轮22分别与两个行星齿轮27相啮合,每个半轴的一端与一个半轴齿轮22相连,每个半轴的另一端从差速器壳体I内伸出,两个半轴伸出差速器壳体I的一端与车辆相对的两个车轮相连。更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差速器100还包括两个行星齿轮垫片24及两个半轴齿轮垫片25,两个行星齿轮垫片24分别连接在两个行星齿轮27和差速器壳体I之间,两个半轴齿轮垫片25分别连接在两个半轴齿轮22和差速器壳体I之间,从而减少行星齿轮27及半轴齿轮22在转动时对差速器壳体I产生的磨损。另外,差速器100还包括两个差速器轴承26,两个差速器轴承26同轴地安装在差速器壳体I上,两个差速器轴承26用于支撑差速器壳体I的转动。其中,发动机的动力经差速器齿轮21进入差速器100,然后由两个行星齿轮27带动两个半轴齿轮22转动,从而通过两个半轴带动相对的两个车轮转动。差速器100相当于一个齿轮系结构,差速器壳体I构成该齿轮系结构的行星架,差速器齿轮21构成主动轮,两个半轴齿轮22构成从动轮。当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设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至少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两个行星齿轮,所述两个行星齿轮分别外套在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个端部上;轴套组件,所述轴套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所述轴套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行星齿轮轴朝向所述行星齿轮中的任一个移动时与上述行星齿轮接触以限定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向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麟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